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衝擊效應--Crash [2004]

撞车/冲击效应/冲撞

7.7 / 451,968人    112分鐘 | 11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演員: 珊卓布拉克 唐其鐸 麥特狄倫 珍妮佛雅絲波席托 威廉費奇納 布蘭登費雪 譚蒂紐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恆

2017-04-04 06:40:27

《撞車》:傲慢與偏見


2005年的奧斯卡評選中,《撞車》擊敗了當時大熱的《斷背山》獲得最佳影片獎。在911後美國民眾安全感下降、矛盾漸增之後,它對種族問題和人性的關注喚起人們更深層面的思考。這個故事中,所有分支情節有條不紊,二十餘個出場的角色在短短兩小時中都各自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情節中的人又與其它故事中的人有所聯繫,交織成一張網。

熙熙攘攘的大都市生活看起來光鮮,背後卻暗流湧動。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時刻覺得受到壓迫而憎恨白人,但又轉過身欺負黃種人和其它有色人種;波斯人開店被當成了阿拉伯人遭到洗劫,但是他把憤怒發洩在其他種族身上……在洛杉磯,人們互相共存又彼此碰撞。

電影裡一直圍繞著有關黑人的種族歧視問題,但是卻並不僅在表現美國社會中黑人的境遇,它在更深層面想表達的是偏見所造成的隔閡。城市裡,每個人都在不自覺地給別人貼著標籤:黑人一定會搶劫犯罪、白人一定傲慢,黃種人開餐館、阿拉伯人搞恐怖襲擊……甚至,被貼標籤的人會無意識地認同自己身上的記號。比如同為一母之子,黑人警官得到的愛比弟弟要少得多。因為在他母親的潛意識裡,黑人去做警局領導,就是背叛了他們的種族和階級,他勢必要刻薄弟弟。母親未必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觀已經如此根深蒂固:黑人必需要在窮苦中要嘛變成暴徒,要嘛一生受到壓迫。



偏見的表現不僅在於歪曲和輕視他人,也會由此營造自己是受害者的假像。比如搶劫白人的小黑哥,他在行動之前吐了一大堆槽,證明了黑人在白人區是受歧視的,因此他的行為只是「受害者的反抗」。

許多人傾向於畫地為牢把自己保護起來,然後反覆去證明兩件事:第一、我是受害者,第二、我代表著正義。

有趣的是,弱勢的人會這樣做,強勢的人也不例外。比如一年辭掉六個管家的法官妻子,她一定要把被黑人用槍指頭這件事歸罪於社會問題(黑人是危險的),才能滿足她對安全感的需求。她每天都很暴躁。碗櫥有問題、黑人鎖匠有紋身、丈夫似乎與黑人助手份外默契……這只是表面的理由而己,沒有這些問題她也依然會暴躁。本質上是只有指責別人,當一個強勢的「受害者」,她才能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

然而在她跌下樓梯時,能夠幫助她的也只有墨西哥管家。這次她真的受傷,人性本能的脆弱和無助得以顯露,所以她才能拋開武裝起來的強者思維,以最樸素的常人思維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最後抱住了管家流淚感謝。



《撞車》的故事中每人物都是多面的,他們承擔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歧視黑人的警察回到家,就成了為父親病痛擔憂的兒子;他前一天非禮了黑人導演的妻子,第二天卻在執行公務時拼了命把她從車禍的車裡救了出來;搶劫的黑人小伙頭一天還對白人警察充滿敵意,但他自己遇上黃種人偷渡時,放著到手的錢不賺,反而把他們放了。這一系列劇情把人性的複雜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很多人在故事裡得到了救贖,但這並不是一個大團圓的故事。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衝突卻在不斷髮生。被歧視的也在歧視著別人,受害者一轉身就成了加害者。最具衝擊性的是,一向自詡無任何種族偏見的白人年輕警察,也會因為誤會擊斃了黑人。

傲慢與偏見深刻在人的骨子裡,一不小心惡魔就會被放出來。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故事中人物的選擇和結局告訴我們:善惡其實原本就在一念之間,而決定權就在自己手裡 。這是故事給人們的答案,它希望人們能自我反省,以重塑城市的正義和善良。這個小清新式的答案是西方社會的「政治正確」,也寄予了導演和編劇的美好希望,但是卻並無真正的建設性,因而故事也由於缺乏更深刻的洞見而略顯遺憾。



這篇評論寫在一年前。之後這一年世界發生了很多大事,在歐洲、在美國、在各地。偏見總是與人性的弱點相伴而生,又與政治、種族甚至是宗教問題糾纏在一起,其複雜性遠不是一部電影能夠表現的。故事的結論「決定權就在自己手裡」,以及懷有的樂觀期待放到如今再衡量,無疑更顯天真而虛弱;而《撞車》本身,也因為眼前的現實,而多了許多沉重。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燃燒的遠征(TBC1096),歡迎關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