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鬼水怪談--Dark Water [JP]

鬼水怪谈/鬼水凶灵/暗水幽灵

6.7 / 26,929人    101分鐘

導演: 中田秀夫
編劇: 中村義洋
演員: 黑木瞳 小日向文世 德井優 菅野莉央 小木茂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uoGin

2017-04-08 08:23:59

這個故事裡並沒有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這部電影我卻很想說點什麼。因為大家都認為這部電影有個小女鬼,然而我覺得這電影所講述的故事裡根本沒有鬼。樓頂的水箱裡沒有屍體,媽媽是精神崩潰自殺的。

(多圖預警)

我來帶大家捋一捋。這個詭異又溫情的故事到底怎麼回事。先從紅書包講起。

丟不掉的紅書包是怎麼回事?

反問:你覺得紅書包一共出現了幾次?

按照電影的順序,一共是五次。然而,事實上書包很可能只出現了三次。聽我道來。

第一次,郁子跟媽媽來看房子,在天台撿到一個紅書包。

第二次,媽媽倒垃圾,發現書包被人丟掉了垃圾桶里。

第三次,媽媽得到了工作,帶女兒上天台放煙火慶祝,先是看到一個女孩的身影,大驚失色。開門後看到紅書包。

接下來是第四次。

第四次,小女孩發燒了,媽媽陪在床邊打瞌睡。一睜眼,女兒不見了。媽媽找到天台上,看到水箱邊有個女孩探了下頭。於是爬上水箱的樓梯,一眼撇到紅書包。對吧?

但是第二天,律師、租房中介和管理員老頭跟著媽媽,一行四人來到樓頂,紅書包卻不見了。所以,這一次只有媽媽一人看到了這隻書包。

而紅書包的第五次登場,是在媽媽的最後一夜,媽媽跟女兒說,明天去幼稚園吧,幫女兒整理書包,一打開,看到紅書包在裡面。對吧?

書包出現在自己女兒的書包里,只可能是女兒放進去的。如果女兒沒做,那只能是見鬼了。於是母親質問女兒,女兒說沒有!我沒有拿過這個書包!於是觀眾落進預設的邏輯,隨著母親一起大驚失色:臥槽有鬼啊!——這種手法其實是鬼片一貫的套路。

然而看了多年國產鬼片的我們,理應想到另一種可能——這裡書包根本就是媽媽的幻覺啊。

那這種假設有沒有可能是事實呢?我覺得吧,這就是這部電影比其他老套的鬼片高明的地方了。

在繼續講這種假設之前,我先陳述一個觀點:這部電影的導演很顯然是一個對鏡頭的細節極其講究的人。我們可以從影片的一些角角落落看出來。

比如影片開始後不久,母女來看房。導演給了這麼個鏡頭。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從這個視角拍過去?你數數右邊牆壁上樓層與樓層間的縫隙,可以看出,這個鏡頭是在4樓的走道窗口拍下去的。看完這部電影你告訴我,4樓住著誰呢?

再比如這部電影裡的許多鏡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導演可以安排鏡頭的角度和遮擋物,給人一種「有什麼人在角落裡窺視著這對母女」的感覺。比如下面這個鏡頭。母女在吃飯,然而鏡頭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卻分別給了一個暗角和一個黑色的遮擋物。你覺得導演這麼安排是無意的?簡直太有心了好嗎!

而這種鏡頭隨處可見,不如進度條往後隨便一拖,你看媽媽打電話。當時女兒跟她在一個房間,就在她背後的餐桌旁,可是鏡頭卻放在浴室邊上,你說這是什麼角度?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書包的第五次出現。或許我有點過度解讀了下面幾個鏡頭,但看完我的分析你不妨回過頭去看看這一段劇情,看看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感覺。

媽媽質問女兒有沒有拿紅書包,女兒非常堅絕地否認。「我不知道」,「我沒有拿過」。顯然女兒沒有說謊。除此之外還有個細節——女兒的眼睛一直看著媽媽,一眼都沒往書包里看。

那,假如有人拿個錢包,問你是不是你拿的,你至少會看看這是個怎樣的錢包對吧?女兒的視線是不是有點古怪?

再看下去,媽媽去打電話給律師。沒打通,心煩意亂。一回頭,發現女兒神色詭異地在試圖拉開紅書包的拉鏈。媽媽大驚失色,一把奪過書包,眼前彷彿浮現出了書包掉進水裡的畫面。紅書包滑落到地上。好,現在記住這個書包掉落的位置——媽媽的腳下,電話機所在的櫃子旁邊。

然後媽媽去天台檢查水箱了。鏡頭一切,我們看到女兒不知所措地坐在房間裡發獃。

剛才的書包呢?不見了!

我們把這一段女兒回答母親提問時的堅決口氣、女兒的視線、消失的書包以及女兒不知所措一個人坐在餐廳裡的這一切綜合起來。。。你想到了什麼?至少我想到一種可能:這一次書包根本沒有出現。母親拿著女兒的書包,指著空氣問女兒這是不是你拿的。女兒表示不明白母親在說什麼。母親一轉身直奔門外而去,女兒坐在那裡,一臉懵逼。

假說如果不加以證明,永遠只是假說。那有沒有證據來支撐這一假說呢?有點,而且。。。電影裡其實暗示了很多次了。

媽媽的精神是否有問題?

