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nKenndy

2017-03-27 10:11:53

為什麼DC不將電視劇納入DCEU?


過去的秋季檔對DC來說收穫不小。一口氣新播出了個4新劇:《哥譚》、《女超人》,《明日傳奇》和《閃電俠》,其中《哥譚》和《閃電俠》的口碑反饋和收視率尤其不錯。再加上已經到第4季的《綠箭俠》,DC已經有了5部劇集的江山。隨著漫威《特工卡特》《夜魔俠》的出擊和《神盾局》的步步走高,兩大公司在電視小屏上的對壘也日趨緊張。 先談談目前電視劇DC宇宙系列評價最好的美劇:哥譚豆瓣8.7>>閃電俠7.7>>綠箭6.7>>女超人6.1>>明日傳奇5.9(呵呵,神了,差一點成了等差數列) 《哥譚》不是簡單的蝙蝠俠TV版。它是前傳又不是;主角不是蝙蝠俠。故事的設定是小韋恩還沒有成為蝙蝠俠的時候,男主是詹姆士 Gordon戈登警長——將來蝙蝠俠最重要的夥伴和朋友。他不僅需要與控制整個城市的犯罪集團做鬥爭,也要同時反抗無處不在的警局和政府腐敗。並且,布魯斯韋恩父母被殺的案子也是戈登負責。另外,一些將來的重要角色如貓女和企鵝人也會以人物起源的形式出現。所以,正是因為成年後的蝙蝠俠不在這裡,DC和華納才開了綠燈。這樣既聰明地繞過了真人實體化帶來的潛在弊端,又借用了老爺的名氣。再加上這個角度其實早就有粉絲了。犯罪漫畫家Greg Rucka 和Ed Brubaker的《哥譚重案組》(Gotham Central),講述的就是蝙蝠俠還未出現前的那些罪案。 這樣做的好處 首先,從創作上因為沒有那麼一個龐大的形象存在,講故事也方便多了,可以腦洞大開,反正是從新創作,欺負觀眾也不知道那一段故事。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和情節,也有很多秘密或者背後故事可以補充。 其次,蝙蝠俠讓位給其他平常是配角但又是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蝙蝠俠缺失造成的品牌脫離感,也給了DC捧紅其他角色的機會。你有大把時間跟著貓女成長;或者探索Edward Nygma怎麼就變成了謎語客?正是這些篇幅和挖掘讓《哥譚》如此好看。實際上企鵝人的熱度已經起來了。還有平常被忽略的角色比如「魚媽」Fish Mooney也讓各個出版社都想出關於她的作品了。 最後就是在諾蘭之後,蝙蝠俠在幾年內不會有自己的電影了(聯合其他人物出現,比如《蝙蝠俠大戰超人》)。所以,小屏放映幫助維護了這個IP的熱度. 。 綠箭俠這個人物本來是公司給予一般期望的一個角色(DC的賭注更多是在超人和蝙蝠俠身上),但是《綠箭俠》劇集的表現大大超過預期,甚至超過同樣在CW電視網路播出的《吸血鬼日記》和《邪惡力量》,成為了該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這對DC來講簡直太棒了,因為在漫威持續霸佔超級英雄市場的時候,DC太需要這樣一個給力的新鮮搖錢樹了。而新播出的《閃電俠》也不甘示弱,已經播出的劇集收到了廣泛好評,收視率也不錯。閃電俠在開播自己的劇集前,就在《綠箭俠》中出現了兩次,並且客串和現在都是同一個演員。在《綠箭俠》第二季的第八和第九集中,還沒有成為閃電俠的Barry Allen出現且救了綠箭俠一命,還送了一個綠色的眼罩給他,甚至在綠箭俠的劇里就完成了閃電俠的轉變——看完再看閃電俠你就會發現連場景都是一樣的。而在《閃電俠》試播集裡,Barry Allen也是第一時間去找了綠箭俠求指點求安慰。 DC對於這種發展最大的野心莫過於創建綠箭俠閃電俠這個宇宙裡的「正義聯盟」。有點像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的組建,並且慢威和Netflix正在合作開發五部劇集,第五部也會是前四位英雄的集結形式。對於DC,同在一個字宙空間的好基友綠箭俠和閃電俠是組團維護正義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最後談談為什麼DC決定拋棄電視電影結合? 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先假設華納同意電視版綠箭和小閃加入DCUE,然後呢?單獨的小閃的電影還怎麼拍?難道要把電視劇的雷電劈巴裡的劇情剪切到電影裡?然後在電影裡說:抱歉,各位老夥計們,想看所有劇情去看CW電視劇吧。拜託,電視劇只是小眾市場,電影才是真正各位英雄螢幕巔峰。同理綠箭也不可能加入DCEU!華納怎麼可能讓電視劇中毫無吸金能力的演員演綠箭,黑金絲雀和死亡射手?8月死亡射手選角威爾史密斯正式說明了這一點!過早的電影電視劇同一宇宙不僅對DCEU毫無用處,還有可能會砸了這塊金字招牌!CW能擔當得起拓展宇宙的重任嗎?顯然不能! 在另一個世界,06年的《超人歸來》是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的延續,這兩部戲聯合開啟了DC宇宙的大幕,並且領先於漫威。。。卡!回到這個世界,這些沒有發生。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幫助DC重燃了旗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但是他的三部曲強大到成為了外部無法入侵的自有體系,其實是斬斷了DC搭建「宇宙世界」的機會。其他的DC電影又沒有強大到可以支撐。直到2013年《超人:鋼鐵之軀》的成功,給DC宇宙鋪墊了基石。最近的一個拓展就是2016年的《超人大戰蝙蝠俠》(一樣的超人,不一樣的蝙蝠俠,也說明了《鋼鐵之軀》的作用)。 那麼剛剛邁出第一步的DC宇宙要不要結合電影和電視呢?漫威可是這麼做的。比如,漫威的寇森一直都是同一個演員在演,從第一部《鋼鐵人》到《復聯》再到《神盾局》。DC之前的態度是 「保持分開」,比如2018年的《閃電俠》並不是現在在電視劇中出演的Grant Gustin. 但是,DC的創意老大Geoff Johns近來改了口風,說電影和電視世界可以「並行」,並且是「多世界同時存在」。雖然是暗示了可以結合,但是「多世界」也強調了和漫威的區別——漫威目前的主要作品還是都在同一個世界,獨到的是對同一條發展線上不同人物和時間段的梳理,以致於產生了觀影順序的話題以及N多神盾局和電影互為交叉的劇中彩蛋。 最後,不像漫威是電影成功後反哺電視劇,DC的電視劇推出的人物若想拍電影,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來擴展和鞏固粉絲群。但是預測最終電影電視的結合是肯定的,畢竟電影的影響力還是要比電視大,走上大螢幕才是這些超級英雄們的人生新巔峰。 最後談談DC電視宇宙對DCEU電影宇宙的貢獻:

