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剛:骷髏島 Kong: Skull Island

金刚:骷髅岛/SkullIsland

6.7 / 347,816人    118分鐘 | USA:120分鐘

導演: 喬丹沃格特羅伯茲
編劇: 丹吉洛伊 邁斯鮑倫斯坦
演員: 山繆傑克森 布麗拉爾森 托比凱貝爾 湯姆希德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傑熊

2017-03-23 03:49:29

科普向:金剛與骷髏島的前世今生


首先強調,我們通常將King Kong音譯為金剛,其實這種叫法是不準確的。在金剛電影觀中,金剛在骷髏島上的本名為剛(Kong),而King這個稱呼是金剛被帶到紐約為了演出而強行加的,所以King Kong的意思是「最強王者Kong」,翻譯成中文應該是「王剛」。。。。。。關於金剛名字,下面文中會有詳細介紹,我想先簡單說一下金剛的歷代電影。

然而王剛老師早已看穿了一切

從首部誕生至今80餘年間,共有8部關於金剛的電影(不包括計劃在2020年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我們可以將這8部電影分為4個歷史時期,分別是誕生時期、日本時期、翻拍時期、怪獸電影宇宙時期。

金剛7.6導演 梅里安·C·庫珀 主演 菲伊·雷 / 羅伯特·阿姆斯特朗 / 美國 / 7.6分(3334評價)

1933年:《金剛之子》(Son of Kong)

金剛之子評價人數不足導演 Ernest B. Schoedsack 主演 Robert Armstrong / Helen Mack / 美國 / 6.5分(20評價)

1962年:《金剛大戰哥斯拉》(King Kong vs.Godzilla)

金剛大戰哥斯拉6.2導演 本多豬四郎 主演 高島忠夫 / 佐原健二 / 美國 / 日本 / 6.2分(177評價)

1967年:《金剛逃生》(King Kong Escape)

金剛逃生評價人數不足導演 本多豬四郎 主演 ローズ・リーズン / 寶田明 / 美國 / 日本

1976年:《金剛:傳奇重生》(King Kong)

金剛:傳奇重生6.5導演 約翰·吉勒明 主演 傑西卡·蘭格 / 傑夫·布里吉斯 / 美國 / 6.5分(710評價)

1986年:《金剛2》(King Kong Lives)

大金剛第二集5.8導演 約翰·吉勒明 主演 Peter Elliott / George Antoni / 美國 / 5.8分(84評價)

2005年:《金剛》(King Kong)

金剛7.8導演 彼得·傑克遜 主演 娜奧米·沃茨 / 傑克·布萊克 / 紐西蘭 / 美國 / 7.8分(161147評價)

2017年:《金剛:骷髏島》(Kong:Skull Island)

金剛:骷髏島6.8導演 喬丹·沃格特-羅伯茨 主演 湯姆·希德勒斯頓 / 布麗·拉爾森 / 美國 / 6.8分(89853評價)

小白攤手賣萌

暗中觀察

吃手指

泥沼浴

誕生時期——包括1933年《金剛》和《金剛之子》。第一部金剛電影的故事,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也是2005年PJ翻拍所依據的經典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金剛之子》,雖然片長僅70分鐘,但亮點在於片中金剛之子的全程賣萌,搭配片中俏皮的音樂,與其巨大的身軀形成鮮明對比。

你追我,你追到我

抱抱

抓尾巴

日本時期——包括1962年《金剛大戰哥斯拉》和1967年《金剛逃生》。當日本人拿到了金剛的翻拍版權,他們便在電影中加入了獨特的日本風格,比如1962年金剛與哥斯拉第一次在大螢幕上相遇,抱在一起相撲。再比如,日本利用他們強大製造業做出金剛機器人。

翻拍時期——包括1976年《金剛:傳奇重生》、1986年《金剛2》和2005年《金剛》。1976年的翻拍比較有趣,將冒險情節套在了一個公司到骷髏島上尋找石油的故事上,這部翻拍的特點是它的裸露尺度,女主角(年輕的美國怪譚蘭姨)真正做到一言不合就開車。1986年的金剛2較為狗血,講述金剛從大樓上摔下並沒有死去,還出現了一隻母金剛,生下一隻金剛寶寶。

