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雪小尖兵--Snowtime!

冰雪大作战/玩雪时间到/Laguerredestuques3D

6 / 1,523人    82分鐘 | South Korea:71分鐘

導演: Jean-Francois Pouliot Francois Brisson
編劇: Normand Canac-Marquis Roger Cantin Paul Risacher
演員: Angela Galuppo Mariloup Wolf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吾嘶

2017-04-06 00:23:21

《冰雪大作戰》:成長的歡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動畫電影中,成長幾乎是不變的主題。他們從一開始就帶有負面的形象符號,如自私、貪婪、爭名逐利等性格弱點,並通過非常行為導致了群體世界的災難。最後,他們歷經挫折與磨難,獲得心靈上的成長,得到真正的歡愉。改編自1984年真人電影《阻止戰爭的狗》的兒童3D動畫電影《冰雪大作戰》同樣如此,以小孩子們約定的雪戰為核心,講述了以盧克和索菲亞為首的兩個群體的成長故事。這個「成長」的歡愉寫照與深度的詮釋,讓《冰雪大作戰》提名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所不同的是,讓-弗朗科西斯·波利特執導的動畫電影《冰雪大作戰》不僅僅建構了人在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快樂與不羈的「真實」世界,還勾勒出了童年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痛」,進而通過「痛」來完成作為人的成長。換而言之,該動畫電影中盧克、索菲亞、四眼、露露、傑哥等人經歷雪戰後,經過克莉奧(狗)死的「痛」,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且找到了那份久違的友情和快樂。這種「痛」後的情感回歸,是影片最大的亮點與情感點。以致於,《冰雪大作戰》跨越了不同的年齡層,成為一部兒童成長,成人回憶的閤家歡電影。

其實,在《冰雪大作戰》中,成長包含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作為個體的成長;第二層面是加拿大小鎮上孩子群體的成長。在假期里,小男孩盧克想以軍隊的方式指揮小夥伴們玩耍,卻因為四眼的反對而化為兩派。然而,剛到搬到城上的小女孩索菲亞在盧克「部隊」的攻擊下,加入到四眼的隊伍,並成為領導者。於是,一場雪戰遊戲的攻堅戰便此展開。在片中,盧克之所以帶領大家進攻索菲亞「部隊」,一方面是自我英雄的標榜,這可以說是虛榮與脆弱的一面,畢竟他在索菲亞面前分不清自信和自大。

另一方面,這個沒有依靠的盧克是在尋找精神上的「英雄」——父親。成人化的人物角色在盧克的兒童時期留下深深的烙印,只有再次經歷過失去的痛(克莉奧的死)才能真正的領悟那份愛的真諦,才能逐漸的「長大成人」。就像影片最後,盧克在克莉奧的葬禮上,吹響那動人的軍號,因為此時此刻,盧克已經「長大」,既有心靈的安慰,又有小夥伴們的理解,他真正的融入到了這個群體。

其次,群體的成長,是在彼此的對立中完成的。以盧克與索非亞為首的「部隊」約定的雪戰,在挑釁、誤會等碰撞下逐漸演化成城堡攻守戰。也就是說,雪戰不再是最初的遊戲,沒有了一開始設定的,單純的快樂,而成為了打到對方的「報復」。例如,盧克手下想利用冰球攻擊索非亞「部隊」,徹底搗毀他們的城堡。「冰」與「雪」的混雜,使得這場遊戲的「戰場」變了性質,具有了傷害性。而得知此時的索非亞「部隊」,則製作的顏色的雪球,在深谷里設下埋伏,將盧克一夥一網打盡。如此一來,雙方的雪戰攻擊便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最後盧克帶領大家以冰塊攻擊城堡,讓城堡瞬間坍塌。坍塌的不僅象徵著這份「戰爭」式的遊戲的結局,也標示著他們站在了成長的起點。當他們面對著坍塌的城堡,面對著埋葬於此的克莉奧,他們後悔不已。這可以是說,是群體的成長,畢竟他們最終明白了什麼是友情,什麼是愛。

康德曾經說過:「美是道德的象徵。」象徵正是美的承載物,有了象徵才有了意義與美。動畫電影《冰雪大作戰》裡的故事主角個個近乎都是「兒童」成長者,他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因為群體的劃分,因為自信與自大的迷失,因為愛與保護而進入到真正尋找快樂與友情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