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瘋瘋

2017-03-28 00:18:30

O,captain,my captain!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對於這部電影,相比較於《春風化雨》這個名字,我更喜歡《死亡詩社》這個名字。春風化雨,形容的不錯,基廷老師就是一股春風,他融化了教育傳統模式的堅冰,他讓同學們的理想自由之雲凝結成雨。但這個名字卻忽視了尼爾的死亡和基廷老師的黯然離開。而《死亡詩社》卻能道出打破傳統的代價----死亡或者別的什麼。
    印象很深的就是威爾頓預備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信譽、紀律、卓越和威爾頓學生口中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頹廢、污穢,在別人眼中的高等院校卻是學生眼中的地獄學院。威爾頓是傳統教育的代表,學生需要的僅僅是服從,只需要服從就可以得到高分,就可以成為優秀學員、棟樑之才。在這樣的學校中,學生沒有理想、沒有自由、沒有信念,就像一潭死水,沒有光澤,往深處腐爛。
    好像這種傳統教育並不僅限於中國,銀行家的兒子還會是銀行家的情況也並不僅限於電影中。就像電影中的尼爾,生活在父母的期望和掌控中,沒有選擇的自由,沒有理想的自由,最後也就只有死亡還自己掌握著。當然,《死亡詩社》突出的也並不是污穢是怎樣的污穢,突出的是污穢中的那一縷清流。基廷老師選擇的詩歌都是浪漫主義的,不講現實主義,十幾歲的年紀正是叛逆的年代,而基廷老師給了他們一個宣洩口,他們開始學會反抗傳統教育,重新創辦死亡詩社,在黝黑的洞穴里讀詩、唱歌、打鬧。西方的傳統教育和中國的傳統教育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高考把年輕的一代逼到了何種地步,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高考那個遲到二十分鐘而跳樓自殺的准考生。中國的學生在人生的最美好的時間段,沒有享受到青春,只是在枯燥的題海中苦游,然後在大學中過著沒有理想迷茫的生活。看完這部影片,我聽到無數個人在問:為什麼我沒有遇見這樣的老師?
    CARPE DIEM,意思是:seize the day。陶德在紙上寫了這句基廷說的話,但轉頭看見桌上如山的書,他將寫著這句話的紙揉碎扔了。是的,陶德是懦弱的,他不像尼爾一邊反抗一邊妥協,也不像努安達一樣不顧一切的掙扎,他甚至在開始的時候都不想參加死亡詩社,他默默的隱在一邊,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被隱於他哥哥的光芒之下,被隱於尼爾的光芒之下,被隱於其他人的光芒之下。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尼爾選擇逃避自殺後,他撲在雪地上大哭,大喊是尼爾父母把尼爾逼死的;在大家都選擇自保時,他低著頭不願簽字;在基廷離別時,他大喊著向基廷解釋,不管在一邊上課的諾倫先生;在別人都選擇冷漠時,他自課桌上站起向基廷告別:「O,Captain,my captain!」這個原本懦弱的男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蛻掉了懦弱的外衣,開始站在高處俯視一切,他成為了下一個基廷。
    對於電影中的另一個學生代表----尼爾,很多人都認為他的死是一種無言的反抗,但對於我而言,這是在逃避。尼爾是一個矛盾的人,他一方面渴望自由、理想,他敢於與同學調侃學校,他敢於創立死亡詩社,他敢於為了自己的理想騙學校父母。但另一方面,他是懦弱的,他面對父親要求他辭掉校刊編輯,不敢反抗,選擇接受;他在演完自己心愛的話劇後,面對父親的怒火,他不敢真正反抗,選擇沉默,然後自殺。其實,如果尼爾夠勇敢並且奮起反抗,為自己的理想反抗到最後,他不一定會不成功,但他的矛盾懦弱的性格讓他選擇自殺以逃避夢想的破滅和父親的控制。而電影到尼爾自殺也就到了高潮,在傳統教育下的學生無力對抗,以自殺結束自己的悲劇人生,這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無言的指責、批判,傳統教育就像是吃人的枷鎖。
    而基廷的離開其實在一開始就已註定。記得電影中有這樣的鏡頭:基廷和他的學生們在中庭跑步、讀詩,而諾倫先生在二樓透過窗戶看著他們以及他們的一切,這似乎就像徵著一切的改變和衝撞都在傳統的監視之下,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傳統還沒有找到好的理由剷除他。而在尼爾自殺後,學校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基廷,這樣就既保住了學校聲譽又消除了異端的隱患。
    在整部影片中,共出現兩處蘇格蘭風笛的演奏,一處是威爾頓學校開學的典禮上,一處是尼爾假裝父母寫信給學校、陶德開始快樂的寫詩時,夕陽下一個人站在湖邊吹響了蘇格蘭風笛。蘇格蘭風笛的吹奏帶給人的是自由、和平的感覺,而影片中的蘇格蘭風笛就像徵著自由、理想。第一次出現蘇格蘭風笛,是因為基廷老師的到來,基廷老師是理想、自由的引導者,這預示著基廷老師的到來必定會帶來一些改變;第二次出現則預示著改變已經發生,自由理想的風已經吹起,而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尼爾開始為了自己的理想而開始努力反抗,陶德也從之前的愁眉苦臉的寫不出詩變得面帶笑容的讀出詩來。而這也正是基廷老師帶來的改變,這個蘇格蘭風笛聲就像基廷老師一樣已經深深印入學生的心底。
    看到《死亡詩社》,我就會想到《放牛班的春天》,同樣是學校題材,同樣是一個指引者的到來給學校的衝擊和對學生的影響,同樣是以指引者的離開為結尾。但《放牛班的春天》僅僅針對的是監牢一般的學校教育,而《死亡詩社》針對的不僅僅是傳統的學校教育,還批判了傳統的家庭教育甚至是社會教育。尼爾的直接死因並不是學校的教育,而是來自於家庭社會的壓力。在《死亡詩社》的時代,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就在於在學校取得好成績然後繼承家業,整個社會都是銀行家的兒子還是銀行家的氛圍。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自然不容許孩子們偏離家長的期望,這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必定會產生悲劇。而在《死亡詩社》的結尾也不像《放牛班的春天》那樣明確,《放牛班的春天》直接寫了因為克萊門特老師的影響,最後那批孩子中出了不少傑出的人,包括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而在《死亡詩社》中我們卻不得而知,也許陶德他們會突破傳統教育的枷鎖,也許會在以後的傳統教育中再次失去這顆理想自由的心,這誰也說不清。
    但在我們的心底也都有著這樣一個死亡詩社,尼爾還活著,和陶德等其他的社員們依舊在一起讀詩、唱歌、嬉鬧,我們也選擇相信他們會一直站在課桌上俯視那些傳統教育者,依舊在高喊:「O,captain,my captain!」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