金剛寶寶

「老公,幫你搓背呀」

2005年彼得·傑克遜翻拍的一版是我們最熟悉的,在我看來同時也是最為尷尬的,因為它作為翻拍時期的一部金剛,卻與剛才提到的兩部毫無關係,時間也相隔十分久遠,反而與1933年的初版幾乎一模一樣,只是特效更為先進,也增加了更多的感情戲份,可以說是高清復刻版。下面是2005版與1933版某些鏡頭的對比。

紐約演出:上1933,下2005

手撕霸王龍:上1933,下2005

女主高音:上2005,下1933

船上拍戲:上1933,下2005

偷蘋果:上1933,下2005

怪獸電影宇宙時期——包括2017年《金剛:骷髏島》和預計在2020年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還有接下來一系列的怪獸片,傳奇影業現在手握日本東寶公司的許多怪獸版權,如魔斯拉、基多拉和拉頓。

起源赤道非洲歷險記

一切都要從金剛之父梅里安·C·庫珀(Merian C. 古柏)說起。1899年的一個夏天,叔叔送給6歲的庫柏一本名為《赤道非洲歷險記》(Explorations and Adventures in Equatorial Africa)的書,這本書講述了探險家保羅·杜·沙伊魯(Paul du Chaillu)穿越非洲叢林的冒險故事,在書中沙伊魯不僅描繪了非洲叢林的旖旎風光,還記敘了許多與大猩猩發生的故事。在當地人眼中,大猩猩是「不可征服的叢林之王」,沙伊魯著重描述了一隻被稱為「地獄噩夢半人半獸」的大猩猩王。庫柏對於書中這些體型巨大的大猩猩十分著迷,從此以後,他的心中便逐漸埋下了一顆冒險的種子。

紐約之巔

幾十年後,梅里安·C·庫柏進入到了電影行業。在非洲拍攝《四片羽毛》(The Four Feathers)時,庫柏有段時間需要與一群狒狒為伴,這使他回憶起童年鍾愛的那本書,於是便萌生了拍攝一部靈長類動物影片的想法。一年之後庫柏來到雷電華電影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開始籌拍這部以大猩猩為主角的恐怖電影。某天無意間他看到了一架飛機在帝國大廈的上空飛過,他想「如果讓我的大猩猩爬上這座世上最高的大廈(當時),與戰機搏鬥,那會是一個很酷的場景」,於是便有了後來影史經典的一幕,金剛高空徒手打飛機......這樣的結尾,將故事上升為原始與現代文明的對抗。

庫柏與金剛拍攝模型

當初版模型設計出爐時,庫柏嘲笑道:「這TMD簡直是人和猴子雜交出來的東西,還有這可笑的長頭髮,太糟糕了」。在設計第二版模型時,奧布萊恩再次要求德爾加多加人人類的特徵,只不過要適量調整一些,但結果看上去依然古怪。庫柏告訴他們,他要的金剛,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最兇猛、最野蠻的怪獸,觀眾們見到金剛時候會驚聲尖叫。

名字由來形象變化1933版金剛形象

在1933年的首版電影中,金剛作為一個史前巨猿出現,並且體型大小有明顯的變化,庫柏預想中的金剛有40到50英尺(12.2到15.2米)高,而金剛在骷髏島上的拍攝模型高度,被縮小至了18英尺(5.5米),在拍攝紐約的情節時,金剛的高度則變大為24英尺(7.3米),並且庫柏經常使用特殊的拍攝角度,配合微縮模型,使得在某些場景中,金剛的身高甚至達到了60英尺(18.3米)。

