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辛普森:美国制造/O.J.:美国制造/O·J·辛普森:美国制造

8.9 / 18,806人    467分鐘 (5 parts)

導演: Ezra Edelman
演員: Bea Arthur Marcia Clark A.C. Cowlings David Gascon Robin Greer 彼得海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可可桑

2017-03-28 18:13:48

當我們討論正義,只是各謀其命


他就像是最偉大戲劇家筆下性格最活靈活現的男主角,而這部紀錄片則通過短短數小時的影像,向我們展現了一出美國式的、關於個體在這個各謀其命的社會洪流中,背叛正義而又希冀於正義降臨卻不得善終的悲劇故事。

       它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立體的辛普森,超強的運動能力、charming的性格、帥氣的外表以及對任何人都非常nice的高情商,相反而言,他獨斷、霸道、貪婪,不惜犧牲一切物質、朋友的信任來保全自己哪怕是最微薄的利益,面目和善、內心可憎。但哪怕是自然界亦是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何況是人心叵測的人類社會呢?我們作為個體,以不同的外貌、身份特徵被「劃入」千萬種「社群」當中,在某一個社群里,我們堅持自己所謂的「正義感」,所謂的「立場」,而這種立場往往又在社會的洪流與思潮中隨波逐流,我們只會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支持自己所支持的,卻不曾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世間萬物的發展,但有一個人做到了——紀錄片中的神父,他的話使我觸動頗深,猶如神祇。






       而其他人呢?為了名望(fame)各謀其命——律師、以L.A.P.D.為代表的具有種族歧視主義的美國白人群體、趨炎附勢的「朋友」,紀錄片以大量歷史事實的聲像資料和此時此刻的相關人物採訪撐起了整個辛普森式、美國式悲劇的血肉框架,但它又不僅是事實的鋪陳,更包涵著創作者極大的情感色彩——直接說是我們看過每一出莎士比亞悲劇後的感慨——我們可能是除了那個主角以外的anybody,因為我們可能「不配」人生有那麼的大起大落,我們甚至不會成為主角身邊的「摯友」、「情人」、「律師」,我們是社群中的一滴小水珠,比如某個搖旗吶喊著Free O.J.的少女,比如Jury中沒有判斷能力卻自以為是「正義化身」的somebody,這便是我們身處的社會,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由辛普森不諳世事的孩子過度到善意滿滿的神父的人生目標,幾乎不會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上發生,我們是人,有慾望的、生活在傳播環境中的人,但這不應該成為使別人生命受到踐踏的理由,不應該成為我們謀取私利(包括社群的利益)去撕碎別人的生活的理由,連年戰亂、種族紛爭、貧富相覷等千萬上億中矛盾,有多少是打著所謂善意的、尋求正義的旗號?我知道,這是叢林法則,我知道,這是人類社會大工廠的運轉流程,所以正如同那位神父所說的:

我們為什麼要保留現在的喜悅,我們為什麼要狂歡,因為當明日到來,悲傷將繼續蔓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