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平凡之路

2017-03-23 07:00:36

一切幸福與苦難源於自己的選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

1815年 靈魂的覺醒

十九年前,冉阿讓因為生活所迫偷了一隻麵包而入獄。出獄後,他仍然不被社會接受,心中的怨恨蒙蔽了他的良知,在救濟他的教堂里偷走了銀器。面對又一次被捕的冉阿讓,教堂的主教卻為他做了無罪辯護,聲稱銀器是贈送給他的。主教用自己的仁愛與寬容感化了對社會充滿憎恨的冉阿讓,冉阿讓也選擇用其一生信守主教對他的期待。這是冉阿讓一生中最關鍵的一次選擇,這一次選擇使他獲取了在苦難世界中追求幸福的力量源泉,譜寫了一隻懵懂野獸走向一個高尚聖人的史詩。

「為何我會讓主教觸達我的靈魂,教會我什麼是愛?他對我如對他人般一視同仁,給我信任,稱我兄弟。他為了上帝拯救於我。這是真的嗎?因為我曾憎恨這個世界,所以世界也總是憎恨於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變得心如鐵石!這是我能活下去的根本!這是我知道的全部!只要他說一句,我就會被抓回去,受盡鞭笞與刑罰。而他卻賦予我自由!羞愧如刀子般割裂我的內心。他使我得知,我還有良知。他怎麼會知道?是何方神靈改變了我的人生?還有別的路可以選擇嗎?我竭力追尋,卻不得其所。夜晚將要來臨,我凝望虛空,看向我罪惡的漩渦。我要從那個世界中逃離,從冉阿讓的世界逃離。冉阿讓將不復存在!我必將改過自新!」

2、

1823年 我是冉阿讓

八年後,冉阿讓已經改頭換面、功成名就,變身為令人尊敬的市長先生,還開了一家工廠,養活著數百位工人。但沙威的到來打破了原本的平靜,與此同時,一個被誤認為是冉阿讓的人被捕,這本可以成為市長先生的人生轉折。經過內心的掙扎,冉阿讓選擇放棄他多年奮鬥的成就,衝到法庭為無辜的陌生人辯護,導致自己身份暴露遭到沙威追捕。冉阿讓又一次開始逃亡,並帶上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決心給予她父愛能給的一切。親情使冉阿讓不再孤單,體會到了生活的幸福感,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如果沉默,我會下地獄。我是誰?我能讓他去做奴隸嗎?對他的痛苦袖手旁觀?這個無辜的人只是容貌與我相似,他要代替我接受法庭的審判。我是誰?我能永遠隱姓埋名嗎?假裝我不是以前那個我?難道直到我死去,我的名字都只是一個謊言?我該說謊嗎?我該如何面對我的人民?我該如何面對自己?我的靈魂屬於上帝,我很早之前和他有這約定。他在我絕望之時賜予我希望!他賜予我力量繼續前行!我是誰?我是誰?我是冉阿讓!」

3、

1832年 紅與黑的抉擇

又過了九年,在巴黎的街頭,珂賽特與馬呂斯一見傾心,墜入愛河。旅店老闆與老闆娘選擇為了蠅頭苟利不擇手段,日子一天天落魄,如蛆蟲般度日。而他們的女兒愛波妮在對馬呂斯的愛中尋找到勇氣,擺脫了父母的影響,選擇為愛情與愛人的事業獻身。馬呂斯選擇放棄富家子弟身份,投身於革命熱潮,為理想而奮鬥。冉阿讓雖然極度不想失去女兒珂賽特,但他仍選擇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女兒的心上人馬呂斯,成全了兩個年輕人的美好姻緣,而自己卻在孤獨中死去。沙威被冉阿讓的以德報怨折服,又不願打碎一直以來堅持的正義觀,選擇投河告別這個有冉阿讓存在的世界。美妙的愛情,熱血的革命,無盡的追捕,深沉的父愛,所有的人物、伏筆和情節全部在這一刻匯合,激盪著、碰撞著,演繹出最激情的樂章。

「若你今日見過她,也許會感同身受,那種窒息般的喜悅深入骨髓。若你今日也在場,也許就會知曉,一道曙光如何顛覆你的整個世界。曾經的對彷彿不再對,曾經的錯彷彿也不再錯。紅,我感受到我的生命在燃燒。黑,沒有她我的世界毫無希望。紅,是希望的顏色。黑,是絕望的顏色。」 「馬呂斯,你已經不是一個小孩。我相信你說的,但更加崇高的使命在呼喚我們。誰在乎你的兒女情長?我們還有更高的目標要達成,我們的私事微不足道。紅,那是憤怒青年的熱血。黑,那是過往時代的黑暗。紅,預示著新世界的破曉。黑,預示著舊社會的終結。」

4、

透過《悲慘世界》,提出兩個疑問以及我的思考。

一、怎樣才能掙脫自我實現的預言,憑自己找出並堅持人生的選擇與意義?

