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19:47:0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石神是一個不被世俗理解和接受的天才。沒有任何朋友(湯川不能算,只是共同語言多而已),在一所高中教著數學,學生根本不聽課(積分方程哪是日本高中生能聽懂的),那這個班的成績可想而知。石神不能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學生時代他可是天才啊,這樣的落差誰都無法接受。慢慢性格更加孤僻。連走在街上都要用圍巾把自己的臉遮住,透露出他深深的自卑感。
他一度想到了自殺,就在繩套套上脖子的那一刻,花岡領著美里出現了,剛搬到隔壁,來拜訪新鄰居。客氣的問候,簡單地禮物,卻讓一個心如死水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讓石神看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關心自己的。母女倆的歡樂感染了他,他因此而快樂,久而久之,他甚至想融入她們的生活,或許多年以來他想像中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一個溫柔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個不大卻溫馨的家。但現實是殘酷的,自己的工作社交依然是一團糟,自己也因為這些折磨,38歲看起來像58歲一樣,自卑感深深存在於骨髓中,他不敢開口,也不敢有所行動。直到發生了這件事。
他做這一切的動機,與其說是報答花岡的救命之恩,不如說,他終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一個走進她們生活的藉口。天才的計算能力,縝密的心思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你說他很善良嗎?但是他為了完成計劃,殺掉了一個無辜的流浪漢。天才往往都是不屑於與社會為伍的,這些人的世界觀中,法律只能限制普通人,限制不了他們。自始至終,警察和湯川都是被他牽著鼻子玩弄於股掌之間。如果他不自首,警察一輩子都找不到兇手,湯川沒有證據也沒辦法。更可怕的是,自首也是計劃中的一環,為了掩蓋真相。跟他一比我感覺那些犯罪心理學的專家都弱爆了,這貨真的只是數學家?
但是他唯一的失誤,是他低估了花岡的感受,在他的計劃里,花岡會燒掉信,和女兒遠走高飛。他不知道愛的力量,這點和湯川很像,兩人都過於理性,過於依賴數理邏輯的判斷,忽略了(甚至就不相信)愛這種無法被量化的感性的東西。愛可以讓人內心柔軟,也能讓一個柔弱的人無比堅強,比如花岡可以為了女兒殺掉前夫。在知道真相以後拒絕按照石神的計劃,勇敢地去自首,也在這一刻,花岡終於接受了石神的愛,但這份愛太沉重。
湯川和石神的最大區別在於,湯川能融入社會,當教授、帶學生、做實驗、愛喝咖啡。而石神在遇到花岡前,除了數學一無所有,早已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大學的時候選修過《日本文化》這門課,日本人的生活壓力很大,而且他們都不太會排解,每年自殺的人數都在上升。花岡性格柔弱缺乏主見,不敢直面內心,石神智商卓絕但自卑。每個人的人性弱點,造成了各自的悲劇。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了另外兩部,一部是《烈日灼心》,另一部是《天下無賊》。,《烈日灼心》中,三兄弟因為一個女孩而改邪歸正,努力融入正常人中,努力賺錢給孩子看病、供她上學,最終也是為了孩子而自首。這個女孩就是三兄弟的心靈寄託,是他們拼命活著的意義(當然最後發現真兇另有其人,鄧超罪不至死,有些可惜)。《天下無賊》也是。三部電影都探討了,當法律和人性衝突,法律無法制止正在作惡的人的時候,人們的抉擇。一些本來就背負著惡的人,在人性面前選擇了善(《烈日灼心》《天下無賊》)。而一些善的人,有時候又不得不選擇惡(花岡),前者催人淚下,後者令人唏噓。
近年這類作品不少,這樣的真實事件也不少(比如前些天的辱母殺人案),都告訴我們: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法律暫時夠不到的灰色地帶,但是善與惡都在一念之間,堅守本心方為正道。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