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答
2017-02-24 06:44:50
被嚇壞了但尚未被毀壞的。
一場氣質散漫的貼地飛行,詩意的真實和尖銳。這是更殘酷的《菊次郎的夏天》。
我超喜歡這種記得所有小孩子心事的導演,因為我忘記了,它幫助我想起來,我聽到童年發回的哨聲。Antoine是誠實的,被嚇壞了的孩子,大人的強權是座高牆,反抗無用,他只會被任意放置。小孩子能做的只有流浪和欺騙。
Antoine眼裡的巴黎是特別空蕩的巴黎,可以遊蕩上一夜,膽顫心驚地偷一瓶冰牛奶,急匆匆喝掉。天亮的時候鑿開雕像下面的冰洗把臉。空蕩的巴黎是無家可歸的巴黎。
不同於氾濫的自戀式「叛逆」,四百擊裡的叛逆不是回望式的大人視角,或者港到底,叛逆這個詞就是大人發明的。少年時感受到的只有無處釋放的迷茫和委屈,必需要做一些事,必需要做一些事。
那本我看了大概有三百年那麼長還沒看完的《腦海裡的怪東西》,主角也是不想上學,只想在街上游蕩(或者說,本來有上學的憧憬,卻被父母磨光了)。他認識了好朋友,陪他做生意,看電影,是全盤信任的親昵。四百擊裡的玩伴也一樣,玩伴=自由自在。
結尾Antoine一直跑一直跑,他跑了很久,終於看見了海。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