自我實現的預言,是指積極的或者消極的預言、信念、錯覺都可能足以影響到人們,使人們的反應最終會導致先前錯誤的預言實現。

冉阿讓出獄後被貼上「壞人身份證」,處處遭受社會鄙棄,於是他偷了教堂的銀器,真的成為了「壞人」。後來,主教寬容了冉阿讓,認為他的靈魂已經被從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棄的精神里救贖了,於是冉阿讓一生以此為信念,把靈魂交給上帝,真的成為了一個聖人。芳汀因為美貌被工廠其他女工嫉妒、排擠,並污衊她出賣肉體,於是在一連串波折之後,芳汀賣掉了長髮與貞潔,真的成為了妓女。

透過上帝視角,我們發現人們對他們預設的評價全部是有失偏頗的,但結果卻都真真切切發生了,證實了人們先前的預言。也就是說,為了回應外界的期待,他們最終成為了外界期待的樣子。冉阿讓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主教,但不可能每個人都有那麼好的運氣。那怎樣才可以不受外界干擾,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意義,做出遵從內心的理性選擇呢?

我能想到的一個解決辦法是:增加閱歷,提高認知,打開視野,獨立思考。當一個人的眼界被侷限在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時,根本不會有太多的選擇和想法,身邊人的評價可能成為他認同感和歸屬感的最重要來源,眼前的一切就變成了世界的一切。所以,隨著閱歷和認知的不斷積累、疊代,更多的意義才被發現或者發明出來,思想的圍牆才會被慢慢拆除,更多的選擇從中孕育而生,通往幸福之路從而變得寬闊。

二、對於一個選擇而言,是對錯更重要,還是堅持更重要?

這兩種立場的各自代表就是冉阿讓和沙威。冉阿讓一輩子都在竭盡全力做出正確的選擇,為此一直在放棄原本珍視的東西。第一次放棄了自己的名字,以求改頭換面、重新做人。第二次放棄了多年努力後的功成名就,以求無辜的陌生人不遭受冤獄。第三次放棄了與女兒的天倫之樂,以求女兒找到愛情的歸宿並平靜地生活。而沙威則相反,當他心中確立了正義的「真理」之後,就以此為職責踐行了一輩子,堅信不疑,從來沒有絲毫猶豫。最後在追捕冉阿讓多年後,因為冉阿讓不符合他「壞人就是壞人」的邏輯,導致沙威開始動搖原本的人生信條時,絕望與輕生就成了最後的選擇。

有人會說,堅持錯的不就是南轅北轍了嗎?這會不會太壞或者太傻了?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西藏一個荒蕪偏僻的地方,住著一個孤單的老婆婆,一生遭遇不幸,自己覺得罪孽深重。聽別人說念觀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可以消災,但是她沒有什麼文化,把「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一字之差,就這樣竟念了三十幾年。有一天,一位相當有成就的喇嘛路過,老遠看到一間其貌不揚的小茅蓬大放光明,心想必定住著得道的高人。等到過來見了這個老婆婆,心裡非常納悶,好像也不像得道之人,便問她在修什麼?老婆婆說:「我只是念一句『嗡嘛呢叭咪牛』而已。」這個喇嘛一聽很驚訝,說:「老婆婆,您念得很好,不過有一個字念的不對。」於是當場糾正了她的發音,由「牛」改為「吽」。老婆婆聽了,心中不免十分懊悔,說:「哎!我三十年的功夫白修了,還好現在遇著您告訴了我,不然豈不一路錯到底嗎?」於是她便如法改念,重新起修。喇嘛告辭上路,走了一段時間,回頭再看茅蓬,竟不見先前的光明,很感驚訝,一想:是自己錯了。趕緊再掉頭回到茅蓬,告訴老婆婆說:「我剛才教你念嗡叭呢叭咪『吽』是玩笑話,只是試試你誠不誠心而已,而你真的毫不懷疑,照我的話做,非常可貴。其實你原先所念的咒音全對,以後就照原先的念好了。」老婆婆聽了豁然開朗,十分高興地說:「還好,謝天謝地,我三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做了。」於是便再嗡嘛呢叭咪『牛』,繼續『牛』下去了。喇嘛離開走遠後,再次回頭看茅蓬,果然又恢復了先前的光明。