很顯然,DC準備打造一個平行宇宙,(DC新粉不清楚平行宇宙的可以推薦去看一部DC動畫電影:正義聯盟之兩個地球的危機)

CW蝙蝠箭電視宇宙正是為電影宇宙試水,比如:自殺小隊出現最早並不是電影,而是DC動畫阿卡姆之城,然後為了預熱2016的自殺小隊電影,CW經過華納允許,將自殺小隊雛形搬入綠箭第三季,結果死亡射手粉絲猛漲,效果卓群。

還有比較明顯的是,本來2017年神奇女俠電影準備引入正義協會,後來經過華納商討放棄了該計劃,專心講述女神的故事,這個點子給了明日傳奇第二季。

DC為了讓閃電俠這個角色推廣給大眾,不惜投入資金打造閃電俠電視劇,做好粉絲基礎,為2018年獨立電影預熱,顯然華納放聰明了,經過上次綠燈俠那次豪賭后,DC決定放低姿態,先用動畫和電視劇開路,一旦粉絲對改編的人物出現爭議,真人電影再以上基礎做出調整,爭取避免重蹈哈二(綠燈電影撲街)的覆轍。 具體到擴展電視這一部份的宇宙空間和粉絲基數,DC還是採用了最方便和有效的辦法:在一部已經播出,最好是成功的劇集裡介紹新角色,時機成熟再做衍生開發。前面說過綠箭俠和閃電俠的基友之情。目前在《閃電俠》裡出現的角色「火風暴」(Firestorm)就被列為開發潛力股。值得注意的是飾演火風暴的演員是飾演綠箭俠的演員的堂弟。。。堂弟出演堂哥好基友主演的作品,也是醉了。 小屏的靈活和實驗性也讓DC可以藉此推出一些不太有可能上大螢幕的人物,比如《康斯坦丁》裡面的幽靈Jim Corrigan和命運賢者(Doctor Fate)。DC以此希望能夠刺激觀眾,希望能有人對這些角色感興趣並且成為粉絲,再有動力產出一些飯制的作品,刺激更多的人,知道市場夠大可以承載這個角色更多的內容。 這些人物的火爆可以蔓延到其他市場,比如圖書出版。《綠箭俠》裡的Diggle現在已經要出現在漫畫裡了。其實他本來在劇中也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因為表現太好簡直不可或缺了,鬧得漫畫作者畫的時候都覺得有必要把他加進去,終極形態是將這些有人氣的選手組隊作戰,建立不同的聯盟和小宇宙。前面說過好基友綠箭俠和閃電俠的交叉,更有新聞指出下一階段的作品Teen Titans少年泰坦也有和綠箭俠交叉的潛力——Nightwing(夜翼)可以在綠箭俠里出現在去引領少年英雄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