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關風月

2017-02-28 15:44:24

夢想、現實與愛情


整體來說,西方人活躍樂觀而東方人中庸內斂,所以即便是西學東漸,骨子裡的東西改不了,歌舞片這種類型在華語區並不十分受待見,包括我在內!在我眼裡,值得膜拜的歌舞片只有尼伊兩神的《紅磨坊》,武戲精彩文戲動人,還有什麼能比一個發生在宏偉古朽劇院裡的茶花女故事更適合歌舞片呢?華語片裡《如果愛》還不錯,勝在陳可辛巔峰期對情感的拿捏精準。之後,《芝加哥》狂賣美式文化自戀過度,《華麗上班族》老杜步子邁太大扯著了蛋,《一步之遙》純屬鬼扯!

你看,腕兒再大一不留神就得踩了雷!所以我是懷著絕對輕視的心去看《愛樂之城》,陪娃兒上課閒著也是閒著,打卡點到而已!我以為它與《歌舞青春》一樣不過是個傻白甜的美國套路愛情故事,各路宣傳里把歌舞這個特徵之一標註得太過鮮明,反而遮掩了它其他部份的出色。 在歌舞愛情的背後,它探討的是人類最基本也最複雜的矛盾-夢想與現實,當最不可捉摸的愛情被揉進去,這個變量又把夢想與現實的矛盾放大了無限倍。唱念做打工整完美是一個最佳影片熱門所必需的,可是在這兒,藉著《愛樂之城》這壺新酒,我只想聊聊夢想、現實與愛。

1、夢想

誰沒有夢想呢?我家少爺最近的夢想是拿著政府九億刀經費拉扯十幾個特工學員,然後就可以安排他爹媽環球定製游吃香喝辣。而他春節期間的夢想還是做一個以盜墓為生的考古學家…很顯然靠得這麼近兩個截然不同的夢想分別來自於《極限特工》與《鬼吹燈》,聽兒子絮絮叨叨分享他的這些天馬行空古靈精怪很快樂,可我知道這些只是幻想,並不是夢想。

中國人打小受的教育太複雜,有的教你出世有的教你入世,有的教你抱成守拙有的教你開宗立派,有的教你澹泊明志有的教你一路死磕!經過三觀篩選和時間歷練,跌跌撞撞一路風吹雨打後最終還堅定存在於內心的,才是夢想,在夢想洗盡鉛華的素顏背後投影了你的一生。

趙雷近日大火,其實並沒覺得他那民謠多出色,有股子後海的地攤味兒,但是哪怕廉價,每首原創背後的情懷卻真實動人,喜歡這句「理想你今年幾歲?」。我曾有過夢想兼濟天下,做個高中的中文老師,不當班主任不做家教,白色襯衣菸灰色西褲,安貧樂道,帶著一幫半大孩子讀李杜背韓柳,和秦大倌一道浪,陪蘇學士一起瘋;我曾有過夢想獨善其身,將老時在山澗的開闊處置個宅子,門前是半溪煙雨,身後有松柏蒼翠,窖底總藏著陳年老白汾女兒紅和家造的桂花釀待客,一時酒酣倚了臥榻沉沉睡去,酒醒時長吟「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直到現在我兩個夢想依然都在,孰輕孰重我也沒法選,所以你看夢想與夢想有時候差很多,同一個人的夢想本身也這麼矛盾,我知道兼濟天下就不能獨善其身,我也知道做老師可置不了大宅子!

塞巴斯汀是個潦倒的Jazz琴師,即便他的即興表演已經無法取悅大多數人,Jazz精神就像火焰在他心裡從未熄滅過,與功利無關,他的「棒棒雞」俱樂部背後其實是復興Jazz的偉大文藝夢想。米婭是倒霉的女群演l.A飄,一流表演二流顏值三流運氣,就像她床頭掛著英格麗褒曼的大幅畫像一樣,她的夢想是像個真正的大明星一樣表演,為了得到角色「我可以用其他方式再演一次…」,她夢想的背後其實只是被世俗認可的成功。

電影安排了兩個代表他們各自夢想的圖騰,塞巴斯汀有張曾屬於某位大師的板凳,甚至不允許姐姐觸碰,最後在他的俱樂部供上神壇,米婭床頭的偶像畫報,在轉入另一場追逐成功的路上,被她隨手一捲棄如草芥,之後再沒有出現過。小塞的夢想是感性的,是大勢已去的悲涼,他的咬牙堅持更像是一場修行,米婭的夢想是現實的,是獲得成功的小機率事件,只要存在就有機會迎接幸運。我不想評價誰更高貴,只想說夢想和夢想是不一樣的。

