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16:57:38
《逃離》,上週五和朋友到隔壁小鎮電影院看的;晚上十點的場次,幾乎滿員。這個小鎮電影院挺有個性,經常辦各種獨立電影節,展映些反映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的紀錄片。去年夏天我參加過一次,看了兩個片子:一個是關於一位年輕單身爸爸的故事,他給女兒買睡衣,結果女兒嚴重過敏。他因此發現市場上大多數童衣並不標明衣物成份,多次詢問均已商業秘密搪塞;到了結尾,還是沒查明白,但女兒已經懂得自己給議員打電話投訴詰問。另一個是關於家庭使用的各種清潔劑香氛劑中的有害成份,片子裡請了一位幹練的專家來收拾櫥櫃,把所有含有有害成份的用品都丟掉,最後只剩下空空的櫃子。平心而論,兩部片子質量都不太好,只是話題沾地氣,附近小區的人們聚在一起看看,既能聯絡感情,又能討論下社區事務,算是起到了廣場集會喇叭的作用,也挺好:公民社會也都是從家長里短平常事開始。電影院負一樓還有一個惡趣味的博物館,叫「世界上最醜的藝術(太醜了以致於不能忽略)」,不算大的一件房間裡,掛著若干現代後現代超現實主義畫作,的確都很醜,是不是最醜,就要來參觀的人們評判了。博物館是免費的,不盈利,我想過為什麼要維持一個這樣的博物館。
GET OUT!說回週五看的《逃離》。小成本製作,但非常推薦!故事講得好,懸念從頭推到尾,到了最後一分鐘,觀眾的心還懸著放不下來;坐在那裡看著片尾字幕浮起來了,還有餘念,正是應了「細思極恐」四個字。節奏把握得好,該慢的地方一幀一幀的過,該快的地方完全不拖泥帶水,鏡頭快速轉接,資訊給得完整充足而又幹練;情緒節奏也把握得好,恐怖和爆笑穿插,渾然天成。
(一定要抱怨的話,對於我這種相對保守的觀眾,胖子無數個F狂飆黃段子的幾句實在聽不下去啊!不過這個人物就是這樣,沒這些人物就平了。仔細反省我應該說自己虛偽,裡面有人壞到令人髮指啊!(你看,我為了照顧你們,都不劇透)我卻還揪著小胖子句髒話不放。)
主題很深刻。你造現在都是「fake news」 「alternative facts」的時代了,都是後歐巴馬時代了,我們之前讀過或者設想或者經歷(如果你有經歷過,純屬不幸,為你沉默一分鐘)種族歧視早就out了;《逃離》中試圖呈現的就是所謂的後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扭曲到了什麼程度呢?說多了怕劇透,毀了你們部份觀影樂趣。這麼說吧,短暫從身體禁錮中逃離出來的黑人大叔,第一個舉動是復仇(仇恨之深、被壓迫之苦可見一斑),隨後毫不猶豫地舉起槍自殺(再次強化被壓迫之苦。設想一下,如果你生活苦到了這個地步,即唯一的逃離途徑就是死亡,唯一不那麼痛苦的出路就是死亡,你的生活得有多苦)。如果說這部片子恐怖的話,這些點實在是太恐怖了,我根本無法設想其中人物靈魂煎熬之苦。
還要提一下演員。幾位主角配角都非常出彩:萌萌噠男朋友表演張力十足,有過戲劇表演經驗的演員多半很不一樣;白到發光的女朋友,看完整部電影后細思極恐的點都融在前面的表演中了,當時點上你的慣性思維帶著你得出的解釋都對得上,事後再想另一種結論也對得上,算是很不錯了;胖哥笑料擔當,我打賭看完之後你們多半最喜歡他;父親母親鄰居鄉親各有亮點,集體傾聽樓上動靜和拍賣兩段我印象最深,導演想說的都在鏡頭語言中了。
BINGO! 殺人遊戲到了電影尾聲,戲院裡很多歡呼。坐在我後面的幾個黑人女孩叫得很大聲,坐在我旁邊的兩個穿格子衫的白人也叫,屢顯尷尬。這個電影院氣氛挺放鬆,人們似乎並不掩飾內心的感受,看片的同時看看片子抨擊嘲諷的世界,很有意思。我想起樓上那間號稱擁有「世界上最醜的藝術(太醜了以致於不能被忽略)」的博物館,忽然覺得它們之間緊密相連:世界永遠不會像任何人設想的烏托邦那麼美好,你最好要敢於直面他的醜惡和殘酷,但也沒必要苦大仇深,「要盡一切可能避免成為『受害者』」(布羅茨基),如果你能在直面的勇敢中再加上幾絲不屑和嘲諷,那就再完美不過了!這些話不僅獻給從血淚船種棉花到隔離到「我有一個夢想」到後歐巴馬時代的黑人們,也獻給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共警示共勉勵!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