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

失物招领/迷失之物/丢了的东西

7.3 / 3,732人    Australia:15分鐘

導演: Andrew Ruhemann Shaun Tan
編劇: Shaun Tan
演員: Tim Minch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來因

2017-03-25 06:55:28

變為「機器」的人和變成「人」的機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
       設計圖,地圖,郵寄單,廣告頁……在眾多的圖紙下那個夏天的模樣終於浮現了上來。
       最開始主人公的陳述是十分傷感的,那些十分有趣的故事他都只是曾經知道,而另一些可怕到讓他再不想多講一遍的事情或許他正在經歷。無論如何,他現在是不開心的,鬱悶無奈的。而他提起這個遺失之物時他言語中的快樂與欣喜卻也是難以掩飾的。
 當畫面轉向沙灘上,那種工業的廢舊氣息破屏而出、撲鼻而來,沙灘上遍地的保護傘樣式的遮陽傘透露著危險與不安,這裡的人們應是極其封閉缺乏交流的。所以當遺失之物向主人公拋來一個皮球時他是遲疑的也是好奇的,他內心中那種好奇心,求知慾,以及那種純粹的喜愛難免不會被激發出來,所以他說「我和這個傢伙玩了一整個下午」。後來像這種快樂愜意、不知疲倦的玩耍他可能再也沒有過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除了玩皮球,收集主人公最愛的瓶蓋以外還一起壘了一個房子,而這個房子的兩邊卻是不同的模樣,主人公的那邊高而直完全封閉,沒有窗戶。遺失之物這邊用它的觸角畫了許多個窗子。很明顯,一個人壘的是自己所處的環境,而另一個則是自己嚮往的環境。窗戶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與外界交流交互所必需的。
        一陣警笛響起眾人收傘回家,停止玩耍,主人公覺察到這位玩伴是迷失的,聲音開始傷感,而那個被工人扎爛回收的皮球似乎也宣告了這些美好記憶的最終破滅。
        畫面再度回歸圖紙之上,許多個分畫場景,許多個地方的問詢,無果。他抱著希望來到朋友pete家中,朋友試圖用各種物理化學方法來檢驗這個遺失之物,最終也都無果。其中pete所說的那句「所有的物理現象都可以通過實驗來解讀,經過仔細的觀察、精確的測試以及合理的佈置的實驗就能得到答案。」這話已是對物理,科學,工業實驗到了一種盲目崇拜的地步。
       顯然這個時代科學與工業已經取代了哲學與宗教,精神層面的東西已經退居二線。是的,當人們意識到既然生命體都可以被重新構建,那麼再荒唐的想法,也會在「進步」的外衣下最終被自然而然地接納,而後逐漸的被自己所建立的世界同化。
        回到家中後父母的不友好態度,極為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童年時候,在家裡養寵物時父母的嫌棄和不理解。而它扶正全家福小心翼翼的撥弄檯燈,充分的展現了它是那麼的友善可愛。
        主人公不願意讓他就此迷失下去,他通過電視了解到失物招領的廣告,畫面又通過電視的轉場帶我們來到了死氣沉沉、毫無生活氣息、機械行走、工作的街頭。
        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高高在上,毫無廣告中的熱情周到,似乎又是對現實世界的寫照。在他機械的回應後傳來一大沓厚厚的申請表,簡直是對當代社會辦理業務證明繁多,文件冗長的無情諷刺。打掃衛生的機器人告訴他,這丟失的東西不屬於這裡,如果真的希望它好,就把它送到屬於它的地方。這不也是在訴說它自己嗎,顯然這個掃地的機器人也不屬於這裡。
        於是畫面又再一次回到了圖紙之上,一個個的分畫,一個個的地方,只是這次他們不再是沒有方向,他們順著指引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路上繁多的路標,雜亂的指示在這龐大的世界裡又如不讓人不迷失。
        開啟大門後先是一個小機器鳥飛出來謹慎的巡視才真正的打開了門,也許這個世外桃源極其害怕被人類發現。門一打開,歡快的音樂響起,畫面充滿了快樂的玩耍氣氛,每個廢舊機器人都有了好歸宿。迷失之物與主人公親切的告別、依依不捨,這是全片罕有的溫馨場面,也是淚點。而大門關上後,主人公回歸機械、無味的的生活,這個地方高樓相連、相似、統一、封閉、也發達,但這所有的都讓人覺得不自在,缺少了什麼?是愛,熱愛與追求;是好奇心,童真與純粹;是感情,溝通與交互。
        其實這部短片的全手繪畫面和唯美配樂在視覺和聽覺已經征服了觀眾,但創作者用如此前衛的畫面設計講述這麼一個非常前衛有想像力的故事,必然是想表達更多,也想讓觀眾從中理解更多。
        對工業社會對人工產品的深度思考必然是短片想表達的主題之一。短片裡的這些機器造型大膽富有想像力,創作者將機器設計與其功能屬性的物化表現相結合,每一個機器都值得用一篇文章進行設計上的解讀。創作者把這些人工產品活化了,並讓他們有了自己的活動能力和主觀意識,這個在如今這個很依賴電子產品和人工智慧的社會,是很宏大的一個話題——人和機器的關係。是的,在片子中我們會發現人類竟然慢慢有了機器的特性,反倒是機器在像人一樣活著。尤其是在那個「廢舊機器人遊樂場」,每個機器都十分的有生活情趣,自由玩耍,彈琴,交流,觀察,放風箏,跳舞……這些本屬於人類社會的特性反倒是在這裡有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而在其他人類生活的地方毫不例外的都是沉悶。
        而主人公也終於「融入」進這個工業社會,終於隨波逐流和周圍的其他人一樣。就像他說的「或許是他不再注意他們了,因為總忙著其他事情。」所以那些格格不入,有著奇特的、悲傷的、迷惘樣子的東西也不會再讓他停下腳步去關心。當然,他也不再收集他心愛的瓶蓋了。
        所以到了最後迷失的其實就是主人公自己,是那個社會,他們都像那個掃地機器人一樣,直到最後都困在那裡無法脫身,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關心和指引。或許到了最後他們終將消失,消失到沒有存在過的痕跡。或許「人」只是個具有屬性的稱謂,誰活得像人誰就是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