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辛普森:美国制造/O.J.:美国制造/O·J·辛普森:美国制造

8.9 / 18,806人    467分鐘 (5 parts)

導演: Ezra Edelman
演員: Bea Arthur Marcia Clark A.C. Cowlings David Gascon Robin Greer 彼得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請叫我紅領巾

2017-03-17 23:42:38

世紀審判:美國製造


記得大二某節刑法課上,老師舉例時提到了美國一個著名的刑事案件——辛普森殺妻案。這是一個當今全世界刑事法律教育都繞不開的頗具爭議的經典案例:著名橄欖球明星辛普森被指控謀殺她的前妻及她的好友,證據確鑿,但戲劇性的是,辛普森聘請的天價「律師夢之隊」利用警方的一系列失誤導致關鍵證據逐一失效,最終辛普森被判無罪……那時候年幼無知啊覺得哎呦不錯哦老美竟然把疑罪從無的原則貫徹得這麼徹底,這才是公平正義的法律體現的價值嘛。直到最近看了《辛普森:美國製造》,很多觀念都被顛覆……
原來談起「辛普森殺妻案」恐怕很多人都會十分艷羨美國的法律制度是如何如何完善,可《辛普森:美國製造》這部紀錄片卻提供了另一種更發人深思的視角:從報復性的宣判無罪到報復性的宣判重罪,看完這部7個半小時的紀錄片,你就會明白美國製造的真正含義了。辛普森是那個特殊時代大局裡的一枚棋子,站在命運的掌心裡,進退是不由自己的,他不是所謂黑人運動的象徵,整個事件的開花結果既是必然,又是偶然。
我紀錄片看得不多,不知道其他紀錄片的敘事方式是怎樣,反正就這部紀錄片而言我覺得導演還是蠻用心的,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講起,兩條主線並行,切入角度一小一大,相互融合,當年珍貴的影像資料不斷閃回:報紙期刊、電視新聞、人物採訪等資料組成密集的資訊群輪番轟炸觀眾,我們得以在翔實的證據中逐步窺探隱於海裡的那一塊冰山。
故事分為兩條主線縱深展開。一條主線是辛普森的成長史:因為出色的運動天賦,再加上自身勤奮,從大學的橄欖球聯賽一路殺入職業聯賽,體育事業雖然中間有點起伏但總體上順風順水,他因此成為家喻戶曉、萬人敬仰的「橄欖球之神」。也正是因為橄欖球這項運動在美國的地位,辛普森得以脫離「黑人階級」,接受良好教育,思維模式、行為舉止都被「白化」,對黑人事業也毫不關心,刻意地去忽略乃至遺忘自己的「身份認同」。也正是這樣,他能毫無包袱地融入白人社會,八面玲瓏,得到社會名流的認同與高度評價,只要辛普森在場,白人的第一直覺就是:哦他是辛普森,而不是哦他是個黑人。五集的時長完全打破了我對辛普森之前的靠橄欖球發跡的暴發戶的刻板印象,一個內心敏感、高情商、渴望名利、善於偽裝的複雜形像一點一點被剖析在我們面前。
故事的另一條主線就是洛杉磯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上世紀60到80年代,洛杉磯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警察區別執法與濫用職權的現象盛行,對白人展現的是真·人民公僕的形象,態度友好而和藹;對黑人則是一罵二打三逮捕,沒有絲毫溫情可言。在一次次的粗暴執法中,黑人群體的怒氣值不斷積攢,當時的社會已經出現高度撕裂的跡象,黑人暴亂的群體性事件會間歇性發生。面對如此局面,洛杉磯警局沒有痛定思痛,而是以暴制暴,強行將高壓鍋的氣閥壓了下去。在看這些觸目驚心的影像資料時,我一開始蠻好奇的為什麼講辛普森的案子會向前追溯二三十年去介紹這些。再看下去時就想明白了。
在前面鋪墊足夠後,重點戲就是辛普森案的庭審過程。不得不說,重金聘請的律師團還真是物有所值,他們分工明確,下手狠辣,在鐵證如山的情況下他們拋出種族歧視的底牌,利用警方取證的程序性疏漏有效轉移了主要矛盾,一場本應該審判辛普森的法律庭審硬是搞成了審判有種族歧視前科的警察的道德庭審。更為致命的是,檢方律師甚至犯了完全可以避免的大錯,直接把手裡的王炸打成了一對三…….經過267天的庭審,約133名的證人出庭作證,超過45000頁的庭審記錄,這場世紀審判終於迎來了最後的結局。判決出來後黑人群體喜極而泣,振臂高呼,白人群體掩面哭泣,驚愕徬徨。難道只是因為辛普森案得到所謂「公正」的審判嗎?不盡然吧。
在判決出來之前,整個洛杉磯暗流湧動。根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當時77%的白人認為辛普森有罪,而72%的黑人認為辛普森無罪,社會的種族對立已經達到令人咂舌的程度。當天成千上萬的黑人聚集在法院附近,可以預見,如果那天辛普森被宣判有罪,那將會是壓垮洛杉磯的最後一根稻草(先前曾發生過多起針對黑人的不公正宣判,最終導致大規模的暴亂)。12個陪審員中有9個黑人(其中一個陪審員以前還是極端黑人運動組織成員),這麼一個「黑化」的陪審團,你能指望她們會作出如何公正的判決?她們更多的是用手中的權力去滿足黑人群體日益沸騰的報復心,無論是陪審員還是黑人群眾或許在律師的煽動性言語中就已經讓情緒先入為主了,辛普森案件恰是一個黑人群體挑戰白人權威的契機,是用合法手段宣洩憤怒的最佳報復手段。
無罪釋放後的辛普森潦倒了十幾年後又犯綁架、持械搶劫罪被「報復性」重判33年,這回可沒有黑人陪審團站他這邊,也沒有天價律師團幫他辯護......辛普森充滿傳奇的一生就此劃上句號。
辛普森案是一件具有美國特色的司法案件,可是它內裡反應的對於種族衝突的思考又具有普世意義。目前的中國雖然沒有美國那樣的種族多元化的挑戰,但階級衝突、警民衝突等等矛盾也都時刻撕裂著中國社會,這既需要廟堂之高的智慧去探索解決,也需要我們自身的理性克制。倘若各種矛盾不斷積聚無處消解,說不定下一個「辛普森」就由我們製造。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