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重 Song to Song

歌至歌/歌连歌/失重

5.7 / 13,738人    129分鐘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泰倫馬力克
演員: 雷恩葛斯林 魯妮瑪拉 麥克法斯賓達 娜塔莉波曼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讓弗朗索瓦張

2017-03-27 19:35:50

歌至歌,吻至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真的很好奇泰倫斯·馬利克是怎樣的天才人物。似乎每部電影都能吸引眾多一線演員捧場,《細細的紅線》、《新世界》、《生命之樹》到近年的《聖盃騎士》和《歌聲不絕》,無不如此。但他又很慢,比如《歌》早在2011年就提到立項了,好像是13年提到高斯林、凱特和瑪拉等人加盟。結果那邊人家在《卡羅爾》裡戀愛了,這邊憂鬱爵士手大談爵士理想,《歌》還是沒動靜——除了15年的時候宣佈改名叫《失重》。結果,17年上映了,除了西南偏南電影節相關宣傳活動,沒什麼造勢。現在來看,可能除了漫威或者DC宇宙,很難湊齊這種陣容:高斯林、法斯賓德、波特曼、魯妮·瑪拉、凱特·布蘭切特,以及帕蒂·史密斯、波普為首的音樂巨星捧場,掌鏡的還是斬獲3個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山羊」盧貝斯基(兩人也是老搭檔了)。查一下名單還有方基默,沒認出來。

於是在小雨天,到一家獨立的電影院買票看看。影廳不大,裝潢挺漂亮,觀眾來的也不多,另外這家電影院選片比較有趣,偏小眾,有舞台劇錄像(NTLive)、現場,還有經典重映(從《憤怒的葡萄》見氣候變化),更有午夜狂歡場(比如黑白版《瘋狂麥克斯4》《諾斯費拉圖》)。

然而電影看了半天就一個想法:這什麼玩意?

嚴格來說,劇情還是有的:兩個懷揣音樂夢想的青年和愛人間的各種情感糾葛。維基上的介紹也就這個意思。

聯繫一下眾人之前的電影,《歌》簡直引人浮想聯翩:開頭有個扣兜帽的男子是從《刺客信條》片場來的某人嗎?高斯林這次不裝模作樣彈爵士了,反而抱著電子琴彈搖滾。瑪拉和凱特並沒有互動,反而瑪拉和法國女子曖昧不清。法鯊總是一身正裝,還經常露出標誌笑,和瑪拉在一起還真有霸道總裁和小白兔的感覺(更別提法鯊還有一段挺限制級的狂歡)。還有個發現時看螢幕久了,覺得瑪拉和波特曼竟然有些像:年紀差不多(差4歲),髮色和眉目也有些相似,最後真分不清了。

回到電影本身。我很想知道,是不是包括導演在內,沒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全片都是山羊鏡頭下的美國浮世繪:音樂節上的狂野、林地中的寧靜、城市生活的迷茫,更多的還是男女間的各種互動:示愛、親昵、暗示、挑逗以及分裂和失意。當然還有女性間的曖昧和親熱,以及男性的兄弟情誼互動(這個我確定)。好像能想到的誘惑、「淫而不亂」甚或是「淫且亂」都自我陶醉般的表現一番,再加上幾個主演時而夢囈一般的旁白,慢慢地道出自己的情感、生活和思考…要不是中午睡過覺了,大概非得在電影院睡著了。

所以可以說這是部「奇觀」: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電影!也許是風光愛情電影?幻燈片、紀錄頻道一般展示美景,讓演員好像為滿足愛慾一樣地表演,再自我滿足地念著不像詩句也稱不上散文的旁白,以及零零碎碎的音樂,偶爾還有音樂巨星當人生導師。

然而這些有意義嗎?是否不過是堆砌畫面呢?

有人提到了「意識流」,似乎這些都有了解釋:馬利克的劇本和導演都放棄了常規敘事,不打算講故事,而是任思緒流淌,將畫面配樂旁白配樂等等隨性組合拼接,表達他對愛情、生活、夢想、糾葛等等的看法,或者說印象;此時種種混亂的愛情觀似乎都有了意義:他們在追求「歌至歌,吻至吻」的生活,希望將一瞬的美好持續到永恆,各自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因此整個「電影」是種印象、幻想,表達了一種美學追求,並且可能帶有實驗性(當然,看不懂就可以歸結為「實驗性」)。

衛報發的評論標題是:「馬利克:過氣的導演,還是領先時代的先鋒?」大概是對這位個性追求個人美學導演的爭議所在吧。另外儘管匯聚這麼多明星,票房難稱理想啊,也許志不在此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