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647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狐狸獵手

2017-03-20 01:38:25

《沉默》:20年後,74歲的老馬丁終於拍出這部叩問人類終極精神迷題的偉大電影


狐狸獵手 2017-03-19

「我不能忍受黑暗的大海咬噬海岸時發出的那種單調乏味的聲音。在大海那種令人壓抑的沉默後面,是上帝的沉默...... 感覺就像當人發出痛苦的聲音時,上帝好像抱著手臂,保持沉默。」

---- 羅德里格斯《沉默》

十七世紀,日本幕府時代,基督教教徒遭到瘋狂迫害。兩名年輕的葡萄牙神父,羅德里格斯和加魯皮,偷渡到這個充滿危險的封建國度傳教,也為尋訪傳說中因為遭受酷刑而棄教的恩師。

馬丁·斯科塞斯2016年的新片《沉默》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在影片壓抑而沉重的近三個小時的時長里,現代的觀眾被帶到四百年前日本海邊的山村,見識幕府統治者對基督教傳教士和信眾的令人髮指的迫害,更體會那些不得不棄教的傳教士內心極度的掙扎和苦痛。

「最打動我的,就是傳教士『棄教』的那一刻,但我並不理解這個故事的尾聲。我想,把這個故事寫成劇本會很有趣。」

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採訪時這樣介紹這部電影產生的緣由。20年前,他讀到了日本作家遠藤周作關於幕府時代遭迫害的基督教傳教士的真實故事的原作,發生的濃厚興趣,並出資獲得了原作的電影改編權。

但這後來成為一個極為難產的項目,到了2016年斯科塞斯才把原作拍成電影(實際上過程中他還為屢次拖延改編和拍攝而不得不支付了350萬美元的罰金)。對於為什麼如此難產,老馬丁直言不諱:

「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去做。最大的問題當然是『棄教』這件事,基督的聲音、羅德里格斯放棄信仰又因此獲得信仰,這些東西都太矛盾了。」

是的,這部深刻沉重的電影根底里充滿了無法舒解的矛盾。在電影上半部的故事裡,兩名進入日本的傳教士秘密在窮苦的村民中傳教,他們親眼目睹信眾被幕府將軍武士們殘酷迫害,被各種酷刑逼迫詆毀耶穌宣佈棄教,直至他們自己也落入了迫害者的魔爪。

電影到這裡都還好像是在謳歌傳教士的信仰力量和獻身精神。但牢龐中羅德里格斯看著信眾們一個個死去,他面對一個無法逃遁的困境 ---出於教義他必須拯救信眾們的生命,而為此他又必須當眾宣佈棄教,作出詆毀上帝之舉。他一次次向上帝發出痛苦的呼喊,但他能聽到的,只有沉默。

此時《沉默》這部電影已不再是關於「信心」那麼簡單。劇情急轉直下的時刻,是羅德里格斯的恩師費拉裡的出現。這位曾經意志決絕的傳教干,如今已皈依了佛教,擁有日本妻子和家庭。他再次出現時穿著日本服裝,一付形容枯槁的樣子,但眼神依然烱烱,你也能分明感到他內心的火焰並未熄滅。

只是這種火焰也許有了新的內涵。當弟子流著淚質問他怎麼能背棄上帝時,他説出了石破天驚的詰問:

「什麼上帝?哪個上帝?」

(What God? Which God?)

就是這一刻,宗教信仰和文化差異如電光火石一般直接碰撞。這時你會突然明白電影裡安排幕府將軍的大段獨白並非虛設 --- 這個陰陽怪氣的老頭反問羅德里格斯:

「你們來這裡傳播你們的信仰,難道不知道日本人有自己的信仰(佛教)嗎?」

實際上作為觀眾,在目睹了太久的酷刑,經歷了太多的沉重之後,與影片走到這裡,是真的陷進了一個無解的困境,觀影體驗也突然有了一次昇華 ---這部《沉默》描述那種人類在精神上不得不面對的「沉默」和孤獨境地。它提出的是關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終極迷題,而不是給你一個簡單明了、撫慰人心但卻似是而非的答案。

在我看這才是《沉默》這部電影最本質的魅力所在。認同這種魅力的少數人裡,有知名影評網站roberelert.com的Matt Zoller. 他説:

「《沉默》是一部帶有懲戒意義的紀念碑一樣的作品。它把你投入地獄,而不承諾給你任何啟蒙或解脫。它只給你一系列的問題、動議、感知和體驗。這不是一部讓你喜歡或不喜歡的電影,它是一種伴隨你的人生的體驗。」

《沉默》是一部帶著「沉思」屬性的電影,在馬丁·斯科塞斯的眾多電影中,只遙遠地呼應著早年那部引發無數爭議的《基督最後的誘惑》。而人類所要沉思的問題的本質,他認為是一種「生命的無助」:

「電影必需要展現『棄教』以及羅德里格斯內心深處對棄教的恐懼。他被一系列問題所折磨:為什麼上帝會容許邪惡的事情發生?為什麼我們對其無能為力?這就是生命中的『無助』。」

儘管作出這一系列的詰問,基督教徒馬丁·斯科塞斯並未懷疑基督教的信念本身。在電影的結尾,羅德里格斯儘管表面已棄教歸化,但內心卻一直秘密地堅持著對上帝的信心。他的信仰應該是無比堅韌,以致於他的日本妻子在他臨終之時也要悄悄在他手裡塞上一枚十字架。

所以馬丁通過《沉默》傳遞的,不是對宗教本身的置疑,而對一種更高層面的人類道德議題的迷思。在他看來,宗教信念問題,其實到頭來就是關於人類「精神性」(Spirituality)的終極問題:

