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十三明月

2017-03-11 02:52:46

愛樂之城:「爵」式人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La La Land,中文譯名《愛樂之城》,是近年來繼Begin Again之後又一部令我感動的歌舞片。我承認自己是紅著眼睛走出影院的,但是身體裡複雜莫名橫衝直撞的情緒並沒有隨著淚水一併流出。二刷之後,感動依舊,各種錯綜的思緒,需要整釐清晰。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俗套的電影,沒錯,「愛情+夢想」的主題還能拍出怎樣免俗的故事?Mia是一個熱愛表演的女孩,她一邊在洛杉磯的片場咖啡屋做服務生,一邊到處尋找試鏡機會。Sebastian是一個落魄的爵士樂鋼琴師,一心想開一間只演奏純粹爵士樂的俱樂部,卻不得不靠著給餐廳、宴會伴奏而勉強餬口。終於,懷揣夢想又屢次受挫的兩人在洛杉磯這座造夢的城市相遇,他們惺惺相惜、彼此鼓勵,很快就墜入了愛河,Mia也在Sebastian的支持下開始寫話劇劇本。但是,僅有星光燦爛的夢想是不足以長久支撐愛情的,現實生活還需要牛奶和麵包。當夏天快要結束時,Sebastian為了獲得穩定收入從而成為一個好伴侶,選擇與一個流行樂隊簽約,他不得不跟著樂隊去巡迴演出,用彈鋼琴的手指擺弄著電子合成器,在驚聲尖叫和熱辣狂歡的演唱會上保持微笑。這份工作給他帶來了不錯的收入,卻讓Mia不能理解,兩個人之間漸漸出現隔閡。直到Mia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正式演出,而Sebasitan卻因工作原因未能到場時,Mia對自己的事業和愛情都失望到極點,兩人暫時分開了。不久,Sebastian給Mia帶來一個試鏡的消息。試鏡很順利,此時的Sebastian已經預感到Mia未來的成功,並鼓勵她為了夢想要放棄一切,包括他。五年後,他們在一間爵士樂俱樂部重逢,此時的Mia已經是家庭美滿、星途燦爛的電影明星,而Sebastian正是這間俱樂部的老闆。

故事就是如此,不復雜,也沒有出入意料的情節,簡直就和日常生活一樣,到處是無奈和遺憾,以及捨得之間的殘酷博弈。如果電影就這樣結束,我也會覺得不錯,但是影片的最後十分鐘,才真正讓它跳出了一般愛情片的窠臼,朝著傑出的大道狂奔不止。

俱樂部里,當Sebastian彈起他們初見時的鋼琴曲,Mia就開始做一個夢。在夢裡她看見他們相遇的那個聖誕節夜晚,他迎上來抱她,吻她。他沒有簽約樂隊,他們也沒有吵架。她的話劇首演,台下坐滿了觀眾,他大笑著鼓掌。他陪她試鏡,陪她去巴黎,她拍電影,他彈鋼琴,他們在巴黎的星空中跳起華爾茲,就像當初在天文臺那樣翩翩起舞。他們依偎著看錄影帶,那裡面記錄了他們婚後的生活,有她懷孕的樣子,寶寶出生後他幸福的笑。他們出門吃晚飯,在街上散步,突然發現一間有趣的爵士樂俱樂部。他們在黑暗中看樂隊演奏,深情相視,十指緊扣。

彷彿做了一生的夢。

一曲奏完,燈光亮起,身邊的人已經換了模樣,夢裡的他正坐在鋼琴邊,低頭,沉默。

如果不是當初的一個機緣、一個決定,也許夢裡那些想像過千千萬萬次的,才是我們該有的生活。每一個輕易的轉身,每一句未曾說出的話,都會把我們帶向不知名的遠方。

短短一曲卻長似一生,Mia在她的想像中終於觸摸到另一種可能。可是誰能說哪一種生活才是必然呢?人生本就充滿未知,隨時隨地都是即興創作,如同爵士樂。

Sebastian是這樣向Mia解釋爵士樂的:

你看那個小號手,他現在劫持了整首曲子,他在編製自己的曲調……每個人都在即興創作,這就是爵士樂,充滿了衝突與妥協,非常振奮人心。

一生,恰似一首每個人都在即興創作的爵士樂,誰也不能決定樂曲的最終形態。如果Mia在某次離開咖啡屋時沒有忘帶東西,她就不會撞翻咖啡弄髒襯衫,那次試鏡也許就會成功。如果派對早一點結束,Mia的車沒有被拖走,她就不會走過Sebastian工作的餐館,不會遇到他。如果Sebastian在餐館一直乖乖彈Jingle Bell而不是自己作的曲子,他的琴聲就不會吸引Mia。如果Sebastian沒有聽到Mia和她媽媽通電話,他就不會與流行樂隊簽約,他們就不會彼此猜疑。如果《魔咒》雜誌的拍攝是在下週四而不是在Mia的話劇演出當天,Sebastian就能去看話劇,Mia也不會傷心欲絕。如果Mia沒有向Sebastian追問「where are we」,也許Sebastian就不會勸她為了夢想付出一切,他們或許還有峰迴路轉的可能。如果,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如果,每一個如果都是一種人生。

可是每一種如果里也總有些什麼是必然的。衝突是必然的,妥協也是必然的。

當Sebastian帶著他的夢想向愛情妥協時,愛情也正在離他遠去。聚少離多的日子讓他們很少交流,收入增多、聲名漸起卻離夢想越來越遠的Sebastian變得沒有自信,甚至懷疑Mia選擇他是因為他的落魄能讓同樣不得志的她自我感覺良好。Sebastian 靠巡迴演出掙錢的生涯還要持續很多年,Mia則將去巴黎拍戲,她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這種時候,愛情成了束縛彼此的囚籠,他們都理性地選擇了放手。

這是衝突後的妥協,愛情向夢想的妥協。

當初他們彼此心動,是因為對方追夢的熱情就像頭頂的繁星,璀璨耀眼,熠熠生輝,如同另一個自己。他們因為夢想而相愛,也因為夢想而分開。

可是,曾經那個「hate jazz」(憎恨爵士樂)的Mia已經愛上了這種奇妙的音樂。同樣,Sebastian的爵士樂俱樂部,名稱和logo都來自Mia的設計。

他們真的分開了嗎?沒有,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相伴彼此。他們的愛與夢,早就深深融入了彼此的生命。

影片的結尾,當一曲終了,兩人相視一笑,眼神中自是千言萬語,而其中一定有面對愛情的感激,面對遺憾的釋然,面對命運的和解。

變化莫測的人生就像即興創作的爵士樂,沒有劇本,衝突是它最為迷人的魅力,而妥協一定是為了成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