歷代金剛形象的變化

在之後的70年間,金剛被翻拍和重啟了多個版本,演繹了多個新的故事。1976年和1986年版本中的金剛更加擬人化。2005年版本中,彼得·傑克遜(Peter 傑克森)則完全去掉了金剛身上的人類特徵,讓它的外貌和舉止更像一個真正的大猩猩,它有大型食草動物的肚子,它用手指關節協助行走,沒有任何直立的姿勢,它在情緒激動時會拍打胸部而非握緊拳頭,而身高則被彼得·傑克遜修改為了25英尺(7.6米)。

2017版金剛形象

在2017年新的版本中,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Jordan Vogt-Roberts)希望自己的金剛更加貼近1933年初版中的形象,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是,金剛到底要多大,才會讓人看到第一眼時感嘆『that is a god』,所以我們的金剛會直立行走,相比一隻超級巨大的猩猩,它更加類似於人類。」在新版的創作團隊眼中,金剛是獨特的物種,它有它獨特的生活習性,為了鮮明地突出金剛的性格,新版影片中它被設定為一個青少年,而非人們傳統以為的壯年。

骷髏島骷髏島地圖

1933年初版電影中,並沒有提及島的名字,只是大概描述了島的位置,東經78°南緯12°,在印度尼西亞海域,離蘇門答臘島不遠的地方。在島的中央,有一座骷髏外形的小岩山,被稱作骷髏山(Skull Mountain)。人們一開始認為這座島只是一座無人島,但是隨著探險的深入,大家發現這裡住著有原始迷信的土著人,他們對島上某些史前動物有著宗教一般的崇拜,其中包括一隻極為巨大的遠古大猩猩,剛(Kong)。

骷髏海灘

在1976年翻拍的金剛中,那裡被稱為骷顱海灘(the beach of the skull),千百年來許多人聲稱自己無意間到達過這裡,但都拿不出實質證據。可一份政府的秘密文件證明了骷髏島的存在,其中還提到那裡有巨大的石油儲存,於是貪婪的石油公司向骷髏島駛去。

骷髏島一隅

從地質學角度來講,地殼運動將洋殼抬出海面,骷髏島由活火山演變而來,是一系列殘餘島鏈中最大的一個。骷髏島座落於印度洋,蘇門答臘島的西面海域,在其周圍圍繞著眾多較小島嶼,島的東南角向大海伸入了一個小型半島。骷髏島上主要有兩座岩山,較大的一座風化成類似人類骷髏的外貌,被稱為骷髏山,山體內部密佈著複雜無比的地下洞穴和岩漿通道,絕大部份為天然形成,當然也有人工修鑿的痕跡。

巨蟒

巨型蜘蛛

巨型件動物

遠古時期,這些洞穴和通道被土著居民們用來躲避地面上的怪獸,而事實證明,即便是山體內部也同樣存在著危險性不亞於地表的可怕生物,比如,頭部巨大得能整吞活人的蛇形兩棲動物,同時具有烏賊和蟹類特徵、用毒刺進攻的發光生物,身體7英尺高、八肢有8英尺長的巨型蜘蛛。

2005版土著

1976版土著

1933版土著

據考證,生活在骷髏島上的人類,是一個叫做塔加圖(Tagatu)未知種族的最後一支,他們起源於亞洲,後流傳至蘇門答臘島以西的群島上,而這些群島早已在地質變化中消失。由於自然災害,他們於千年前遷移到了骷髏島,在島上修築起巨大的牆以抵擋島上的巨獸。

1976版的牆

1933版的牆

2005版的牆

由於億萬年來與世隔絕,骷髏島上的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並且在六千五百萬年中持續地進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種類,其中較為著名的是一種叫做Deathrunners的反應極為靈敏的恐龍,它們有6至9英吋高,雙足奔跑,極為兇猛且富有攻擊性,它們曾長時間地統治骷髏島,塔加圖人和金剛與其發生了慘烈的戰爭,它們幾乎每隔幾代便會發生體型上的變異,而其中體型最為巨大的統治骷髏島。金剛出生並成長後,將恐龍擊敗,從而統治了骷髏島。

腕龍

翼手龍

蛇頸龍

劍龍

以上,便是金剛和骷髏島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於觀影有所幫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