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ZKK_MOMO

2017-03-28 05:10:21

懲罰是教育的手段


懲罰是教育的手段
(我是生科院鍾曉琳,這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寫的作業論文,沒想到發現自己寫的還挺好的,所以就發表影評,希望老師查的時候,不要以為我是抄的~)
沒想到再次重溫《放牛班的春天》裡面的溫情,是在自己師範生修行的四年之中,再次重溫,抱著以後的一些職業傾向,感觸也更加深刻了。
影片的內容簡而言之便是馬修老師通過藝術的教育,使曾經頑劣的孩子打開了自我的心扉,走上了一條正路的故事。在影片當中與主人公馬修形成強烈的人格對比的,便是校長了。馬修老師是一個慈師,他善良,為學生著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而校長便是將自己的事業不順的不滿情緒施加在學生身上,不僅對學生,對學校裡的老師也沒有一定的人格尊重,表現在讓學生內互相揭發,神父受傷了也因為錢的問題而耽擱治療,還將馬修老師的合唱團歸功於自己。這一切的對比,讓我們不禁思考,什麼樣的德行是我們以後要身為教育者所要思考的,在這裡,我想到的只有一個,「關愛學生」。
對於片頭神父先生被砸傷,馬修老師對犯錯學生的懲罰讓我們不禁反思教育的目的,馬修先生並沒有直接將過錯的學生轉接給校長處理,而是「幫助」隱瞞了這位學生的過錯,並且讓他作為「志願者」的方式去「贖罪」,學生是一個感動的個體,他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善意,也在照顧神父先生的過程當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給善良的人帶來的無限痛苦,這種「懲罰」方式的成功,從稍後的神父先生要轉移到大醫院治療這位學生眼中的擔憂就可以看出,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在這個「懲罰」的過程中接受到了教育。
試想,我們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而施加的懲罰目的不就是要讓學生通過一個懲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我們的懲罰不是在於要摧毀他們的人格,像如今的一些體罰,就已經是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學生的人格。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目的,反而加深了傷害,一些形式上的體力活,抄寫100遍,這樣的一些懲罰大部份它的懲罰效果也只能是淺於表面,如果讓學生有機會的去直面擊他們的錯誤所帶來的後果,我想他們的觸動應該會更深,教育的目的也比較容易直接到達要害。
其次還有馬修老師對小天使的態度,我們可以先不談是馬修老師對小天使母親的情誼或者小天使的天賦所帶來的情感變化,馬修老師也沒有一味的因為小天使的天賦去縱容他,在一次排練過程當中小天使的不配合,馬修老師直接取消了他的獨唱並且說「不是缺誰不可」,教育小天使要謙虛,可能做法會稍微生硬,但是最後在大表演的時候,馬修老師也給予了小天使機會,在他們眼神的碰撞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馬修老師對他的「冷面相待」懲罰,達到了應有的教育目的。
這部片當中最可憐的莫過於是蒙丹,蒙丹遭受的懲罰並沒有建立在他應得的一個人格尊重之上,他也沒有在家長身上,老師身上,同學身上得到「關愛」,連同他的研究人員也只是把他當做「研究工作」,從這裡也可以看到,不敬學生人格的懲罰帶來的,只能是更大的錯誤和冷漠。
懲罰只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手段是為了目的而服務,並不能因為懲罰而懲罰,要知道懲罰的目的,以後要成為教師的我們,要在關愛學生的教師職業道德之下,樹立正確的懲罰觀,也要學會,如何利用懲罰機智,正確的時機,正確的做法,讓「懲罰」成為我們教書育人的一個正確手段!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