5、

最後,記錄兩段歌詞,第一段是影片開頭冉阿讓及獄友們內心絕望的吶喊,第二段是小孩子加夫羅契用歌聲與生命重振大家的革命鬥志。用歌聲唱出心聲時會產生強大的感染力,這是音樂劇獨特的魅力。

"Look down, look down. Don't look them in the eye. Look down, look down. You're here until you die. No God above. And hell alone below. Look down, look down. Sweet Jesus doesn't care."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

——————————————

附:故事背景

要明白《悲慘世界》的故事的意義,首先要知道這個故事所發生的背景,要知道這個故事的背景,就要先了解一下波瀾壯闊的法國大革命。

18世紀末,法國已經完成了大量的資本積累,經濟發展迅速,資產階級成為了當時法國社會最有力量的階層,舊的觀念逐漸被新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一場革命在所 難免。1789年巴黎人民發動起義,趕走了波旁王朝的皇帝路易十六,1792年,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並處死了路易十六。此時的法國在「反法同盟」的 圍剿之下困難重重,這時年輕的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取得了政權,並且帶領法國人民開啟了「法蘭西帝國」時代。但法國和拿破崙的霸業並不能維持很久。 1814年,拿破崙倒台,路易十八成為了法國的皇帝。可是好景不長,拿破崙於1815年3月殺回巴黎,重建帝國,即百日王朝。在滑鐵盧戰役過後,路易十八 復位,波旁王朝復辟。復辟期間,波旁王朝摧毀了之前大革命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的人權,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並最終導致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的 爆發。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卻沒有將進行到底,而是在君主立憲的道路上停了下來,由此誕生了七月王朝,法國人依舊沒有能夠擺脫自己的皇帝。直到 1848年巴黎人民發動了二月革命,才推翻了國王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但是第二共和國僅持續了數年,就在1852年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第二帝國的 統治持續了18年後,終於在1870年被法蘭西第三國取代,至此,法國人民才徹底從法蘭西的大地上清除了帝制,從此以後法國再也沒有出現過皇帝。

《悲慘世界》的故事,就開始於1815年,即拿破崙再次戰敗,波旁王朝復辟的那一年,結束於1832年6月的巴黎人民起義。故事發生的這17年時間,是法國革命低沉,保守勢力節節勝利的一段時間。拿破崙時期的輝煌和夢想已經隨著滑鐵盧的失敗被埋葬,在「保王派」與「共和派」這場生死較量中,前者戰勝了後者,很多曾經跟隨拿破崙的共和國將領收到排擠和冷落,曾經的法國大革命被斥為倒行逆施,受到唾棄。在這種情況下,民主共和的思想轉入地下,卻依舊作為秘密的信仰在有識之士中流傳。整個《悲慘世界》的高潮,就是最後的1832年巴黎起義,全書所有的人物、伏筆和情節全部在這一事件上匯合,將故事推向了高潮。這場起義爆發時,七月王朝剛剛建立,七月革命已經結束,可是皇帝依然還在,對於很多革命者而言,這意味著對保王派的妥協和對革命的背叛,而政權的變革並沒有改變底層人民的苦難的生活,這些都導致了起義的爆發。

對於起義和共和,雨果的態度是明確的,他曾經是一名保王派,最後卻堅定地站在了共和派的一邊,在這部作品中他全力讚美共和的思想,和起義的精神,稱共和為「最終的進步」,稱起義為「進步必須繳納的通行稅」,在雨果看來,唯有共和與教育,才可以讓社會成為靈魂的樂園,才能祛除愚昧,驅散苦難。

有人評論說,不清楚全劇的主題究竟是一個人被感化的過程還是宣揚革命精神,我想說的是,全劇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人所遭受的苦難。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在革命的問題上,雨果其實已經超越了自己的仁愛濟世的思想,他塑造的各色各樣的革命者(儘管電影中只表現出了他們的一部份),這些人為了消除苦難而自我犧牲,可以說他們的身上寄託了雨果的共和思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