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唐人街

0 / 0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羅柏湯恩
演員: 傑克尼柯遜 費唐娜薇 約翰休斯頓 黛安賴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黃豆

2017-03-06 09:09:30

一個看似嚴謹的劇本演繹的一出腦殘偵探故事。


為了看《故事》,所以硬著頭皮看了這部電影,《故事》的作者一直在吹這部劇本的種種好,一舉例子就拿這部電影的情節、台詞品評,然而就我來說,我只看到了一大堆一大堆他在《故事》裡千叮嚀萬囑咐編劇新人們不要犯的忌諱,而絲毫沒看出來這部電影有什麼驕人之處。
1、《故事》要求作者在劇本節奏上不能讓觀眾犯困,但是我在45分鐘的時候就開始打瞌睡。一小時以後就頻頻看錶,因為我覺得有很多事情是明擺著的,這個偵探卻在做很多自作聰明的事情。

2、《故事》要求作者在寫角色行為的時候,一定要把故事的每一個激勵事件都推向不可逆的方向,並且把故事推向一個沒有第二解的結尾,這就要求主角所作所為必須非常主動又非常到位,以致於觀眾會說,對,就是這樣。然而,這部電影從開頭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被渲染的辦案俐落的偵探,在摸到這案子的頭一刻,照片就洩漏了,他為什麼不從這個問題上著手考慮?我覺得傻子都知道照片能上報一定有蹊蹺。然而主角除了跟一個刮臉的大發雷霆一番以外,什麼也沒做;
然後當主角被同行強x了鼻子以後,竟然依舊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對抗什麼樣的敵人——一個能隨時知道你在哪裡,隨時可以呼風喚雨,隨時拿到第一手資料的敵人——就這樣也好意思叫偵探?
一個偵探,辦案能辦的神志昏迷公私不分,和委託人上床,然後因為懷疑自己被利用所以瘋狂掌摑女主角,並且立刻打電話給同行,不理智到這個程度也好意思叫資深偵探?大哥你竟然前身還是警察啊,這種腦殘行為哪裡體現出你的正義感和聰明了?
於是最後,結尾處,同樣讓我萬分不理解的是,一個人如果在一個地方栽過跟頭,鮮少有幾個人會再願意去一次,因為最起碼那樣是非常晦氣的,然而主角做了,把那倒霉的母女倆送到了唐人街1712號,一個他曾經栽過跟頭的地方,一個他害死過一個女人的地方。並且更加奇怪的是,為了把這個老頭繩之以法,他竟然把人帶到了1217號,並且徒勞地相信他昔日的朋友。我覺得如果這個偵探是一個特別普通的庸人做出這些尚且可以理解,但是整部片子讓我覺得他好像是被塑造的很有自信很老道啊?但是竟然隻手遮天的商業大佬和jc叔叔的權錢關係都沒想到嗎?他那個所謂的朋友能先一步到那假莫瑞夫人的公寓,並且能翻出主角偷拍的那些照片,我覺得已經夠說明問題了——換了誰也該想出來世道險惡,周圍的人都不可信這樣基本的道理。如果是我,這種時候就該跟著那個漁民胖子帶著兩個女人在下午就逃走,何必還要兜圈子把那老頭揪出來?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奧卡姆剃刀原則,簡單即有效,我覺得這是任何領域老手做事基本中基本的經驗,然而這個中年謝頂的老偵探就這麼愚蠢地翻在了這種陰溝里。
我說這麼多的意思是,如果一部幻滅劇要寫的讓人服氣,最起碼你得讓人覺得主角已經拼到極致了,而不是讓觀眾覺得這人一直在為自己的墳墓鬆土。這也是很多遊戲、電影劇本讓我一直感覺特別不服的地方。公認的好劇本是《哈姆雷特》,但我一直不理解哈姆雷特的價值觀念,我一直覺得他有很多可以從長計議的方式除掉叔叔,然而他卻選了最快,但是損失最慘重的辦法。玩家們都給《Halo Reach》的劇本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然而如果細細想來,難道就沒人覺得劇情里Noble小隊的五個角色每一個都死的非常沒有道理?等等等等。
這部《唐人街》和很多劇本,都讓我覺得——主角還思考的不夠透徹,主角還沒有盡最大努力,主角的性格還不夠讓人服氣。
情節的前半應該花在探案上,並且主角意識到警察和打手都時刻先他一步,並且他在查明真相後立刻意識到警察和打手的行為意味著什麼。而後半段是他竭盡全力地帶著弱者離開這片危險的地方,但是最終失敗,讓人感覺到魔網恢恢疏而不漏,並且感受到一個人同世道抗爭的無力。然而這個主角慫包到在最後一刻,連向著老頭子開槍的膽子都沒有,只是魂飛魄散地被助手帶走了,走前還好像上了一課一般,喃喃自語。而去彷彿僅僅是上了一課一般,之前長達兩天的事情,包括和女主角滾床、愛上她等等,都不復存在一般,就那麼乖乖地離開了。
看過劇評,大家也都是一片好評,一片盛讚。看過份析,總結下來,我覺得這部電影就只是為了呼出「唐人街」這個編劇和巡警嘮嗑的時候靈光一閃的隱喻而編製了這兩個小時的冗長蹩腳的故事,十分扭捏作態。除了情節的節奏安排上很有教科書作用之外,其他部份,如角色塑造、移情作用、情節安排,一無是處——因為我一直在不停地問:他為什麼不xx?他為什麼不xxx?
我實在看不出來一個自吹自擂實則外強中乾的廢物不僅跟委託人來了一發還搞得人家家破人亡的腦殘故事的優異之處在哪裡,這種強行告訴你世道很幻滅但情節卻毫無說服力的弱智劇本,任它埋了再多的伏筆,有著再多的隱喻,也頂多是一個玩著作家把戲的二流本子,實在接受不能。——這裡,又是一個《故事》提到的忌諱——劇本應該打磨的平滑整飭到讓觀眾不會注意結構、特效等等外物的程度,才是優秀的。
而且令我萬分不解的是,波蘭斯基、大衛·芬奇等等,這些被人盛讚的導演、編劇,為何我總覺得是一群沉迷於玩弄手法,卻不願意關注生活本質的無聊之人?

我非常樂於看到擁躉或自覺熟悉這部電影的人來為我分析這部電影,而不是寫一些你不覺得好就是你弱智的嘲諷廢話。如果你對我的看法有什麼想說的,請寫出來,歡迎討論。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