恐怖片的一種套路是:只有主角一人覺得有人要害她,說給所有人聽都不信,大家還往往安慰她,你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於是把主角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更加渲染劇情的恐怖。

然而這部電影卻不是這麼簡單的,因為母親的精神確實有問題。

回到影片開頭。母親淑美呆呆得望著窗外,回想起小時候的一個下雨天,年幼的自己在幼稚園裡。鏡頭一轉,一個男人登場。母親進入房間。噢,原來是離婚訴訟。短短幾分鐘的劇情,導演交代了了故事背景,即,淑美在和前夫爭奪女兒的撫養權,現階段女兒由母親撫養,而母親正在找房子。

就這些?怎麼可能。一個出色的導演講故事絕對不會像小學作文一樣單線條。這裡,導演除了「找房子」以外,還埋下了兩個很重要的伏筆:

1. 母親淑美小時候念幼稚園的時候,父母也離異了,當時,淑美放學沒人接,給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2. 母親在結婚前得過精神病。而原因是由於工作的要求,不得不看一本很恐怖的小說。所以,這大概屬於一種誘發性的精神病。

這兩點對我先前提出的論點極為重要。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下面這個鏡頭。影片進行到一半左右,淑美和前夫在律師處再次見面。前夫(小日向文世)起身進房間,隨手擰滅了手裡的菸頭。但是這個動作,導演卻從一個無比詭異的角度拍了下去,讓我們看到畫面里大量的黑色陰影、不露臉的男人、扭曲失調的比例(似乎用了魚眼鏡頭拍攝的),還有,這菸頭是一擰再擰,時間長的讓人不覺毛骨悚然。

然後淑美就發飆了:「你為什麼這樣做?啊啊啊」

淑美當然是指公寓的電梯裡1樓的按鈕上被香菸燙壞的事情。

前夫一臉懵逼,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那問題來了,導演為什麼拍這麼一段?這一段給我們觀眾的印像是什麼?你會不會覺得,電梯裡的按鈕真的是前夫用香菸屁股燙壞掉的?

我覺得不是。自己的女兒住在那裡,而且,從電影的其他劇情來看,這父親是愛女兒的。斷不至於特地跑去母女的住處去燙壞一個電梯按鈕來恐嚇母女。

所以很顯然這裡詭異的鏡頭是母親的迫害妄想——正常人誰會擰一個香菸屁股擰這麼久啊?

再來看這麼個鏡頭,母親帶女兒入幼稚園的那天。老師和校長責問一個小孩子,這鏡頭也很長啊。初看你會覺得這幼稚園的老師有虐待小孩的可能,對吧?然而,電影通篇卻再未提起老師虐待兒童的事情。一個厲害的導演,怎麼可能安排一段鏡頭,卻通篇沒個前後呼應呢?

事實上的呼應在這裡。

女兒發燒了。母親一到幼稚園,立即質問老師是不是虐待了自己的孩子。

現在我們跳出電影來想想,念幼稚園的孩子發個燒,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母親反應是否過於激烈了?再說了,電影裡,女兒發燒是因為老師的虐待嗎?顯然不是。

好。我說母親精神狀況不佳,為何會如此呢?導演早就暗示了:

1. 母親有過誘髮型精神病的病史

2. 離婚訴訟案逐漸對母親不利,母親壓力很大

在這種精神狀況下,人很容易疑神疑鬼。

所以母親在三次看到紅書包以後,被植入了一種觀念,即這個紅書包有鬼,一直糾纏著她。即使存在著管理員所說的「附近的孩子惡作劇」的可能性,她也對自己的猜疑深信不疑。而後來在精神壓力更大的情況下,會看到書包的幻覺。

而這麼拍的電影,其實也遠不止這一部。大家喜聞樂道的《穆赫蘭道》、《禁閉島》,著名的《搏擊俱樂部》,都用到了這種正事反寫、站在精神非正常的那一方的視角講述故事的手法。

美津子到底有沒有死在水箱裡?

最後一夜,母親跑到天台水箱旁,看到水箱最後一次清洗日期是「平成十一年7月14日」,立馬聯想起了之前得尋人啟示,說河合美津子最後一次被人目擊的日期也是平成十一年7月14日。於是觀眾和她一起得到了結論:臥槽,那女兒現在還在水箱裡面啊!

先不吐槽這兩年不洗的水箱,或者屍體會不會堵住水管了。

那尋人啟示貼在電線桿子上,母親只看到過一眼,而且是在找女兒心切的情況下看到的,卻對失蹤日期如此印象深刻。你覺得合理嗎?

是的,就連美津子的死,也是母親的幻覺。我們再按時間順序梳理一遍:

1. 母親看到紅書包

2. 樓上漏水,卻沒人住。

3. 母親面試工作,太晚了,去接女兒,沒接到,看到了兩年前的尋人啟示

4. 母親又第三次看到了紅書包

5. 女兒郁子發燒,母親去學校,看到以前的學生畫的畫,有個叫美津子的女孩也在該幼稚園就讀過,自畫像是一件黃色的衣服和一個紅書包。

6. 母親把女兒接回去,在女兒的床頭睡著了。期間做了個夢,夢見一個女孩穿著黃色雨衣的女孩背著個紅書包,放學沒人接,於是自己一路走回了家。而她的家就是淑美所住的公寓。

7. 母親到天台爬水箱,看到水箱的清洗日期——

我的媽呀,美津子的鬼魂!

這時電影很應景的「砰砰砰」從水箱裡伸出一隻隻手掌印。

我只想說:黃雨衣和紅書包是在母親看到幼稚園利美津子的自畫像以後才夢見的。所以並不存在母親「夢見了她本不該知道的事情」這回事。

而母親淑美的那個夢,電影裡也兩次交代了:淑美小時候父母離異,孤伶伶在幼稚園沒人接。

所以母親的這一切聯想和猜測,本質上都來源於其自己的經歷。而美津子的下落,除了那張尋人啟示,和校長提到一句「失蹤了,下落不明」以外,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她落入水箱溺亡。

一切都是母親把千絲萬縷的猜疑、自己的經歷聯繫起來想像出來的。

說不定,美津子還活得好好的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