「把一切都拿走之後,最後就只剩下你和上帝 ...... 當各種環境因素都被剔除,我們只能面對自己,而這是極其恐怖的。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儘管對我來説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們不去試,那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會是些奇技淫巧而已。」

在我看,74歲高齡的老馬丁這部不滿足於奇技淫巧《沉默》,是一部叩問人類終極精神迷題的偉大的電影。但可惜的是,這部電影最後成為一部不太合時宜,也不太受歡迎的小眾作品 --- 不僅票房失敗(電影投資4600萬美元,票房大約只有1300萬),各種獎項幾乎顆粒無收,甚至大多數影評人也只給它七八十分的評分而已。

只有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經歷過無數人生起伏的大師,才會對這樣的事實不以為意。《沉默》對他意義深運,不僅了卻了他二十年的心結,更是他對於電影的「精神性」追求的一次進擊。

我願以他的這段話做為這篇影評的結尾,因為這段話,會啟發人們更多的電影之外的思考:

「(這部電影)關乎到拒絕接受科學思維、甚至哲學思維的那種『確定性』。對,大型宗教有很多問題。但對於『我們是誰?』,『宇宙是怎麼回事?』,『此生為何?』這類問題,宗教並不會有那種『確定性』。你現在聽到的是一個老年人在説話,但我們可能已身處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年輕人已完全不會去思考任何不能被看到、嘗和摸到的非物質的事物。而在《沉默》裡,當所有東西都被剔除之後,就是真正能留下來的東西 --- 這種東西,正是人類的精神。」

-----

「狐狸獵手」精選影評文章列表

(請關注「狐狸獵手公眾號」,在公眾號內發送編號,系統將自動回複相關文章)

159:《斯隆女士》 | 這屆奧斯卡不行,再怎麼多元化還是錯過了這兩部好片(上)

153:《愛樂之城》| 憤世嫉俗者請離場

152:《月光男孩》| 用詩意書寫苦痛

151:影評 | 2016那些點燈熬油的觀影

148:《地球之鹽》| 薩爾加多的悲憫

139:Hell or High Water | 看完這部片才明白川普為啥勝選

134:《北京摺疊》令人失望,隨便一部反烏托邦電影都能甩它好幾條街

131:《罪行摘要》| 歷史固然冷血,所幸民間尚有良善

78:《辯護人》| 以卵擊石的破咒者(分享跟評)

81:《少年Pi》| 人性、獸性與神性

82:《雲圖》| 孕育未來的惡行與善舉

59:《Youth》|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對生命本身的超越

71:星際穿越三體 | 宇宙是一部童話嗎?

108:《荒野獵人》| 一個人的痛感史詩

110:《天空頭》| 不明覺厲,其實細思恐極!

35:《布達佩斯大飯店》| 追憶逝去的榮光和雅緻

60:《潛水鐘與蝴蝶》拉片 | 沒有不可能講好的故事,只有不會講好故事的人

34:《漢娜-阿倫特》| 哲人的孤獨與宿命

72:《少年時代》| 叩擊心靈的溫柔提醒

92:《華爾街之狼》| Big Ferocious Attack (大而狠的攻擊)

93:《為奴十二載》| 反思歷史的黑暗時刻

70:《偷書賊》| Words Are Life.

133:別刷小李了,來看看這部具諷刺意味的《聚焦》吧

112:我看今年奧斯卡(其實是來給一部電影打抱不平的)

111:2015我的片單

107:《老炮兒》的得失

68:《一步之遙》| 姜文是如何異化掉觀眾的?

106:《維多利亞》| 一鏡一世界

103:《洛克》| 只有一個演員一個場景的電影,卻像一本編劇理論的教科書

64:故事即結構 ---《爆裂鼓手》技術分析

63:《暗黑之域》| 德國人的靈魂尋找

66:《狐狸獵手》| 故事的力量

65:《鳥人》| 伊納里多的進步與退步

75:《宿敵》| 宿在內心深處的敵人

77:《女性癮者I》| 性自由與愛無能

91:《她》| AI時代的愛與欲

89:《一切盡失》| 為什麼要觀看一部悶片?

90:《醉鄉民謠》| 科恩兄弟的「反英雄」立場

94:《美國騙局》| 掙紮在虛假中的男人和女人們

80:關於《天註定》的不客觀評論

30:《親愛的》觀後| 親不見,愛有心

31:《黃金時代》| 觀影后記:《黃金時代》的八個看點

83:《獰獵》| 從狩獵者到獵物的瞬間淪落

95:《銹與骨》| 內心剛硬的女人與法國新電影

84:《登堂入室》| 窺探與侵入 -- 用虛空填滿虛空

96:《弗蘭西斯•哈》| 從善入流才是生活的真諦

87:《內布拉斯加》| 冰冷世界的些許溫情

86:《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對他者內心的細微體察

69:《萬物理論》| 比愛更強大的,是尊嚴。

67:《藍色骨頭)| 我寧願你們沉默

73:《艾達》| 那些溫潤而憂傷的灰

76:《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79:《白日煙火》| 一片沒有質感的黑色

85:《林肯》| 讓「英雄史觀」見鬼去吧!

88:混雜的《中國合夥人》

97:《過往》| 平淡中的暗流湧動

98:《囚徒》| 人皆為囚

99:《愛在午夜降臨前》| 人皆過客

100:《少數派力量》| 誰來拯救孽緣中的凡人?

101:絕命之時的化學反應 --- 《絕命毒師》主題評

102:《絕命毒師》技術評

135:2014我的片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