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祝你有個甜美的夢 Sweet Dreams

梦中人/孤独梦里人/SweetDreams

6.5 / 1,164人    131分鐘

導演: 馬可貝洛奇歐
原著: 馬西莫格拉梅利尼
演員: 貝芮妮絲貝喬 瓦里歐馬斯坦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板栽花

2017-03-29 07:04:47

母愛與仇恨


母愛與仇恨

《夢中人》(Fai beisogni 2016)是部耐人尋味的電影。「愛」與「恨」、「情」與「仇」這類主題經常會在文藝作品有所呈現,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無論如何被演繹,我們似乎都很難有太多新鮮感,只是故事不同罷了。本片雖未完全擺脫愛恨之範疇,但它卻讓故事發生在一對母子之間,而且是圍繞著兒子對亡母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展開的,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

「維護」母愛是為了「愛」嗎?男主馬西莫在9歲時,其母被癌症的病情嚇倒跳樓自殺,但這一真相被所有親友隱瞞,代之告訴小馬西莫的是,母親因心臟病突發而離世。顯然,大家都在維護「母愛」,主要目的是不想讓小馬西莫感到自己是被母親「拋棄」的。維護幼小心靈不受傷害這是一種愛,但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種「愛」也變成了一種「害」。因為大家本以為等小馬西莫長大了,他自然會明了這一切並接受真相的,然而,即便真相很容易追尋,他也一直就是沒有鬧明白真相,這或許有他自身的原因:他更願意相信母親是病死的而不是尋死的;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他父親也不願意面對這一真相,因為在他大概上中學了的時候,他有一次就母親的死因正兒八經地追問過父親一次,但我們從他父親當年那個雪夜不是傷心欲絕而是氣急敗壞的表情看,他父親應當對他母親的死承擔一定的責任,所以他父親仍然隱瞞了真相,仍然誘導他相信母親對他的愛,對家庭的愛。正因為如此,他一直活在「母愛」當中,甚至母親喜歡的一個恐怖片角色都成了他日後生活的精神支柱;他一輩子沒有擺脫悲傷,但糟糕的是他因此無法再去愛別人,他失去了「愛」的能力。

更糟糕的是,因失去愛的能力,他雖活了大半輩子,但也沒有活出個人樣,就像和他同車的女孩所說的,他只敢「躲在角落裡」,甚至「不敢冒險說些愚蠢的話」,他事實上成了個loser,或者說他一直在享受著自己的「沉淪」。他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也希望改變,所以,當有個總裁希望見他時,他非常樂意地就去了,拿他自己的話說,他雖然沒有野心,但他仍有「遠大的抱負」。然而,正當他有望成為這個有錢人的傳記作者時,這個有錢人卻飲彈自盡了,他甚至沒利用好這個事件寫一篇像樣的報導(片中展示的那份報導的作者好像不是他吧?),連報紙主編都認為這是他難得的機會。這位有錢人雖然跟他僅聊了數句,但丟給了他一個悖論:失去母親的孤兒為何到如今沒有任何成就?因為在他看來,幸福的人一生往往不會有什麼成就,因為缺乏適量的仇恨。有錢人講這話的言外之意是:他要嘛事業有成,要嘛幸福,但兩者都不佔的情況,只能說他從事了一份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當一名足球記者。有錢人對他的人生把脈應當給了他極大的觸動,他選擇去做一名戰地記者。他雖體會了危險生活,但他仍然對什麼事情都缺乏熱情,即便在有女性願意跟他親近時。顯然,失去愛的能力並不能靠改變生活的方式方法而得拯救。

戰地記者的那段經歷似乎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仇恨可壓制人的恐懼和憂傷。那個在母親屍體旁還能繼續玩遊戲機的小男孩,他為何能夠那麼淡定?馬西莫和他同事偽造現場抓拍小男孩的鏡頭,只是想表明戰爭的殘酷和不人道嗎?我想不盡然,戰爭還能扭曲人性。我不相信小男孩對母親的死亡真的能夠無動於衷,但如果想繼續生存,他必須表明白己並不是危險源,那麼像傻瓜一樣的呆著便是最好的展示,這或許是母親早已教導過的,亦或是苦難教會他的。我相信小男孩的這種態度是在聚積更大的仇恨,而仇恨是能夠讓人暫時忘卻恐懼和憂傷的。在仇恨面前,喪母之痛、對戰爭的恐懼真的是其次了。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成人才有的心理,但我覺得,苦難中的孩子會比他的同齡人懂得更多。

馬西莫作出了上述人生選擇,是想擺脫喪失母愛的恐懼和憂傷,但他未能如願,顯然他缺少一點仇恨。事實上,他也一直在維護母愛,不想背叛母愛,甚至年近半百他也仍想捍衛母愛的尊嚴。幼小的他向照顧他的女傭尋求母愛被拒後,他從此就不想再背叛母愛了;他向同學謊稱母親仍在,只是搬去紐約了,他這種維護母愛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維護某種自尊;當那個有錢人問他是否是孤兒時,他立即抱臂於胸,一副決不讓人懷疑他有母愛架勢。如此,他幼時無法擺脫恐懼,長大亦無法擺脫憂傷,那他又是如何在母愛中找到點仇恨呢?這還得從他追尋母親死亡真相開始。他整理母親遺物時,心臟突然出毛病,喘不過氣來,他以為是母親的遺傳,那位女醫生告訴他乳腺癌與心臟病並無關聯,他開始意識到親友可能對他隱瞞了母親死亡的真相。他利用他幼年喪母的經歷幫助他報社同事回復一位讀者來信,結果讓他在讀者群中大出風頭,卻遭到報社同事的不屑,甚至被攻擊為「賣弄悲傷,博取同情」,對此他雖想不通但也不相信這是因為同事的妒忌。就在他煩惱之際,女醫生向他發出了愛的邀約。本來他對這位女醫生就有好感,因為她是幫他撼動騙局的第一人,但不放下母愛他是無法順當地接受另一份感情的。於是,他想處理掉母親的遺物。然而,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他回憶起那個雪夜、母親離世後父親的態度、母親不讓他看女人跳樓的電視鏡頭,他認定母親是自殺身亡的,但他需要確證。於是,他深夜叫來教母,教母拿舊時的報紙便證明了一切。因此,他理解同事為何譏諷他了,他終於對母親的行為表達了憤怒,甚至很仇恨地說出「白費了那麼多眼淚」這樣絕情的話,當然,他更多地是認識到自己的愚蠢,因為真相就近在咫尺,是他自己不想去追尋,其實他一直都更願意相信那個謊言。但無論如何,他從真相中找到了點仇恨,這足以讓他可以「放下」母親去接受另一個女人了。(文/石板栽花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