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紐約新鮮人--Mistress America

美国情人/纽约新鲜人(台)/美国情妇

6.7 / 21,453人    84分鐘

導演: 諾亞包姆巴赫
編劇: 諾亞包姆巴赫
演員: 葛莉塔潔薇 Charlie Gillette Seth Barrish Juliet Brett Michael Chernu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irley

2017-02-27 01:40:31

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對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剛到紐約的Tracy期待大都市的燈火流連能夠給她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增添一抹驚喜,而現實不如Tracy想像中的美好,作為初來乍到的紐約客,她急切盼望與這個城市產生聯結,書寫人生的新篇章。她是現實的,她小心翼翼地對待周圍的人,渴望被某個群體接納,嚮往社交頂層的生活,渴望脫穎而出,於是她投稿給了學校一流的文學社——莫比烏斯文學社。可這種謹小慎微掩蓋了她的真實個性,反而讓她愈顯平凡,由於缺乏美國社交中所看重的「個性」,她在人際上也頻頻受挫。同時,她也是理想的,她敏銳的洞察能直視人內心深處,她深知人性虛偽、醜陋的一面,卻依然願意擁抱這樣的人性。她是理想的現實主義者,紐約無疑承載了她的野心與夢想,剛到大都市的迷失讓她的理想暫且被壓抑,在與即將成為她sister-in-law的Brook相遇之後,她理想的一面才慢慢被激發出來 。

  如果說Tracy是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那麼Brook就是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不諳世事的少女Tracy所夢想成為的紐約客。她光鮮亮麗,聰明風趣,對任何事都很有見地,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並且,她還住在一間面對著繁華商業區的公寓(儘管她不是所有者),窗外紐約城的霓虹燈火、璀璨群星彷彿觸手可及。起初,Tracy被看似完美的Brook吸引,主動請求跟隨Brook去見識紐約的生活,感受紐約的一切。她積極地參與Brook的生活,同時也推動著Brook人生故事的發展。在Brook男友因發現她和其他男人親吻而一氣之下撤走了投資於即將開業的餐館的全部資金,其他投資人也紛紛撤資的時候,Brook向不靠譜的靈媒尋求指引, Tracy順著靈媒給的模糊線索,一步步引導Brook的思維至曾背叛了她的未婚夫和閨蜜身上。也正因如此,Brook才決定去見背叛過她的人們,前未婚夫Dylan 和前閨蜜mamie claire,向他們以財政支持的方式來補償自己。

  隨後,在Dylan與Mamie claire家中發生的一切,讓Brook的過去在Tracy面前慢慢展開,她光鮮、無所不能的形象逐漸幻滅。她年近30,對生活的一切都抱有熱情,卻一事無成。她很有創造力,能想出數不盡的好點子,卻很少付諸實施。就像Tracy 在自己的小說中寫道的那樣,」She did everything and nothing, and spend time like I always mean to : purposefully. She sang with the band and knew everyone and didn』t owe anyone anything. And couldn』t pay up, even if she did. Her beauty was that rare kind that made you want to look more like yourself and not like her…being around her is like being around new York city, that made you want to find life, not hide from it.」 儘管Brook光鮮亮麗的形象破滅,但Tracy也得以看到最真實的Brook,看到她的焦慮與逃避,她的理想與浪漫。她靠直覺來認知世界,靠情感來作出判斷,樂於看到別人的成長與進步,可一直充當著別人生命中的燈塔,自己卻淪為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
 
  真實的Brook儘管沒有初見時的完美,但已觸動了正在現實與理想的夾縫中掙扎的Tracy的心。在Brook試圖說服前男友和閨蜜為自己開餐館的夢想提供援助時,Tracy不僅給予了精神支持,還積極擁護她的想法,儘管這想法再一次地被證明不切實際。其實,為Brook的想法發言,暗示了現實主義者Tracy內心理想的甦醒,她在捍衛Brook理想的同時,也是在守衛自己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正如電影裡面的Tracy的畫外音說道:「she could see the whole world with painful accuracy, but couldn』t see herself or her fate. And because I was in love with her, I decided I couldn』t see it either.」Tracy深知那間飽含著美好理想的餐館顯然不可能成功,也驚訝於Brook能看清世界真實面貌的同時,卻看不清自己的命運。而由於她愛Brook,所以也決定不去看清。

  影片的最後,每個人都從彼此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實的人,開始探尋理想,理想的人,開始學著變得實際。Brook啟發了Tracy,Tracy在Brook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於是選擇堅守內心,退出了象徵著菁英階層的莫比烏斯文學社,轉而自己創立文學社。而Brook也從Tracy以她為原型的小說中看到了自己的懦弱、逃避,而選擇搬去洛杉磯,尋求新的可能性,為自己的理想買單。現實主義者變得理想了一點,而理想主義者也開始稍稍實際,最終,她們都鼓起勇氣,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並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生活不易,我們既需要從理想中汲取勇氣,也需要在現實中敢於擔當。Tracy與Brook啟發了彼此,願她們的故事也能給予我們觀眾面對生活的無盡勇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