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導火新聞線 The Menu

导火新闻线/TheMenu

6.2 / 132人    90分鐘

導演: 方俊華
編劇: 潘漫紅
演員: 吳孟達 周家怡 楊淇 何佩瑜 姜文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onder

2017-03-20 07:01:52

謹向一班鍥而不捨追尋真相改變世界的新聞從業者致敬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句題外話,有多久沒有看到周星馳和吳孟達一起出現在大螢幕上了?這一次,依然沒有。不過這一次,達叔給我們引出了這樣一個故事,關於媒體,關於良心,關於我們每個人。和之前的《離線》有些類似的地方在於,裡面也涉及到了一些網路影響生活的內容。

是我們選擇看到什麼樣的新聞,還是媒體選擇給我們看什麼?在一個新聞並不如新聞里說的那麼自由的地方,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答案是不一樣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媒體準確知道我們喜歡看什麼的時候,他們又會怎麼做呢?

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會對去他的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說之前有沒有斟酌?或者我們有時候根本不需要去思考,我們出口成髒,我們隨意否定他人的努力,我們無視其他人的痛苦,我們率性而又灑脫,是的,我們喜歡灑脫。可是當我們每一次敲下鍵盤,會不會想到會給遠方一個不知名的角落裡那個不知名的陌生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就此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和最終的命運?聖母鍵盤俠估計是沒有時間去思考的,真的沒時間,畢竟還有好幾篇《刪前速看》沒有讀,還有好幾個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嗎還、沒有發,他還是個孩子啊還沒有輸入,你行你上啊還沒有噴出口。

對於記者, 我向來是覺得很辛苦也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跑得很快的」那個地方,尤其是有一段時間,覺得鳳凰的記者就是我輩楷模。戰爭,瘟疫,國計,民生哪裡都有他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看護照是美國人看長相是日本人看名字是越南人聽口音是台灣人一開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和各位主持界大佬談笑風生的阮次山先生實際上居然是我黨的人,就愈發的覺得我黨真是隱藏的夠深,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內心把阮先生和局座並列在了一起,不過後來局座的現實表現就比阮先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聊跑偏了,還是說記者。記者,作品,媒體,大眾,四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錯綜複雜,但是有一條毋庸置疑,就是大眾決定媒體的生死,或者,點擊率決定媒體的生死。那麼事情看上去就簡單了,找準大眾的命門,握住它,媒體自然就活了,而且活得特別好。我們常說有些媒體為了博眼球騙點擊,不擇手段,標題黨,我們罵他們,鄙視他們,可是他們依然繼續這樣做,為什麼呢?每當夜深入靜的時候我們靜靜點開《刪前必看》《震驚!》《居然做這種事》《不轉不是中國人》的時候,有沒有深入的思考那麼一下下?媒體的這個毛病到底是誰慣出來的?大眾喜歡看什麼呢?低俗,血腥,暴力,色情,駭人聽聞,花邊八卦…有故事就炒大它,沒有故事就編一個。那麼我們每天看到的資訊是不是都是這些呢?好像並不是。因為媒體人還有一個東西不允許他們這樣做,那就是媒體的良心。依然有很多優秀的媒體,自媒體,在傳遞著正向的價值觀,輸出著他們認為正確的內容,引導輿論的方向向著它該去的地方。其實這個挺難的,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對手,而且這對手真的不是另一家媒體,也不是隔壁的自媒體人老王,而是墮落的,膚淺的,愚昧的民眾和低級的市場需求和惡趣味。憑一己之力,一報之力,一網之力,一個公眾號之力,能夠改變現實嗎?能夠多大程度上改變現實?即使你知道你做的是對的,你能堅持下去嗎?你願意為你的堅持做出多大的犧牲?你能夠看的到希望嗎?是看得到希望所以堅持,還是即使看不到希望依然選擇堅持?

劇透電影裡的一個片段,也是印象特別深刻的片段。

「把我的頭髮弄好先。」

「可是…」

「我是個記者,不是個演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