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647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波洛齊

2017-03-22 05:17:52

沉默與發聲


對於一個心中住著神的人來說,沉默才是他信仰的最好表徵。那些必須在教堂才能祈禱和懺悔的人,原本就是信仰不堅定的人。「身在曹營心在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和「自性覺即是佛」等,這些句子都是在說對比心之所向而言,外在的形式並沒有那麼重要。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非得放置在宗教迫害的背景下來渲染,企圖通過凸顯保持信仰的艱難,來喚起大眾的共情,未免顯得有些刻意。

傳達這樣道理的故事,適合淡淡地說。說得太過刻意,觀眾會錯愛這個故事中的曲折及與之伴生的激情,而忽略掉了其要傳達的道理。就如同片中費萊拉神父指出的,那些人們愛的是信仰的外在偶像,是十字架,是念珠、是基督的畫像,或者直接就是神父自身。人們願意為此殉身,乃是出於迷戀偶像的狂熱,而非信仰本身。如若用這樣的邏輯來審思此片,迎面而來的就是近三小時敘事時長帶來的乏味與厭倦。酷刑的片段、神父放棄信仰時的姿態、上帝對神父的回應,包括結尾處神父手中的基督像,這些都成了畫蛇添足之筆。

但這也許是對電影的苛求。就如今大多數影片而言,一部電影只是一段人為排列、拼貼擬像的時間,甚至都算不上是操縱偶像的藝術作品。當然,這部作品不至淪落至此。馬丁·斯科塞斯勾勒出一個靈魂在異鄉發聲到最終沉默的過程,對應信仰從被誤解到最終被理解、辨認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有三個極具啟發性的問題:

一是信仰的偶像性問題。世人大多愛表象超過愛本質,故而信仰也是如此,從偶像到信仰本身,是信仰發展並最終實現的必經之路。這條道路首先以否定自身開始。唯有消滅了信仰的偶像,才能洞見信仰本身。信仰之艱難恰恰在於偶像粉碎後的新生。

二是真理的普世性問題。影片借井上大人之口做出了否定回答。日本的土地只適合本國宗教。費萊拉神父也說這是片沼澤之地。這片沼澤之地上是太陽的日日新生,故而在如此文化視域下浸淫的信眾如何理解基督僅此一次的復活?

三是傳道的方法論問題。在前兩個問題的前提下,傳(智慧之)道,恐怕也只有兩種路徑:1.極端環境下,沉默。讓沉默訴說自身;2.非極端環境下,選擇合適的偶像。宗教也好,信仰也好,智慧也好,向來只向有緣人顯現。

忍不住的題外話:對於生活而言,就算自持掌握了宇宙真理,恐怕也得仔細挑選對話的對象,不然只會產生無意義的爭執,最終陷入被損害的酷刑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