2、現實

2005年,現在提起似乎也就在眼前,我毫無徵兆的喜歡上了Jazz,緣起是偶然聽到史蒂夫 Kuhn大師的彈奏曲《Last tango in Paris》,結合電影的場景完全著了魔,開始樂此不疲執迷於其中,那時候我找盡了身邊所有能獲得的資源,整天泡在卡口碟市場裡,張口Louis Armstrong閉口Billie Holiday,喜歡是真喜歡,裝嘛也有點兒裝!也就那年夏天,我拉扯著兩位朋友一起,張羅起南昌第一家可能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家Jazz酒吧「Deep Blue」,我們可以依賴的無非是年輕時想幹就乾的性子、工作七八年間積累的一些閒錢、還有我那幾百張卡口碟。說著是酒吧,其實存著心它就是一個能按照自己想法,能夠放大自己喜好的俱樂部!我喜歡的你們都喜歡最好,你們不喜歡至少我喜歡!賺不嫌錢再說吧。我們的俱樂部里設計優雅,酒單豐富,整夜藍調,可是沒有駐店的姑娘沒有違禁的藥物,所以你們知道的,湮沒在周圍一片迷幻電子音樂與Led燈光中,堅持一年後關張大吉,我折進去按當時標準一套三居室,還有我那幾百張CD。夢想被現實打敗,可是那些苦回頭再看依然有價值,那是我在為我的夢想努力!

夢想和信仰一樣,支撐著人做正確的事兒做有意思的事兒,沒有信仰面目可憎,沒有夢想令人生厭。每個人的夢想打出世起總是瑰麗地掛在天邊,前往的路上多半泥濘坎坷,卻總有那麼一段時間興緻不減愈挫愈勇,可最終它還得落到地面,意興闌珊處面對現即時,需要做抉擇的永遠是自己。

按下那夜歡好不表,單表早上醒來塞巴斯汀盯著屋頂那一塊銹斑看了半晌,聽著米婭特意壓低嗓音應付媽媽的詢問,那一刻他在心裡做了他的抉擇,抉擇之後,他們的人生自此不同。

在無數同樣追逐夢想的人中,他倆其實是幸運的,故事結束時他們都分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米婭終於可以像她五年前羨慕的那樣,特意踱進那家出發時的咖啡店,接受周圍崇拜羨慕的眼光,哪怕得繞點路哪怕還需要搭一段擺渡車,這個儀式感很重要,這原本就是她夢想的一部份。塞巴斯汀離開過,可是他又回來了,跟著樂隊晃了幾年,終於能有了自己的俱樂部,其實離開的一直只是他的軀殼,他的魂兒留在原點從來沒有搖擺。

有句話近十年我常拿來激勵我的團隊,「今天與夢想背離得越遠,是為了有一天可以把它擁抱得更緊。」,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像米婭一樣,遇見一個偶然的機遇,把夢想變成職業,大部份人要通往夢想,必須像小塞一樣曲折蜿蜒,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永遠在堅硬的心裡留一小片兒柔軟的角落,給夢想,給過去,給未來,給那個人。

3、愛情

他們識於微時,兩個有夢想的人,兩顆受挫的心,那麼多搞砸的事兒,都在對方身上真真切切看到自己的照影,天黑時互相取暖,天亮後各自離開,離開時總有一個人先走。有沒有覺得眼熟?有沒有想起孫納和林見東?有沒有想起那兩個在冰面上相擁的可憐人?相較而言「如果愛」的視線更灰暗,它刻薄地瞄準了愛情華美長袍上的虱子,而「愛樂之城」則寬容的描述了愛情曾經來過的美好,對人物的鋪陳推進也更有層次,所以他們站在了不一樣的高度。

愛情中被放棄的當然是愛得更深的那個,在他們的愛情中,毫無疑問米婭是主動的一方,而塞巴斯汀是那個愛得更深的人。塞巴斯汀的夢想感性又堅決,但是他兩次背離了自己的夢想,一次是鼓勵米婭轉向舞台劇,現實的壓力前,總要有一個人讓步,他選擇了帶薪的樂隊鍵盤手,簽下一張賣身契。一次是五年後,「棒棒雞」改成了「seb's」,因為她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米婭呢?她更涼薄,如同她拋下前男友奔赴劇場一樣涼薄,她為他們的愛情做了什麼?她其實更愛的只是她自己,她不會因為一路陪伴他的巡迴宣傳而放棄她那個只有不到十個觀眾的實驗話劇,寧願選擇用夢想的劍鋒刺傷他,寧願放任漸行漸遠與他分離,她忘了,是那一夜示範劇本後,這個男人才放棄了自己的標準去成全她的夢想,她忘了,連她最終成功的機會都是他所給予的。可是她沒有錯,她很真實,性格即命運。

在熬過那些深不見底的夜之後,塞巴斯汀繼續用他溫暖深邃的眼睛把米婭緊緊包裹,放心去吧,未來很好,你會成功,我都懂!五年後,世界上有那麼多城,城裡有那麼多酒吧,她卻偏偏走進了我這個。其實從離開那天起,他的夢想已經變成,我一定會開一間叫「seb's」的俱樂部,為了有一天她能這樣走進來。

塞巴斯汀最後那個眼神可以媲美「卡薩布蘭卡」裡的亨弗萊鮑嘉,我最喜歡的男性角色,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有人告訴我,人死去之前,他的一生都會回放在他眼前,如果有,希望我眼前的一生就像那七分鐘的完美圓融。

人生若只如初見,可惜的是,人生並沒有那麼多如果!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