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

卢旺达饭店/卢安达饭店(台)

8.1 / 374,946人    121分鐘

導演: 泰瑞喬治
編劇: Keir Pearson 泰瑞喬治
演員: Xolani Mali 唐其鐸 Desmond Dub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好姑娘喵某人

2017-04-03 00:07:07

遏制罪惡的不是善,而是代表善的一方手中持有的利劍


讀桂濤的《是非洲》這本書的時候,書里提到了1994年非洲盧安達大屠殺,想知道的詳細些就去看了百度百科的相關介紹,看到了這樣的一組數據: 25-50萬名盧安達女性遭到強姦, 80-1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1/5000以上。帶著這樣的數據順便看了百度百科推薦的相關影片《盧安達飯店》,影片中描述的再慘烈大概也不及現實中的萬分之一。我越看越疑惑,越看越不明白為什麼人心可以這樣無情,究竟是誰允許,又有誰能允許這種肆意踐踏他人生命的暴行存在?明明那只是一群弱小、無辜、平凡但努力地在生活著的人啊。在那樣的一場大災難下,在政治、利益、權勢、金錢交匯形成的黑暗污穢下,談一個人的悲憫之情是不是過於天真可笑?

但我更不能明白的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盧安達為什麼幾乎得不到任何來自外界的援助,任憑這樣的殘暴的屠殺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應該有人要去幫助他們不是嗎?聯合國或者是彼時號稱 「世界警察」的美國,又或者是原本就駐紮在盧安達的比利時士兵,那麼中國呢?我想弄懂這個為什麼,於是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

那些資料總結起來,盧安達屠殺發生時無人援助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意見的分歧,以及行事機制的拖沓導致援助的一拖再拖。

二是聯合國維和機制不可避免的侷限性,維和士兵沒有首先使用武器的權力。也就是說在任何情形下,維和士兵不能首先有所作為,這導致他們有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無辜的平民被暴徒帶走。我記得電影裡聯合國維和部隊負責人接受記者:「聯合國會出面制止流血事件的發生嗎?」 的提問時,他的回答是:「我們來這兒只是為了維護和平,而非創造和平。」,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Don't shoot!在那樣混亂的環境下,當你首先舉起槍就意味著你有誤殺的可能,無論擊殺的是否是一名暴徒,在媒體的報導中喪生於槍口的可能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媒體客觀公允的形像在那樣的情形中會否淪為權力方控制平民的有效武器,誰都不能保證。在各種輿論引導下事實如果被惡意扭曲,那麼那些無法親眼目睹事件過程的人就有可能任人擺佈而不自知,瘋狂地向輿論中的「罪人」投擲手中的石頭。

第三是內戰終究是內戰。一旦有外來國家介入,即便是由聯合國委派,有心人儘可以打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反對外國勢力對其的「內政干涉」,把敵對方和外國侵略者扣上蛇鼠一窩的陰謀論,藉此名正言順地繼續暴行。或者外方的介入本就打著利益的算盤也未可知,趁人之危這樣的事畢竟歷史上從未少過,有此前車之鑑即便某個國家出兵只為盡人道主義,也管不住其他國家的揣測之心,屆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向來不是瞅準機會就大做文章嗎?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誰願意輕易去做。

從前以為衡量一切的唯有此心,看了那些資料我才明白自己想事情有多麼的天真無知。可是難道就真的就這樣不作為?人心永遠不可能真正做到大公無私,偏見和猜疑永遠會存在,因為利益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均等。所以需要法律、制度、組織等這些強硬的東西來控制人心的惡,維護一個相對平和的世界。康德說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我認為沒有一個強硬到不可侵犯的制度作為基礎,道德就得不到庇護更無法實施。善在盧安達大屠殺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是的,保羅的善拯救了1000多人的性命,但是一百萬人的死亡依然是事實,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不能永遠只能指望會出現一個善良的人來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遏制罪惡的不是善,而是代表善的一方手中持有的利劍。唯有以善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那些不可侵犯的機制,才能在人心動搖的時候真正有效地保護紛亂中的人民免受侵犯。

以前讀柴靜的《看見》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句話一直刻在我的腦中,那是受訪者律師郝勁松說的一句話。柴靜問他:你想要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郝勁松的回答是:我想要生活在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我亦如此希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