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球之夜 Night on Earth

地球之夜/地球这分钟/地球一夜

7.7 / 66,393人    129分鐘

導演: 吉姆賈木許
編劇: 吉姆賈木許
演員: 珍娜羅蘭 薇諾娜瑞德 Lisanne Falk Alan Randolph Scott Anthony Portill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玉擎

2017-04-11 07:29:21

人類很有趣地點了他們的小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題目引自徐玉諾的《小詩》,全詩是這樣的: 太陽落了下去, 山,樹,石,河, 一切偉大的建築都埋在陰影里; 人類很有趣地點了他們的小燈: 喜悅他們所見到的, 希望找著他們所要的。 詩很短,卻有許多的情意在,我從一本叫《地球往事》的書里看到,便記在了心裡。《地球往事》這書名起得很威風,把那個《羅馬帝國衰亡史》就比下去了,一樣很威風的書名還有一個《哲學研究》。但作者卻著實是沒有寫好,這樣大的題目可不容易寫的(有志於科幻事業的諸君,不如先寫部《中國往事》看看哩)。說起往事這個詞,我常常幻想,每一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可以被拍成一部偉大的電影的(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親愛的上帝同時也是一位可愛的導演的話,祂一定在和祂的天使小團隊在秘密地做著這件事。於是那些有幸或不幸告別地球的人們,就在宇宙盡頭的電影院一起看著一部名叫《地球往事》的電影。嗯,所以,望仍停留的地球的諸君不要再費心寫什麼《地球往事》了。 但是《地球之夜》什麼的還是可以寫而且可以拍的。畢竟從容地穿過黑夜是我等地球居民每天要做的事。賈同學拍得就很不賴,影評模樣的東西我尚寫不來,但我可以引用,某個我很喜愛的詩人寫道:「但每到應當睡覺的時刻,事情就能具體起來」,小賈拍得就很具體,而且大量的對話富有日常的詩意。頭一次看這電影是在去年的七月,那時我住在水磨村,又是難以打發的頹唐的夜啊,於是想要看《地球之夜》。看罷覺得,夜幕下的北京好醜也麼哥,令人厭倦的昏黃色路燈光,一副很無生氣的樣子。我最近獨喜歡北京的清晨了,那罕見的安靜且清明的時刻——就是現在這個時刻。這時鳥兒們彷彿在說,人啊人,你們終於安靜下來了,你們能像我們一樣發出一百種不同的叫聲嗎?如果不能,請不要一天到晚吵吵鬧鬧,多安靜一會兒莎。 電影裡五個城市的故事,我最中意是羅馬那一章。今晚重看,又分別對其他四個章節更多了喜歡。我從看《美麗人生》便喜歡起貝尼尼,有時還會模仿一下他的說話方式,還有他在片中追求女孩子的翩翩風度,很能鼓舞人。但是我有一次在資料館看《美麗人生》,有個女孩子中途就走了,不知是因為片中貝尼尼誇張而自得的表演還是放映質量差,我當時懷疑是前者。說回到《地球之夜》,我喜歡的是裡面貝尼尼談論性的語氣,那是一種輕盈的語氣。他一邊開車一邊向後座的神父做著懺悔,講他十二三歲時和南瓜做愛(是他一個機智的小夥伴想出的主意),那南瓜「溫暖,柔軟,濕潤,裡面有籽,還那麼圓」,後來年紀漸長又和一隻名叫蘿拉綿羊做愛,他的父親發現後把蘿拉賣給了一個叫吉多·魯斯提科尼的屠夫。可憐的小伙子從此不再吃羊,也不吃蔬菜,「因為南瓜的緣故」。這樣輕盈的語氣,只有在談論美的時候才會出現。同樣可憐的費里尼曾回憶他少年時愛慕的女性的形象,那是一個驚人的形象:「她的乳房就像兩艘潛艇,她的屁股可以遮住整個天空」。 又一日此京的清晨將盡,《地球之夜》從洛杉磯的黃昏開場,到赫爾辛基的清晨結束:被司機叫醒的阿基下了計程車,蜷縮在家門口的雪地上,兩個早起的鄰居對他說,早。

尾註:去年七月的一個夜晚在一次(一次即我的公眾號)上匆匆寫就此文。發了之後便很覺得害羞,一次直到現在沒有再發文。今夜讀來竟覺還不錯呢,這種情況於我也是常有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