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邱
2017-04-11 17:06:28
一個美國導演鏡頭裡的日本「鬼子」
文/沈小邱
如果梳理一下自己的觀影經歷,你其實會發現:我們很少、甚至從沒有看到過有關從日本角度敘述的抗戰影視劇。這不僅僅是因為日本人很少有意識拍這樣的劇目,更重要的是由於政治因素,就算拍了也不一定看得到。在我們的意識里,從小受國內抗戰劇的薰陶和上一代人的耳濡目染,日本在我們的記憶中留存的,更多的是像「鬼子」「變態狂」「殺人魔」「禽獸」這些鄙棄的字眼。所以,直到現在我們往往一談到日本,文化也好,人物也好,就像談虎色變一樣,激起很多人內心許多的憤青情懷來。太多的人依然擁有著這種心態。
電影《硫磺島家書》是美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拍《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軍指揮官栗林忠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便從日本人的角度拍攝了這部描述硫磺島戰役事件的電影,與《父輩的旗幟》,相互輝映,並稱姊妹篇。電影通過講述1945年3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東戰場,為了給日本軍在國內舒緩重新整頓的時間,日本中將栗林忠道指揮帶領兩萬多日本軍在日本硫磺島和美國海陸軍進行一場完全沒有勝算的戰役。戰役期間,栗林忠道給她的家人寫了很多書信往來。讓人在這無情的戰火裡,感受到難得的一絲溫情。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電影以比較客觀的方式,描述了日本軍人內心和對戰爭的態度。硫磺島戰役中日本軍營裡,多半都是從中國撤回的老弱病殘以及臨時從國內徵集的年輕人,所以大多數都不是正統的「軍國主義」思想里成長的軍人,影片通過士兵的心理、行為、家信往來的刻畫,為我們填補了日本軍人的另一面。營地裡有因為不願搶殺一隻普通擾民狗而被開除軍校來到硫磺島的中士,有因為惦念家人、厭惡戰爭而不願為國家賣命的士兵;也有信奉武士道精神而為天皇集體自殺的群體。我不敢說,這部電影裡的日本兵就是日本軍的濃縮群像,但它至少多一種視角讓我們去了解內心深處曾經缺失的,在日本兵身上的人性和真實以及他們在戰爭面前的頑強不屈、鬥爭精神。
硫磺島戰役最後以日本兩萬多人全軍覆沒,美國人傷亡失蹤近3萬人的慘勝而結束,成為了太平洋上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絞肉機。沒有人能狗判斷在這場戰役里誰輸誰贏,我們只是從戰爭里感受到了無情和殘酷,人性的脆弱和渺小。
很多人都喜歡帶著彩色的眼光去看這部電影。然而,電影的本意並不在此。拋開政治和觀念,當你能夠用一種客觀平和的態度去欣賞這部電影時,你就多了一種去了解人性、理解人類歷史的思維和視角——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而無關其他。
一個是《父輩的旗幟》,一個是《硫磺島的來信》。同一個導演,用兩種不同國度的視角去講述同一個故事,這在電影史上並不多見。所以,我們也應該多一種思考的方式,去觀看這兩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意義。
個人公眾號:讀寫思維(laomu945)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