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梓珊 

2017-02-25 21:11:22

《愛樂之城》:夢想與愛情都是場白日夢


情人節前後,《愛樂之城》幾乎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儘管沒有多少人對該電影進行評論,但還是被它巨大的票房給吸引了。沒有人陪同前往,心心唸唸著,對其也就抱有更大的渴望了。終於在某個空閒的時間,在宿舍與舍友一同觀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之後,我只能說,對於這部電影的所有期待,也不過是場白日夢。
  由於是歌舞片,電影從開始便以一群在路上堵車的人載歌載舞的場景為開篇。場景很活潑生動,長鏡頭的使用使得畫面更為宏大。接著,男女主就不期而遇了,在這段堵車的路上。男女主第一次相遇的情景並未來得如此美好,可以說那時是彼此有些不屑的。而第二次相遇大概是女主在面臨無數次試鏡失敗後聽到了在酒吧里彈奏著優美的旋律的男主,他們的愛情,也許是從那裡開始的吧。
  實話說,他們的愛情開始得讓人看來似乎一頭霧水,沒有「情不知起,一往情深。」的讓人動容的唯美。而我唯一能夠解釋的,大概就是心情低落的女主聽到了男主的彈奏後十分感動,再在之後的某個派對上又看到了男主酷酷地彈奏,認為這樣的熱愛音樂並為之努力的他很帥,而且他的音樂能夠打動她。所以他們倆就一同開始了能隨時在路上邊走邊跳邊歌唱的夢幻愛情。
  一開始是女主先喜歡上男主的,而且女主對男主的感情似乎明顯要深得多,以致於她似乎忘記了自己已經有了男朋友。看到她在與男友及其家人的飯桌上逃離然後奔跑到影院與男主相會時,我會認為她很勇敢瀟灑,也會覺得她沒有擔當與對愛的責任,而這也能在電影的後一部份體現出來了。如果說是因為中美文化差異造成的,美國人在對待感情上比中國人要灑脫得多,心也很寬,想要分手就隨時分手,尚未分手也可以與某個新相識四處遊走,我想美國人是不會想背這個鍋的。
  暫且不說誰更愛誰,兩人在一起後,各種浪漫主義手法的鏡頭將這段愛情映射得唯美到不行,會一同外出旅遊,隨時隨地就能一同跳起來,還假裝特工潛入電影的拍攝地。這時,我和我的舍友就不禁疑問了:「所以他們是哪裡來的錢?」「他們不用工作嗎?」雖說看電影很多場景不必較真,這樣硬摳緣由也並非一個優秀的觀眾,但是電影也可以很真實,不需要為浪漫而浪漫,愛情也是需要麵包的。
  所以,到後來,男主為了能給女主一個穩定的依靠,他選擇了放棄自己堅持的無人欣賞的古典爵士,加入了一個有名的band隊當鍵盤手。這時候,女主反倒生起氣來了,認為他不是最初追求夢想的他了,當初說要開的俱樂部也已拋諸腦後。於是,他們吵了一架。我願意捨棄一切與現實妥協為你買麵包,你卻戲謔我不做自己在夢想面前委曲求全。這時我實在無法理解了,女方似乎並沒有站在過彼此的將來想過,她所想的一直都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對夢想有種盲目的執念以致於她也始終要求男方與自己一樣堅持著夢想,男的願意為了愛情委屈夢想,而她的夢想里卻沒有與他的未來。
  可是,夢想終究是要麵包支撐的啊!別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倘若不苟且眼前,只素然一身奔赴詩和遠方,這種生活也許對一個清心寡慾的人有效,也許對一對不追求物質只追求柏拉圖式的精神愛情的情人有效,但像女主這樣仰慕大牌明星的待遇,渴望成功出鏡走向人生巔峰的人而言,沒有麵包支撐的愛情與夢想只不過是海市蜃樓般的幻象。
  男主比起女主更快地認清了現實,認為就這樣在樂隊裡,能有固定的收入,安安穩穩地與女主過上平淡幸福的生活。但女主仍然遲遲不願接受,她自己出錢、花費大量錢財去演一場幾乎沒有觀眾的《獨角戲》,戲終了,似乎沒有成功,還拖欠了債款。更重要的是,此時男主正在拍攝專輯照片缺席了她的演出。在她最落寞的時候,她聽到他人對她的無情的嘲笑與議論,再回想起先前種種失敗的經歷,連最心愛的他都似乎放棄了夢想,也沒有來為她的夢想加油打氣,她便堅定地決定放棄了。此時正在拍攝照片的男主被要求擺著各種他不習慣不自在的、裝腔作勢的姿勢,在這種彆扭的姿態中他突然又覺醒了,覺得能夠為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的夢想效力才是最了不起的,他拋下此時的工作趕赴到女主的劇場裡試圖挽回女主,想告訴她:「她很棒」,又似乎有種潛台詞在說:「我願意和你一同再為夢想而努力一次。」但女主只是頭也不回了,放開了他的手,坐上了回家鄉的車。
