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7-03-29 07:12:59

公主的進化


在《灰姑娘》的觀后里圍觀過我與小公主大戰三回的群眾都曉得,我跟公主之間互相無甚好感。Belle在迪斯尼公主中又是最不起眼的——既不似木蘭,Pocahontas和Jasmine有異域風情,裙子也不如Cinderella和Snow White來得漂亮,不能自帶王室的光環,甚至都沒有Rapunzel和Merida的耀眼秀髮點綴,跟小盆友一起數公主時,最容易被拉下的就是她跟Tiana(友情提醒:《公主與青蛙》)

這部製作比卡司更驚人(我不是指男女主角,謝謝)的電影,令她從眾公主中脫穎而出,不僅親口除去了自己「公主」的虛銜(I'm not a princess),且巧妙地在不脫離原版故事大框架,保留動畫版配樂的前提下,翻新了人設和愛情線。

視覺和音樂效果更是衝破次元壁,我生平從未有過如此鮮艷精緻富華和……浮誇的夢境。Bravo!!!

能做這種事的果然也只有迪斯尼了。真人版去掉了動畫版中鐵塔及瓶裝香檳這些強行法國卻與「很久很久以前」相駁的元素,將傢俱與服裝統一洛可可風格。瓷器,鐘錶,燈台,房間裝飾,城堡裡的雙邊樓梯,佈景就是一場3D電影版古堡之旅。服裝的花飾更是喪心病狂。每一首歌的編排都比動畫繁複且壯大,增加了聲部和排舞,調動出音樂劇的氣氛。

身臨其境的魔法世界和琅琅上口的配樂,動畫版的兩大殺器發揚更光大,同時在人物跟情節上也更講究與合理。

所有非戰鬥型公主的故事起因永遠就八個大字:女人拼命為難女人。白雪公主是後母追殺繼女,睡美人是女巫刁難公主,灰姑娘是後母及其女兒一起糟蹋女主,長髮公主則是女巫的監禁play。而這些公主翻轉命運擺脫困境的辦法只有一個:跟王子結婚。找不到王子結不了婚,只能變成泡沫。總結起來——找不到男人你就是別的女人踩在腳下的盧瑟。

至少我個人感覺,都是悲慘的故事。

Belle本是其中最悲慘的。我一直覺得這是個披著童話皮的家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獸play的重口味。此一觀感相當大程度建立在動畫版之上。

90年代迪斯尼已經開始注意迴避老故事裡陳舊動機,動畫版的《美女與野獸》將「一直嫉妒Belle美貌的姐姐們」編排成暗戀Gaston的鄰居少女,反襯的不是Belle的外貌,而是她的主見。從意識形態的與世俱進, 以及一個以小女孩為主要市場的造夢基地的社會責任心這兩點上,此處應有掌聲。

但是,動畫版的Belle除了喜愛看浪漫愛情小說滿腦對外面世界的幻想之外(瑪麗蘇愛好者們全體符合),並說不上有其他特殊之處。代父為囚那一段仍然是哭哭啼啼的傳統「落難少女」形象,這時候要是隨便闖進來個白馬王子砍死野獸把她帶回去當王后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故事也能結束得毫無PS痕跡。

而在進入城堡之後,Belle的情緒轉換和行徑都十分詭異——野獸對她父親的監禁是完全不合理的(動畫版並沒有偷玫瑰的情節,他只是迷路不小心闖進了城堡),而Belle對此種仗勢凌人的做法並無異議也沒有要逃跑的意思。後來是因為她各種拉不住,硬要去西塔去探險,私自揭開玻璃罩伸手去拿玫瑰被野獸呵斥了一頓才氣跑的(什麼鬼!)

至於動畫版中的野獸,壓根看不出一丁點「王子」的影子。對Belle及其父親都毫不猶豫地施以肢體上的暴力,而且是個半文盲,別說讀書了,根本連大字都不識幾個。要不是強行主角光環,他同村上的其他小伙相比,頂多也就是外表狂野加成罷了。他愛Belle還能說基於美貌,Belle愛他真的是除了斯德哥爾摩或人獸趣味之外毫無道理。

當然2D世界的暴力不那麼寫實(不然《貓和老鼠》一集就該以Tom的慘死結束了),愛情也不需要講道理(驢和龍分分鐘無生殖隔離地繁衍給你們看喏),但如果真人這麼演,發送出來的資訊就對小女孩們十分不友好了。

故此,真人版在同樣的劇情上,大幅修整了人設及互動關係。

Belle不僅讀白馬王子的小說,也有相當的研發和動手能力,對於Gaston「當心變成老處女」的威脅全然不以為意。對於野獸提出的不合理條件該吵就吵該爭就爭,代父為囚也只是權宜之計,總是要想辦法跑的。野獸在舞后小心翼翼問她在城堡是否快樂,她還是態度鮮明——無自由何談快樂。

野獸也相當程度地保留了王子應份的禮儀跟修養。Belle問他是不是把圖書館裡的書都看過了,他一臉無辜地回答「並沒有,其中有一些是希臘語寫的」,都是頗高級的笑話。加上之前Belle所在的村子看不得女人讀書識字集體排擠她的描寫,她跟野獸之間能聊得來就順理成章了。

再添加各自一段童年回憶(小王子在母親病榻前的一記回憶殺把握得剛好),在監禁的故事背景下,人獸相隔的設定下,傲慢與偏見格式的日久生情戲碼就一點不勉強了。

除此之外,配角的關係也改得更顯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動畫版中很難說壺鍾燭們跟野獸或跟Belle有什麼感情,他們只是著急想變回人型。而在真人版中,燭管家毫無懼色地大包大攬,壺媽媽有所愧疚地自我反省,以及野獸一些幼稚的言行(對《羅密歐與茱麗葉》嗤之以鼻,看Guinevere and Lancelot硬說自己是在讀騎士小說),營造出「長輩與青少年」的家庭氛圍。被改了性向LeFou對Gaston也不只是主僕服從這麼簡單粗暴的純身份設定,他協從Gaston的動機有了些曖昧的味道。最後Gaston這個小白臉終級壞蛋和純良野獸的決鬥,徹底點亮了整個故事的核心主題:不要光憑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

全村攻城以及最後的大團圓(黑白情侶有之,基佬情侶亦有之),在當今的社會大環境下,微妙地又把這個主題再往上提升了一點。

一個在300年前的故事,留其想像力與文化背景,去其糟粕及時代窠臼,卻不傷其筋動其骨,不僅能附和市場的需求,還有野心做下一代的指引者,

最後,社會責任感歸責任感,迪尼斯賺錢永遠不手軟,Belle的項鍊和耳飾,老闆給我來一份。

PS:迪斯尼這兩年都是進兩步退一步。《冰雪奇緣》姐妹情深和《沉睡魔咒》母女情深連擊後用老實的《灰姑娘》安撫一下受到驚嚇的觀眾。這部應該還算是保守翻拍,所以是不是可以期待下一部的公主最後能跟公主在一起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