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8,73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盲羊

2017-03-01 01:25:11

一條普通的旋律在洗腦8遍之後也會帶著劇情的溫度令人鼻酸


正如片名所示,la la land,意為「奇妙的幻境」。這裡的洛杉磯是復古的顏色,堵車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無憂無慮地唱歌跳舞。雨夜的洛杉磯影院裡,一群群年輕男女沐浴在La La Land創造的夢境裡無法自拔,她短暫地治癒現實的煩惱,讓人重新回味了夢想與愛情的溫度。歌舞片的魔力就在於此,她給索然無味的生活題材穿上華麗的音樂外衣,男女主角走著走著就與路人一同跳起踢踏舞來,說著說著就開始了美妙的獨唱、二重唱或三重唱。任何微小的動機都可以轉化成音樂,那裡的世界純粹而美好。

然而作為一部橫掃14項奧斯卡提名的歌舞片,影片中對各種音樂流派透露出的居高臨下的評判卻令我感到不安。導演對於爵士樂的懷舊情懷影射在了男主人公Sebastian身上。爵士樂被高高擺在聖壇上,哦不,其實是爵士樂中某個特定時期的特定流派(bebop)被高高擺在聖壇上。從影片裡透露出對電子合成器鍵盤貶低的態度可想而知融合爵士、自由爵士等1960年之後的新音樂實驗一定是不能被懷舊的男主角接受的,似乎只有在高雅的斯坦威上彈出的爵士才是男主想要拯救的所謂「pure jazz」(但沒有任何人知道何為pure jazz)。事實上每當男主在鋼琴前拋棄聖誕頌歌開始彈奏自己熱愛的爵士即興時,指尖下流出的卻是那段華爾茲主題曲,跟爵士絲毫沒有半點關係,實在令人大失所望。這是本片原聲的最大弱點。泳池派對上Sebastian所在的樂隊正在彈奏80年代紅極一時的流行電音Take On Me,然而在導演眼中,這是對一顆懷有高尚的「復興爵士樂」理想的靈魂的貶低,卻不知道這首曲子代表的流派也反映著一代人的青春,正像搖滾反映著上一代人的青春,而爵士樂反映了再上一代人對於種族及歷史的記憶。John Legend飾演的Keith所在的樂隊The Messengers顯然代表著如今主流音樂的大眾審美趨勢,一晚$1000的世界巡演,在影片中卻被塑造成男主角萬不得已出賣靈魂的將就之策。然而John Legend本人在現實樂壇中正代表著如今主流音樂的大眾審美趨勢,不知他本人出演這個角色是否感到陣陣尷尬?

現實生活中像Sebastian一樣憑著自己的喜好評判別人的人卻也不在少數。不久之前與同為音樂系的歐洲閨蜜吃飯,她說,最討厭剛開始約會的男生追問「你最喜歡哪個作曲家」或者「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一類的問題。「我沒有『最喜歡』的任何東西,」她說:「有許許多多能夠啟發我的作曲家和音樂,我怎麼可能只說出一種?一旦我說出一個答案,彷彿就要開始被審判,似乎喜歡古典的人就應該是這樣的, 而喜歡爵士的就應該是那樣的。然而這都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導演對於好萊塢黃金時代浪漫愛情片的致敬卻忽略了這樣的愛情觀在21世紀顯得十分彆扭和過時,只可惜21世紀的觀眾們依然買帳。男主角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孤芳自賞,開著古董車泡妹子,不允許約會的姑娘不喜歡爵士,卻允許自己付不起帳單。 他說,爵士樂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你一定要現場感受,但鏡頭切換到了爵士樂吧,音樂逐漸淡出,聽到的只有他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的爵士情懷——這與Mia此前所說的「我對爵士樂的理解僅限於電梯內的罐頭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Mia這個角色的背景與夢想,在Sebastian的滔滔不絕之下顯得十分蒼白。她努力地打工、面試為了實現自己當演員的夢想,然而卻因為Sebastian一句話轉行當編劇。她初當編劇,失敗了一次便跑回老家,而她後來的幸運轉變也是托Sebastian的福。與Sebastian相反,作為觀眾的我們聽不到她這個人物內心深處對於夢想的看法,要不是Emma Stone一顰一蹙一嗔一笑間都充滿戲,Mia只能是一個依附在Sebastian上迷妹般單薄的存在。

除此之外,本片關於夢想的價值觀樹立讓我困惑。在好萊塢光怪陸離的世界裡,夢想似乎永遠只與名利雙收畫上等號。在螢幕中男女主角沐浴著成功光環的這塊la la land上,我彷彿看到現實中遍地都是夢想破碎的屍骨鋪成的洛杉磯。夢想讓人變得自大和固執,只聽經典爵士的Sebastian,拒絕爵士之外的其他音樂,將自己視為「挽救爵士樂的最後一名白人戰士」,反而不審視自己是否過於狹隘。影片一開始時Sebastian一邊放著Thelonius Monk的Japanese Folk Song的黑膠唱片一邊練習,與之後他在JK Simmoms開的飯店彈聖誕歌曲的一幕對比之下略感諷刺。他崇拜的Thelonius Monk是一位可以將聽過一遍的日本傳統民歌無拘無束地改編成爵士樂的大師,更別提歷史上被無數爵士樂大師改編過的聖誕頌歌。但Sebastian,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彈出了一段華爾茲般的流行旋律(這也是影片裡第一次出現Mia & Sebastian的主題曲),在音樂上完全脫離了軌道,令人瞬間齣戲。

沒有《雨中曲》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詼諧與活力四射的舞蹈,也沒有《西區故事》裡爵士與古典大融合的深度與震撼,更沒有《芝加哥》裡豪華的爵士樂大餐與激動人心的劇情,只有走不出自我的小家子氣和一條極其普通的旋律,在洗腦8遍之後竟也會帶著劇情的溫度與回憶令人鼻酸。最終,La la land讓我浮想聯翩,成為經典到底需要付出多少?Emma Stone在面試場景中的獨唱曲Fools Who Dream里平淡的唱腔讓我想念《悲慘世界》十週年演唱會上Ruthie Henshall令人心碎的詮釋,聲音細膩,千迴百轉。當最終爵士吧里眼花繚亂的燈光收成一注聚光燈聚焦在Sebastian身上,指尖下流出的那段被重複多遍的華爾茲主題曲時,我的齣戲感也達到了高潮。我多麼希望他指尖下如Singin in the Rain或All that Jazz一類的經典旋律——帶有我們這個時代深刻印烙印,可以傳唱到未來的經典旋律。畢竟像Keith說的,「You』re holding on to the past, 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爵士樂不能停留在過去,任何類型的音樂都在時間的長流中不斷地演化,與別的體裁不斷融合發展,沒有什麼是所謂純粹的。歌舞劇的未來靠的也不是對過去的盲目崇拜,我們這個時代有我們自己載歌載舞的理由。有很多新式的愛情可以用歌舞詮釋,有很多的社會的問題可以靠歌舞影射,有很多詼諧幽默可以靠歌舞表達,也有很多悲傷可以靠歌舞治癒。但複製經典是成為不了經典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