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ky

2017-02-23 19:42:45

從《踏血尋梅》看香港奇案改編電影的歷史傳統


《踏血尋梅》是去年香港的話題性電影,因為題材和尺度無緣內地,但也引起了內地影評圈的廣泛討論,去年就有朋友讓我為本片寫篇評論,被我婉拒,本人無可救藥的拖延症導致我一向喜歡把大熱的現象級文藝作品冷卻一段時間後再品味。 如今,已經冷卻得差不多了,所以此時才看完電影的我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看這部電影是在半夜4點,時間選得有些微妙,影片全程影像基調壓抑灰暗,直至最後的尾聲「可得見風景的房間」才出現大量平光/逆光拍攝,造成了明亮的影像質感,而此時我房間窗外清晨的微光也灑了進來。 首先,本片的演員陣容令我驚喜一番,郭富城不必說,新演員白只、春夏,久違影壇的太保、艾迪居然也參演,可謂雲集了兩岸三地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此外杜可風的攝影延續了其一貫的高水準與個人風格,無論是精緻的布光、唯美的色調、特殊濾鏡效果都完美契合了劇情。而新導演翁子光精湛的劇作和分幕式的敘事結構也令人耳目一新。 關於影片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已經眾所周之,我也沒興趣在案件原型的考究上多著墨。香港改編自社會奇案的電影自古以來就層出不窮。香港人為了博人眼球引人入場買票拍片向來肆無忌憚,什麼題材都敢碰。想當年,此類經典之作《人肉叉燒包》改編自澳門一起駭人的兇殺案,邱禮濤在片中大搞分屍、強姦、虐待等血腥暴力場面,結果上映後造成轟動,不僅幫黃秋生捧回了個影帝,更引發了一系列跟拍風潮。 一時間,香港電影人將目光對準了一系列當時社會上最聳人聽聞的案件,滅門、姦殺、分屍、碎屍、來者不拒,加以極端的影像手法加工,悉心炮製犯罪情節和作案手法。光是雨夜屠夫林過雲就被拍成了《羔羊醫生》、《雨夜狂屠》、《吸血貴利王》等多部電影,屯門色魔案也被拍成同名電影,由凱蒂貓藏屍案改編的《人頭豆腐湯》更是不避諱其中虐殺、分屍、再分屍的案件細節,而本案在《踏血尋梅》中也有提及,正是那起98年令郭富城難以忘懷的兇殺案,片中未成年被告在庭上敘述案情時居然還在笑,而案件原型確實有15歲的未成年少女參與。 再往前推,還有70年代邵氏的香港奇案系列片,80年代初麥當雄為麗的電視台拍攝的《十大奇案》電視劇。再再往前,還有60年代由曹達華主演的探案片也涉及對真實兇案的改編。港片「盡皆瘋狂、無所不能」的傳統可謂源遠流長........ 但這些電影中能算上經典之作的除了《人肉叉燒包》和《三狼奇案》外還真挑不出幾部。畢竟,香港人拍攝此類電影與歐美、日韓等美韓同類片導演不同,絕非為了什麼社會公義、探索人性惡,純粹是為以血腥、暴力、色情等元素吸引眼球。所以大部份除了大尺度的畫面外便是弱智的劇情、簡陋的佈景、二流的攝影,很快就被歸入爛片堆里。 而《踏血尋梅》的最大意義,便是填補了這個空,香港終於有了一部可以比肩如日本的《復仇在我》、韓國的《殺人回憶》、美國的《沉默的羔羊》的真實犯罪改編電影。而這些電影的共通點便是並非一味賣弄血漿與肉體,而是透過案件表面進而透視到了社會與人性的醜陋面。 其實直到影片的最後,還有許多謎團似解未解,我們跟警探一樣無從得知為何一個為了追求更好生活可以賣身的少女又何以要放棄生命?而大費周章把屍體肢解再銷毀以掩蓋罪行的兇手又為何主動自首?照片上的神秘女子是誰? 照導演留下的線索,女主角因為家庭的破碎、男友的拋棄、自身的墮落在心裡早早埋下了厭世的種子,但她作為基督徒受教義所限不能殘害自己的身體,也因此不剔腋毛,就如同那個兇手幫她剃腋毛的場景,女主角把結束生命的重任委託給了兇手,而此時兇手也因女友的離開再加上幼時母親的離世的陰影滋生了施暴傾向,而這種施暴包括分屍的過程和隨後的自首其實也是一種厭世與自毀。那幅女主角偶然見到的相片中的美女,其實正是她心中渴望活成的樣子,為此,她可以輟學,打工,出賣肉體,但最終發現,其實無論她付出多少努力多少犧牲她終究擺脫不了自己命運的悲劇。 在影片中導演還觸及了如貧富差距、高房價、公屋環境、少女援交、陸港關係等令香港人十分敏感的社會問題,再次便不一一深挖了,有興趣的可以留著自己細細尋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