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地女記者--Whiskey Tango Foxtrot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探戈,战地,威士忌(台)/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6.6 / 44,141人    112分鐘

導演: 葛倫費卡拉 約翰瑞卡
編劇: Robert Carlock
原著: Kim Barker
演員: 蒂娜費 瑪格羅比 馬丁費里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akira.lu

2017-02-27 18:22:23

WTF!如果人生是一場笑話,那何不開懷大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電影,我從來只在乎自己的觀感。不管媒體或旁人把一部電影吹得天花亂墜或者貶得體無完膚,我的打分,從來只代表我個人的評價。所以在這裡,你常常會見到某些影片大眾打分奇高,在我這裡卻一無是處。當然,也經常會見到大眾打分奇低,而在我這裡卻能得到不俗成績。我想,判斷你我是否屬於同一水平線的電影審美觀,便由此見了吧。

而說到本片這個片名,威士忌、探戈、狐步舞(Whiskey Tango Foxtrot),很多人可能會一頭霧水。但其實,這名字本身便是一個梗。這屬於spelling alphabet,是國際無線電標準拼法,在無線電或電話通訊中拼讀字母時為了避免聽錯,用單詞來表示字母的讀法。我們日常最常用的就是:A for apple, B for boy .etc. 而在這裡,Whiskey Tango Foxtrot,3個字母分別是W T F,也就是:What The Fuck!

這部電影的劇情如此荒誕,但卻能讓你身同感受。

本片改編自自傳小說《混亂塔利班》,記錄是的前《芝加哥論壇報》女記者Kim Barker在阿富汗的戰地記者經歷。當然,我沒有看過原著。但在我看來,這種題材的電影相當難拍,就像在電影裡,Kim的上司對她的要求一樣:你太嚴肅,觀眾不愛看;你太日常,又無法引起關注。

而最精彩之處在於,它以自嘲的第一人稱角度來描述戰地記者中孤獨苦悶與戰爭困境,讓你觀看影片時候產生一種錯覺,彷彿你與主角一共面對這操蛋的人生,於是在哭笑不得之際狠狠罵出一句:What the fuck!

其實我們這漫長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戰爭?

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女性成長的故事,當然,題材也相當美國相當白人,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什麼forward什麼backward這似乎是一種無病呻吟的狀態。

但是,作為一個女人,難道人生就真的只能在無窮無盡的丈夫與孩子中犧牲了嗎?難道作為一個女人你真的不需要實現一些人生的改變,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成為一個自己真正想成為的角色?哪怕一次也好。

如果人生是一場笑話,那何不開懷大笑!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有時候自己發生什麼窘事的時候,甚至會捫心自問:你是來搞笑的吧?我想,女主角肯定無數次這樣感覺,甚至一度懷疑自己來這人生走一遭的使命就是為了來搞笑的。

例如,她剛到阿富汗的第一天,在機場外就傻呼呼的掏出一沓美金,哪想一陣風吹來美金滿天飛,引來一堆民眾哄搶。

又例如,她跟著海軍陸戰隊出任務的時候,半路尿急得不行,以致於整個連重兵戒嚴讓她在路邊「噓噓」。

再例如,遇見在街頭因為打碎了一箱雞蛋而哭泣的小男孩,她想都沒想馬上給了小男孩100美金,哪想後來發現不管去到哪裡都有這打碎雞蛋的哭泣小男孩,簡直像我國「求3元坐車錢」一樣普遍。

出生入死的友誼,一段就夠了。

Kim在阿富汗當地配有一名隨行當地翻譯兼助理Fahim。Fahim是一名正派而開明穆斯林,也就是說他遵守穆斯林傳統的戒律,不煙不酒且常懷慈悲之心。 他曾經就讀醫學院,是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但他畢竟身在阿富汗同時是一名穆斯林,他縱使不讚同歧視女性,但身在大環境下,要潔身自好已是相當困難。

他與Kim之間的友情,正如他本人一樣堅忍而深刻。我在眾多電影裡看過無數憂傷而絕美的告別,但絕無哪一個鏡頭,能像他與Kim最後在機場告別那樣平凡卻刻骨銘心。 作為穆斯林的他,不能與女性在公眾場合有身體接觸。於是他單手提起行李箱,遞向Kim,而Kim也伸出手緊緊握住提手,千言萬語在心間,此時卻無聲勝有聲。我從來不認為那些誓要時刻相伴總把「最好的朋友」掛在嘴邊的友誼有什麼可貴之處,因為真摯的友誼從來無須張揚,它只在暗中相伴卻在需要時挺身而出。

我們也許曾經因為迷失或寂寞甚至愛而走到一起,但其實到最後,誰都不是誰的歸宿。

Kim大齡未婚,有固定男友。在她去阿富汗幾個月後,男友出軌,感情告吹。而在阿富汗,她的保鏢想和她約炮;阿富汗政權二把手想和她做「Special friend」;而來自蘇格蘭的戰地攝影師Iain一直對她青睞有加。最後,她選擇了Iain,但她心底里卻異常清楚這並非長久之計。

直到有一天,Iain被塔利班劫持。為了營救Iain,Kim去威脅一直想和她做「Special friend」的阿富汗政權二把手,又去一半哀求一半利誘海軍陸戰隊將軍,終於營救行動小組出發了。

我真的很想問問導演,這樣嚴肅而緊張的營救行動,你到底為什麼要用Harry Nilsson版本的《Without you》? 為什麼這場營救只有背景音樂而沒有人聲?為什麼要用這樣慢鏡頭來拍這樣緊張的場面?為什麼這樣拍出來的效果卻像鐵達尼號沉沒時一樣悲壯而美麗?為這什麼這會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卻又想哈哈大笑?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

終於Kim的努力沒有白費,Iain被救回。這趟旅程是時候結束了,Kim選擇返回紐約,她邀請Iain和她一起。但最終分別代替承諾,也許雙方都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只能自己掌握。

最後我想說,生命的旅程最終還是要自己去完成,但旅途上有你陪伴,已是難能可貴。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