2017-02-23 08:35:32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伊斯特伍德的電影向來有質量保證,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反覆在維基百科上查詢戰爭的細節,卻沒想到電影卻將主要視角放在了心裡揣摩和日本士兵心裡異化之上,從這個細節反應出日本文化中一些糟粕和缺陷的東西,並且順帶輸出西方的主流價值觀,這一功底著實厲害。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導演始終在向我們傳達一個觀點,日本的失敗並不在於這一城一地的丟失,而在於一個更加深刻的體制性問題。在極端思想綁架下的日本,即使有栗林忠道這類優秀的指揮官,也無法撼動這個僵化,極端,毫無人性的體制。體制將每一個身在其中的日本人綁架,然後異化成體制裡的一份子,變成極端思想的延伸,就如病毒一般,感染每一個人。如栗林將軍這類頗有見識的指揮官,如西鄉這般毫無戰意的前麵包師,都被裹挾進入戰爭,最後毫無價值的死去。缺少見識的中層軍官以此為信條,烏合之眾一般的同化異類,異化同僚。上層有遠見者,被天誅,下層貪生者,被責令切腹,為了所謂之天皇榮耀,同時也是自己心中野心和流芳百世的妄想,實質還是自私自利,自殺成仁,實質更是不願承擔責任,一死百了的怯懦。最終,優秀的人無法盡所能,拮據的物力無法盡其用,任何叫囂和狂妄都終將失敗。
嘗試解釋了一下對電影的解讀。
下面談電影本身。
優點在於切入點很好,從將領,軍官,士兵,陸軍,海軍,留洋者,土包子等角度表現出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反映,有著深刻的反戰核心。其中的主線劇情有兩條,西鄉幾次死裡逃生,在戰場上存活到最後的過程,是其一;栗林忠道如何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力,導致戰術計劃失敗,以致最後親自衝鋒死在戰場的過程,是其二。期間穿插各個軍銜的軍官的態度,反映出軍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最後指向主題即日本失敗的原因。本質上是一個反戰影片。場景設計真實,表演上,二宮和也和渡邊謙很優秀。氣氛渲染和色調上的變化讓影片逐漸壓抑起來,在表現力上,電影敘述有些拖沓,並且如果對於戰役或戰場不了解,會有些雲山霧繞之感。但主要的缺點,更多在於我自己的苛責——不喜歡裹挾價值觀傳輸的表達。
主要集中在:
留洋,更西化的日本人對於戰爭認識更深,更加優秀,代表是栗林將軍和男爵。
對重視家庭,個人主義,自由思想的持有者們抱有深切同情和支持,代表是西鄉,栗林將軍。
我總覺得西方價值觀的表達在本質上對於我們所宣揚的家國情懷,集體主義,國家主義,歷史沉重等思想有著天然的牴觸情緒,這些就我自身,沒法分辨孰高孰低,但是,我認為其中應該是存在疏漏之處的,根據年紀越長,所見越多,越覺得其中有所偏頗,所以在此列為扣分項。
影片基準5分
切入角度優秀,敘事沉穩+1,反戰思想核心+1,場景設計+1,表演+1,氛圍塑造+1
略顯沉悶的節奏-1,劇情不友好-1,價值觀輸出牴觸-0.5
綜合7.5
推薦二戰電影愛好者,戰爭人文思考愛好者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