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aco

2017-02-25 19:17:00

夢幻背後的現實陣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華麗的視聽語言足以讓俗套的故事煥發動人的光彩,當套路得到了藝術感染力的最大化,「都是套路」就該被貶句褒用了。如今作為影迷的我每每觀看新片,總是經常因為劇情的可預見性而感到乏味無趣,但往往只要回溯經典老片,就不會有相同的觀感。那麼,看主流老電影,同樣是在面對套路,而且還是在面對那些已被爛俗化的套路鼻祖,卻依然感到津津有味,這會是一種被「經典」的標籤綁架、假裝享受的沉浸嗎?我曾對自己這種老片常勝的觀影體驗抱以懷疑,而《愛樂之城》的出現,徹底打消了它。

顯然,它距離真正的經典還有很長的距離,但在那閃耀著膠片光輝的色彩里,在那段融化於醉人琴聲的蒙太奇里,你能再次感受到電影最純粹的力量,你能看到打造《愛樂之城》的團隊是如此懷抱著對電影本體的熱愛。它讓我在一部新片裡看到了一種久違的真誠,年輕的達米安沒能像他所極力靠近的大師那樣,創造一個真正極致而完整的電影夢,但我們能看到他嘗試造夢的熱烈衝動與才華,乃至一部電影之所以為電影的本真回歸。相比那些數不清的致敬梗與力不從心的歌舞形式再現,作品靈魂上對純粹藝術的絕對嚮往與無限接近、有如黃金時代的精神復原,才讓我真正感受到它的瑕不掩瑜,而深深為之振奮。

很多人可能小看了《愛樂之城》有關愛情的部份。顯而易見的是,這個故事包含著兩個光鮮亮麗的「討喜」命題——愛情與夢想,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是,我認為但它最終的落腳點無疑是愛情本身。夢想的存在讓所有夢幻感牢靠地建立在了現實之上,呼之欲出。

一個是演員夢,一個是振興爵士夢,在Mia和Sebastian追夢的路上,都必然要面對「自己熱愛」與「讓人喜愛」的平衡。一次次需要討好別人的試鏡里屢屢失敗的她,遇上了因在酒吧彈起即興曲目而被掃地出門的他——兩人相愛的開始是出於精神上互相填補的關係。 後來,她因他的鼓勵,自編自演了不被認可的話劇;為了生活的基本保障,他委曲求全去做有違初心卻備受歡迎的音樂。他們的關係伴隨著Mia受邀試鏡、自由表演的成功而正式終結(她比他更早實現了夢想平衡,而我們都知道,這個機會的出現,正是源於他鼓勵她去做的那場「失敗」的話劇)。達米安像做了一個極限假設:當兩個人的愛情是是和他們的夢想息息相關的時候,高於物質利益、高於生理需求,而是出於精神需求、互相填補的時候,愛情的高純度是否會帶來長久?

結局給出了悲觀的答案——那就是「相愛的本質是相互需要」的侷限性。在他們兩個人心底,終歸是視個人價值實現為最高的,這是他們愛情的成因,卻同時也導致了最終的分開。在他們陪伴彼此度過最窘迫的時光,促成彼此越過追夢路上的最大障礙之後,才意識到兩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失去的,是純粹且圓滿的愛情。那一處對望,有對彼此實現夢想的現況的欣慰,但更多更多的,是對那段不可能發生的(相對應夢想的實現,得失必然)、圓滿愛情歷程的共同嚮往和抱憾啊。這種呈現和表達徹底擊中了我,那就是夢幻背後的現實陣痛,它太美了,夾雜著哀傷的、撫慰人心的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