  沒有真正思考過自己的過錯,亦沒有真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無數次碰壁到最後這次的徹底失敗後,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在我看來,這不過是種懦弱的逃避。不是為了夢想全力以赴後的無力,而不過是一切未能如願以償後的無知泄憤。也許是我個人閱歷尚淺,才能對他人的失敗無助予以這樣無情的批判,但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上過思修課,我還是能夠自信地說出三觀是端正的。
  一個死守著夢想卻被現實打磨的終於失去了夢想的輪廓,一個則在接受了現實的買家秀後再次被喚醒追夢的赤子之心。感情的裂縫出現了就沒法完整地修補過來。愛情大概都是陰差陽錯的。陰差陽錯下相遇另一個有趣的靈魂,彼此的靈魂融入了肉體後,卻又陰差陽錯地脫體而出。因為你,我選擇了找份能安穩賺錢的工作給你幸福的生活;也因為你,我拾起了對自己所追求的熱愛願意和你一同痴人說夢。但當我接受現即時,你沉醉於夢境。待你醒來時,我卻又重新陷入了睡眠。我們之間就是缺乏了這樣一個時間的連接點,一前一後,回頭相望早已分道揚鑣。
  也許愛情是真的需要時機的,我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那麼當我飛黃騰達之時,你也不必趕來。你不理解我的用心良苦時,我可以為你做出一百次的遷就,遷就過後你若無動於衷,那麼我也只能放手釋懷。
  所以到最後,男主在帶女主去最後一次試鏡回來後,他們站在了第一次兩人歌舞的地方,一個可以俯瞰良辰美景的山頂上,以女主的一句「I will always love you.」為終止。他們看似都已釋懷,想要放手彼此再為自己的未來拚搏一把。我本以為分開後的他們在買得起麵包後會再次尋回最初被遺忘的愛情。
  然而事實並沒有,五年過去了,女主成為了光彩亮麗的超級巨星,嫁了一個有錢人,甚至還有了小baby。什麼?說好的永遠愛你呢?這時的我便憤憤不平了,男主孤身寡人的似乎仍堅守那份愛,但女主卻早已為自己鋪就了另一條路。而在我一旁的舍友則持有與我截然相反的觀點:「我覺得女主很棒啊,分開後就應該各自活各自的生活,活得更灑脫些。」我雖有些不同意舍友的觀點,但我也沒有反駁她。我總覺得或許是我的思想深度還遠遠不夠。總認為女主能說出那句我永遠愛你的話那就代表著她會有回頭再相愛一次的可能,但卻沒有,而這樣再次相遇會是感動還是難堪呢?
  於是女主和他的丈夫在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一間club,而那間club的名字正是她當初為他起的名字:塞巴的俱樂部。再往裡面走,男主出現了,此時已時隔五年,他還是一樣的熱愛爵士音樂,在台上彈著那首她第一次在酒吧聽到就感動的曲子,這勾起了她與他的所有回憶。她在想像倘若他們沒有爭吵,她的獨角戲順利取得極大的成功,他也能如願開了自己的俱樂部,今天坐在她身邊的,會是台上彈奏著的他,他們會一直幸福地歌舞人生。但這只是假像,想像永遠比現實要美好得多,當音樂一停,就得回到現實。她睜開了雙眼,覺醒了釋懷了。在離開之際,她看著他,他也望著她,只相視一笑,將所有的愛如珍寶般小心翼翼地藏於心底。「最愛的人往往都不會是不會是和你走到最後的人。」先前不懂這句話,看到這裡,意味深長的結局,似乎也就懂了。
  昨天看到了一短評,裡面的一段話我想才是最好的詮釋了這個結局:感動和淚水,不是因為命運的殘酷和分離的註定,而是我們最終接受了人生是一場緣起緣滅,含著淚,也能帶著笑,從容的放手。
  起初寫著這一影評是站在男主的角度,有比較強烈的個人主觀態度地去批判女主在電影裡的不切實際與不負責任的追夢與求愛舉動的。沒有辦法相互理解,沒有麵包支撐,夢想與愛情都不過是白日夢。這是我最初的想法。儘管最後男主和女主都完美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他們心底都是有遺憾的,有永遠放不下的深愛。我痛恨女主早已結婚生子連最後一刻相遇時重新開始的一絲可能都抹滅了,她不會再像以前那個在與男友家人的飯桌上逃離的自己一樣為了他再次逃離。但這也許是她變得有擔當有責任了,又或者說她不再想掙紮了。在最後一刻,我才終於理解了她。人生不都是有遺憾才最美嗎?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又願意等待。如果錯過了將相愛定存的時機,那麼這輩子這份愛便註定漂泊。原來,有些東西註定無法挽回,美好的愛情不過都如一場白日夢。兩人從相愛的開始也就應預想到會有不愉快的時候,我們不能用永遠這種字眼去包裝愛情的美妙,回到現實接受彼此的差錯,相互理解與磨合,才能成就愛情的永恆。
  整篇影評寫下來,個人的直觀感受較多。觀影過程中也有走神的時候,也許會對影片中的某些地方有錯誤的描述,也許會對影片中的某些情感有幼稚的理解,但都是出於真情實感。只能說不喜勿噴,歡迎思想交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