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XiaoWan

2017-03-18 23:53:11

當災難驟降


當災難驟降,快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到災難結束,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

面對大自然,我最開始覺得人類渺小,是汶川地震。當時高三,只覺得人類面對自然,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這些災難其實只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比如地震。除了「learn from mistakes」,有時候,面對災難可能只是無能為力。尤其是當災難快得讓人沒有做出抵抗。現在我相信,人類脆弱,但是也同樣堅強。就好像,大像是打不死所有螞蟻的。災難驟降,山崩地裂,人類只能被掩埋於地下,多少文明都被災難永久封存於地下。災難驟降,海水傾瀉,人類只能被海水淹沒,隨著海水飄蕩,幾分鐘後失去呼吸。但是每當災難來臨,有的人優雅的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不再掙扎。大多數的人,相互扶持,抓住任何可能生存的機會。放棄或者掙扎,都是堅強。

這部片子講的災難是人為造成的,就好像東方文明一直說的「善惡因果報應」,人類肆意妄為,最終被自然懲罰。24小時,48小時的氣候驟降,如果不幸在災難中心,大多數人的命運就是死亡。照常上下班的上班族,還在和妻子打著電話,冰雹從天而降。飛機在眨眼間直接並冰凍,人變成冰雕。但是當人還能稍微做出抵抗的時候,那些人做了什麼?

看完這部片子,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地是以下幾點:
要找到一個願意自己犧牲天倫之樂,個人娛樂,甚至個人利益的,值得自己奉獻一生的事業,或者熱情所在。氣象學家,最先知道這場災難,試圖盡其所能,幫助更多的人,影響決策,沒日沒夜地工作。知道一切都無法挽回,回歸人的角色,回憶家庭,從容赴死。我一直覺得這不僅是他們的敬業的精神,這是他們的熱情所在。圖書館管理員,保護著人類印刷的第一本書,誓死捍衛。

燒書保命。人類存活為了什麼?人類文明比存活還重要嗎?我在想,導演是故意把地點設在圖書館。實用主義,就是要燒書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類存活,還會有文明。但是當這個決斷擺在一個具體的人面前,是不是願意毀掉燦爛的文明,保住自己?余秋雨曾經痛斥敦煌那個道士,因為他為了自己的蠅營狗苟,賣掉了對中國來說彌足珍貴的文物。毀掉文明,倒退千年並不罕見。人究竟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還是為了傳承而活著?當我看到那個圖書館管理員,我想,這件事,其實也是個微妙的平衡。可以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但是一定要給自己一個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給自己的底線是,即使當漢奸,也要保護當地老百姓,好,你要背負罵名,但是有人會感激你。給自己的底線是,不能分裂一個傳承幾千年的國家,那就放棄轟炸北京,放棄以黃河為界變成兩個國家。

當回歸人性,讓人感到溫暖的是父母情。人與人的感情,是最讓我感動的東西。友情,讓人願意和朋友一起赴湯蹈火。小夥伴們其找藥,父親的同伴和他一起來紐約,即使他之前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夫妻間的信任,妻子將兒子交給丈夫,相信他救兒子的決心,儘管知道艱險。父母情,在所有人都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即使內心也隱約覺得,也許兒子真的沒有挺過來,但是還是堅守承諾,決不放棄。父母為了子女願意做出的犧牲,一直讓我動容。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哈哈,此處引用)當人做決策時,只能依靠知道的片面的資訊,不要期待能得到全局最優。圖書館幾乎要被大雪封住了,要不要走出去?走出去會凍死,不走出去,也可能只是拖延時間。為了競賽,一直在拼了命準備,結果競賽到頭來一場空。繁華的紐約,貧苦的第三世界國家。在歷史的進程中,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命運,有多少是靠拚搏努力?看片子的時候,我就想,我們每天面對的日子,難題,攪得我們心神不寧,為了出國,為了成名。這些東西讓我們患得患失,讓我們得抑鬱症。可是,考慮到歷史進程,也許我們真的需要接受,作為普通人,有時候,只能順著歷史的潮流,看它能帶我們去哪。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折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