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

7.8 / 15,835人    124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王蕙玲
演員: 郎雄 歸亞蕾 楊貴媚 吳倩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想不出名字

2017-02-25 06:15:42

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影片中,長得最漂亮的家倩其實從來沒有得到過完整的愛情:雷蒙幾乎是一個色情狂,除了想要和家倩保持肉體關係之外,別無所求,也別無所給:他不和家倩結婚,甚至都不讓家倩在自己家裡住。李凱,一個懦弱的不敢面對愛情的男人,面對最後家倩的示好,他只是說大家繼續做朋友——還是像離開錦鳳那樣離開了她。

和家珍、家寧不一樣,除了面對愛情問題,家倩還要面對和父親的親情問題。

因為被父親趕出廚房,想做廚師的家倩一直以來都對老朱耿耿於懷,對老朱和錦榮的愛情,家倩也在第一時間反對;老朱也以權威自居,動不動就向愛做菜的家倩潑涼水,在最後的聚餐前,為了塑造自己的強勢形象,老朱甚至還掩飾自己對女兒的愛,專門給家倩擺一張臭臉。和老朱跟自己妻子的關係類似,父女二人的關係也總是處在破裂的邊緣,就在影片結尾之前,兩個人還差點兒吵了一架。但兩個人其實都深愛著對方:家倩說要搬走時老朱的不滿,後來房子有毒家倩沒法搬走時老朱的欣喜,都說明老朱深愛著自己的女兒;家倩在醫院看到父親後的痛哭、喝父親喜歡的茶也是她深愛父親的自然流露。

影片結尾老朱和家倩的盡釋前嫌,其突然程度不亞於老朱和錦榮的攤牌。但細細想來,這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結尾。

一家人終歸是一家人,沒有解不開的疙瘩,無論是沒有讓自己做想做的事,還是父親娶了一個少妻。「干燒甲魚」——把事情都憋在心裡,除了維持住脆弱的假像之外,對己對人都沒有好處,採取溝通的態度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哪怕會引起「陣痛」。老朱把自己和錦容的事情告訴家人後,儘管當時遭到了家人的集體反對,但家人終歸還是接受了父親的愛情。這種親人之間無條件的理解,對老朱的觸動是巨大的,最終在家倩親手烹製的湯的激發下,老朱的味覺一下子恢復了。

老朱抱著家倩的手,既是家倩和老朱親情完全修復的時刻,也是老朱向以家倩為代表的家人們表達感激之情的時刻。

品評李安語錄

我生長在安定和樂的家庭,之後自己也成了家,看到雙親老去,孩子成長,讓我心生許多人生無常的感觸。我認為,家庭是觀察社會變遷的最佳縮影。……而今當男性倫理遇上多元社會、多元文化的挑戰時,該何以自處,這是我經常考慮的問題。

還是那句老話,電影來源於生活。

我生長在東方,那裡的生命哲學是減少衝突,追求和平。我們的規則就是每個人都試著去降低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在事情爆發前,必須不斷地忍耐、接受直到最後的爆發。所謂爆發就是一次大的震撼、混亂,然後大家又找到新的生活、新的平衡。所有事情都是由此發源的。

憋,是東方文化典型特徵之一。

在我想像的《飲食男女》裡,中國社會正面臨新舊交替的轉型期,社會從封建、農業、一元化,開始進入現代、民主、多元化,事事打破陳規,個人、家庭、社會及政治價值進入一個脫序的狀態,人們在改變的過程里,會出現罪惡感和不適應,這些都是我的切身體驗。

「罪惡感」是老朱痛苦的根源。

長談以後,我和她(王蕙玲)取得共識,這部電影(《飲食男女》)是一部以謊言和犧牲意識架構出來的一個食不知味的空虛人生。照王蕙玲的講法,吃、飲食是檯面上的東西,慾望、男女則是檯面下的東西,檯面下的東西永遠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討論,這也是主角一系列荒謬行徑的來源。

「檯面上下論」可以看作影片片名上下佈局的一種解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