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漫長的藉口 Nagai iiwake

永远的托词/永远的借口

7.2 / 834人    124分鐘

導演: 西川美和
原著: 西川美和
演員: 本木雅弘 深津繪里 竹原手槍 池松壯亮 黑木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卓雷

2017-04-06 22:56:08

學會去愛身邊的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
                                                          能寫能導的西川美和

這是西川美和的第五部長片,這位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的導演,身兼作家與導演兩個身份,因此,她的電影不失小說的細膩感,又兼具影像的衝擊力。

學生時代立志去拍電影的西川美和,畢業面試時的機緣巧合加入了是枝組,隨即參與了是枝裕和的電影《下一站,天國》的製作,從此踏上電影之路,後來經過森田芳光的《罪惡之家》,是枝裕和的《距離》、《如父如子》,諏訪敦彥的《家庭私小說》等片副導演的歷練,2002年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蛇草莓》,2006年《搖擺》,2009年《親愛的醫生》,2012年《賣夢的兩人》,2016年《永遠的託詞》。她的長片皆為自編自導,出色的文學原本和還原於細節的製作水平,又有穩定的產量和質量,是西川美和作為導演,可立足日本並備受國際矚目的關鍵。因為師出是枝裕和的原因,她關注的焦點也是家庭關係,影像語言與是枝也有著微妙的神似。

但作為能寫出直木獎作品的小說家,做導演肯定也不會滿足於模仿,事實上,西川的作品和是枝有著本質的不同。是枝裕和常從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關係入手,當遇到社會的拷問時,最終感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共鳴,而西川美和擅長從一個模糊的親情遭遇意外發問,揭露人性的真實。

                                                                 人生即他人

《永遠的託詞》既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本名為衣笠幸夫的暢銷書作家津村啟,在成名後忽略了妻子衣笠夏子,也忘記妻子的默默支持,而妻子也因長期得不到反饋的愛而對丈夫失去真情,他們的關係似乎已經名存實亡,幸夫在沙發上與情人溫存時得知夏子因車禍亡故,慌亂的生活才如決堤的洪水一樣奔湧而來,怎樣在亡妻的思念中重新喚醒幸夫對人際關係的審視,正如在電影的最後,幸夫寫下,「人生即他人」。
   
韋伯說過:「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而這張網,正是依附在他人的這棵樹上。電影從夏子為幸夫剪頭開始,夫妻倆的話題無意間觸碰到幸夫的軟肋,他更願意別人用筆名津村啟稱呼他,這個名字更能代表成功的幸夫,而本名幸夫是個隱藏在同名棒球明星後面的廢物,對於名字的糾結,對妻子的抱怨,就說明幸夫本人的虛偽和自私。作為職業作家,幸夫的生活起居都由妻子照顧,在後面幸夫感人至深的悼詞里,「二十年來,一直都是她為我理髮,失去了她,我的頭髮會一直長下去吧。」妻子無意間向外人提起的本名,卻令幸夫耿耿於懷,而想要掩蓋自己失敗的創作初期那段歷史,幸夫才用筆名,對於他的虛偽,導演還用細節一再強調,從妻子的追悼會上回家,一方面關心自己的頭髮有沒有散亂,另一方面關心自己出軌的事情有沒有敗露。

然而幸夫的虛偽,種種表現又是那麼熟悉。每個人都遇到過口是心非的時候,當於親人吵架時,分明心裡不願互相傷害,但是吐出嘴的話一句比一句惡毒。幸夫在亡妻後的表現,正是如此,是一種保護性的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使幸夫失去悲傷的本能,凌亂的家務,油膩的長髮,機械式的索求性愛,酒後撒潑激怒同事,正是由於妻子對他來說太重要,以致於他忽略了如此重要的存在,無法收拾的內心轉而向外求,去照顧妻子一起車禍亡故的閨蜜家小。

是幸夫的編輯一語點破他在逃避妻子逝去的現實:「養育孩子這種事,對男人來說是免罪符吧,小孩就像自己的化身,會忘了自己是多麼糟糕的混蛋。」 在與真平對話中,面對失去重要的人哭不出來這個問題,幸夫也承認「不是因為不難過。」

而真正讓幸夫崩潰的是無意間發現妻子手機上的未發資訊:「我已經不愛你了,一點也不愛了。」原來自己壓抑的正式這份已經逝去的親情,曾經那麼熟悉,如今又這麼陌生。當幸福接受編輯的電視企劃,去往事故現場攝影的路上,經過一個隧道,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正預示著他的釋放。終於,面對著鏡頭的質問,抽搐流涕。

