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hat

2017-03-19 05:38:53

孤獨與認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不是想知你為什麼殺人,我是想知事情為什麼會發生。」

看之前沒留意到這部電影是改編自真實案件,自然也就沒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去代入。我本來以為這又是一部經典的香港警匪片,打算當懸疑片來看的。沒想到影片一開頭劇情就很明確:丁子聰就是兇手,期待的反轉和苦衷並沒有出現,迎來的反而是一種帶有強烈現實質感的壓抑。

兩個第一次見面的人,為什麼因為其中一個說想死,另一個就真的相信了然後殺人碎屍,最後在聽到電台新聞後,安靜地去自首。

佳梅剛來香港的時候肯定是滿懷希望的。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重新看了電影的某些片段,無意中發現kdjfjdfj(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她剛來香港的時候寫在牆上的。或許這就是她一直以來想要的東西,希望在香港可以找到,但現實卻是如此無望。一家四口住在公屋裡,不知道如何融入學校,退學後迫切想找到一些認同感,最後因為援交來錢快而入行。

我覺得孤獨感和認同感一直是這個電影的主題。《娃娃看天下》這首歌作為電影的一個基本線索,佳梅在和丁子聰QQ聊天的時候提到過,她知道鄭秀文在香港有很多粉絲,很嚮往,因為沒有人看到自己是一件很慘的事情。

暫且忽略援交這個工作的特殊性。援交其實本來只是她的賺錢方式,一來可以寄錢給在湖南的爸爸,二來可以儘快賺錢搬出來自己住。但是當她喜歡了一個客人又被無情拋棄後,一切都變了,她漸漸覺得這種生活沒有希望。在影片最後看到她和丁子聰在QQ聊天的情景,簡直就是兩個孤獨而同時放棄希望的靈魂之間的交流,若無其事地在談論嚮往死亡。

丁子聰幼年時親眼看見媽媽出車禍去世,而導演好像將爸爸這個角色在整部影片裡刻意淡薄,刻畫出一個生活在底層的性格怪異的邊緣人士。他沒有什麼朋友,看上去是一個普通的貨車司機,但偶爾會情緒爆發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這個角色有很多地方我至今也無法理解。我只能推測,他很可能是一個習慣壓抑自己情緒的人,不想感受那悲傷,時間一長也就無法感受快樂。最後只會對外界作出應激性反應,在大部份時間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畫面閃回到丁子聰和佳梅的最後一晚,佳梅說她很想死,丁子聰在第一次「幫」她的時候,其實是遲疑了,但最後還是「成全」了她。要是佳梅知道自己其實懷孕了,會不會就重新懷有些許希望,即使只是暫時的希望呢?

來到這裡,「事情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問題其實只回答了殺人那一半,但為什麼要碎屍?這另一半使得整個事情變得可怕了很多。臧Sir本來以為丁子聰是因為媽媽的記憶,以及和慕容的關係而變得討厭女人,所以最後才殺人的。但是他說他其實並不討厭女人,甚至喜歡佳梅,他討厭的是人。

影片嘗試給出一個答案,因為他喜歡佳梅,所以他「幫」她。與此同時他討厭人,他說過自己下輩子投胎絕對不想做人,那麼是不是就是認為他碎屍的原因是他不想佳梅是一個人?在整個過程,他是極其清醒而且非常工序化,我覺得這更有可能又是一種與之前類似的應激性反應——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本能覺得應該這樣做。他說過他並不後悔,是不是可以認為這件事和其他事情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區別?

孤獨與認同這兩個對立面,大概會伴隨一生。人始終都是社會性動物,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是需要認可,需要希望,需要信仰的。這就不難理解很多遠離家鄉在大城市漂蕩的人,在看得見的希望面前,沒有更多考慮地其他可能性,毫不猶豫投身進去。即使現在覺得誰也錘不了我,但大概到了某個時候,還是會與生活和解。多一點寬容和理解,其實大家都是在尋找那份認同感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