真正意識到自己在一直逃避的時刻,是面對重新組建家庭的大宮陽一,內心雖像鍋裡煮的關東煮一樣沸騰,但嘴上依然在抱怨,「那個人,不想要和我的孩子,然後,就在不想要中,死了。」而在最後的合影裡的夏子,是多麼渴望著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啊,而妻子不願要孩子這個藉口,也是幸夫在廢柴期不願承擔責任的託詞吧,等成名後,也就隨之耽誤了。

最後在幸夫與真平一起在火車上的時候,他終於承認:「人活著就會胡思亂想,不過啊,那些心疼我們的人的手不要輕易放開,千萬不要瞧不起他們,更不要貶低他們,如果你不這樣的話,你就會變成我這樣,就會像我這樣身在福中不知福,最終變成沒有愛的一生,本以為分開沒那麼容易,其實分開就是一瞬間的事,所以啊,你們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握緊他們的手。」這道理是再簡單不過的,人生沒有很多條真理,但這絕對是一條,失去才懂得珍惜。

在最後,幸夫剪去一頭長髮時,與開頭呼應,一次是重新審視人生,一次是重新開始人生。

本片還有另一條線索,是大宮陽一和兒子大宮真平的親子關係,陽一與真平的親子關係也因為母親的離世而變得岌岌可危,感情豐富但是神經大條的父親被真平當作不負責任,父親因為辛苦工作養活兄妹二人,而差點也因車禍一命嗚呼時,真平才意識到父愛如山,當幸夫與真平在火車上分食橘子時,這兩條線索最終走到一起,去體會生活的酸挑滋味,去珍惜至親關係的可貴。

西川美和用了大量的中近景鏡頭去刻畫人物的主觀心理,與生活細節,在大宮陽一逼仄的家裡,攝影機甚至都很難運動,這樣的場景會想到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中母親的1LDK的房子,在小空間裡近距離的人物表演,最能使觀眾融入主觀情緒,西川美和也深知這一點作用,類似的鏡頭,也用於表現種種細節,甚至由於細節過多,畫面顯得雜亂無章,生活不就是這樣麼,由細節堆砌起來,不好看,但是真實。

                                                            本色出演的本木雅弘

日本影帝本木雅弘作為男主角與人物本身的契合度甚高。本木雅弘早年是組樂隊出身,有個很蹩腳的樂隊名字「澀柿子」,而三個小鮮肉的偶像男團組合很難不讓人想起「小虎隊」,成員各自單飛後,本木雅弘全身心投入演員的事業,國內觀眾熟悉他的早期作品是和周防正行合作的《五個光頭的少年》和《五個相撲的少年》,同樣都是熱血青春片,本木雅弘還和當時滿臉膠原蛋白的鈴木保奈美合作,鈴木保奈美出演的《東京愛情故事》中的莉香,可是無數80後對日劇最早的回憶。
 
讓本木雅弘封帝的影片是《入殮師》,作為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片也同時獲得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電影學院獎,本木雅弘也同時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雖然已經不是小鮮肉,但最少還是帥大叔的本木雅弘顯然不想走偶像的路線,後來出演的大河劇《坂上之雲》和反戰片《日本最長的一天》都是日式主旋律題材,而後者更是給他又贏得一個日本電影學院最佳男配角的獎,看來,大叔是想在演技這條路上紮實的走下去。而這次接拍《永遠的託詞》,面對衣笠幸夫這麼一個內心糾結,矛盾,複雜的人物形象,還有西川美和的製作班底,顯然又是奔著影帝來的。

結婚時本木雅弘入贅內田家,岳父是著名的搖滾音樂人內田裕也,岳母是日本電影粉絲非常熟悉的老戲骨樹木希林,樹木希林多次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出演母親的角色,《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比海更深》中她一直是那個看似刻薄,實則溫情的母親形象。而更是是枝裕和促成西川美和和本木雅弘的合作,是枝認為本木雅弘與幸夫非常相似,是位喜歡逞強、藉口很多但同時內心脆弱的男人,就連本木的妻子內田也哉子都說,本木雅弘真的是喪妻都不會哭的那種人。有趣的是,西川美和爆料電影在日本上映後,本木雅弘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半夜都一直掛在網上看評論。

 本木雅弘在本片裡的表演很有層次,在跟情人幽會時的渣男本色,賤樣十足,而在從電話留言中得知妻子離世的消息時的臉色,由肆意賤笑變為懵逼木訥可謂不動聲色;而在鏡頭前的崩潰的出色演繹,也把整部片前期積累的情緒一次釋放出來,爆發的恰到好處;而在最後的新書慶功宴上,露出久違的自信微笑,也顯露出妻子的死對人物的真正有力的影響,學會去愛,學會去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