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9,370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cky

2017-04-12 07:27:49

悲慘世界2012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個電影小白:單從劇情角度的影評

當冉阿讓身處監獄的時候,沙威只喊他24601。曾經有人和我說,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叫什麼並不重要。現在想來,是錯的。怎麼會不重要呢?當別人只喊你數字的時候,你只是千萬數字中普普通通的一個,極其平凡,人生黯淡,沒有尊嚴,沒有自我。名字怎麼會不重要呢!大部份人的名字都含著長輩對人生之路的一種祝福,我們生來,有人關心,我們不是芸芸眾生中不起眼的一個。我們是長輩心裡獨一無二的孩子。無論冉阿讓怎麼說,沙威都不肯喊他名字。顯然,這含著對冉阿讓的一份不屑,一份輕視。

但當冉阿讓改頭換面,變成了一市市長的時候,沙威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他尊敬地稱呼他為「市長」。當他流露出對冉阿讓的身份有所懷疑的時候,冉阿讓察覺到了,問他怎麼了。他卻說,恕我冒犯了,我把你錯認成以前的犯人了。恕我冒犯了,市長。對待一個地位高於他的人,他說,恕我冒犯了。他依舊不以名字稱呼,他稱冉阿讓為市長。電影中沒有交代冉阿讓當市長的時候有沒有換一個名字,如果沒有的話,真是一個悲慘世界。人們只記得對方的地位,卻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冉阿讓從監獄中假釋後,因為犯過罪,連流浪者都不給他住馬廄。所有人都避著他如同避著瘟疫一般。而那個教父,給冉阿讓提供住處,給他吃,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但冉阿讓還是偷走了銀器,再被抓回來的時候,教父卻還選擇原諒他。這是儒家的思想嗎?以仁治國,但是,孔子也說,以德報怨,則何如?社會效應另外再談。但的確,冉阿讓改變了。他受到了仁愛,並將仁愛傳給更多人。他收養了妓女的女兒,他救了一個革命家,他甚至放過了曾經那麼殘忍的沙威。

以仁治國,以法治國。兩者的利弊,實在複雜。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若以法治國,難保沒有怨恨;若以德治國,那要如何安慰受害者,又要怎麼保證犯錯的人不會再犯了呢?如果實施的不好,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恐懼感,易造成社會動盪。

好了,回歸正題,冉阿讓當了市長之後,他常常受人誇獎,可以這麼說,他生活在讚譽之中。曾經的我也是如此,直到那天和嘩啦一起去買菜,她隨口的一句話,被我放在了心上。她說,單怡就是還不會做人。我知道自己不擅長和人溝通,但沒想到原來已經嚴重到了這種地步。真是可悲可恨。要多多訓練自己,爭取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除了冉阿讓,還有一個人,令我大吃一驚。我還未曾讀過原著。我以為大家只是誣陷芳汀,說她不清白。但沒有想到,她最後居然真的淪為了妓女。她為了養活自己的女兒,但是我還是很難去評判這種選擇。為了錢,或者為了女兒,放棄了自己的道德底線。在第一次接客的時候,芳汀目光中的哀傷、對過去懷念、對愛情的嚮往、對現實的絕望和崩潰都讓人心之一顫。為了女兒,其實店主也沒有收到很多的錢吧。每個月10法郎,店家的話不一定靠譜,假如是真話的話,那麼剩餘的錢去哪兒了呢?也許她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也許,我們也不知道。

一顆牙 20法郎,一頭秀髮 10法郎,一只錶 4法郎。冉阿讓去贖小女孩的時候,付了1500+的錢。與前文提及的物價相比較,店家是多麼黑心,可以想見了。黑心店家在整部電影裡折騰價格,一些霸王條款(比如說,照鏡子的次數多了要另外收費),實在令人討厭。

這部電影,是我看過的第三部音樂劇。唱出來的歌詞往往能令人心為之一振。又一天忙忙碌碌,只不過少活了一天,只不過熬過了一天。這讓我想起了梭羅的一段話。「清晨,一天中最難忘的時刻,是甦醒的時刻。那時,我們最沒有睏倦感;至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身體的某個日夜沉睡的部份醒來了。如果我們不是被我們的創造力喚醒,而是被某個僕人機械地推醒的;如果喚醒我們的不是自己新獲得的內心的力量和強烈願望,而且還伴隨著抑揚的仙樂和瀰漫在空氣中的沁香,而是工廠的鈴聲——如果醒來面對的不是一個人比入睡時更為高尚的生活;那麼這一天,如果還能夠稱作一天的話,是沒有多少指望的。」無需多言,有希望的人生和沒有希望的人生,差別就在這裡了。

後來鬧革命,其實很像實力懸殊的國共兩黨。兩邊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都是為人民好,為國家好。每一派中,我想都有和家族斷絕來往的富家子弟,都有赤著腳的人。別去評判誰對誰錯,不如笑一笑,反正政治嘛。

男二在猶豫選擇國家還是愛情的時候,心上人走了。他只能選擇國家。其實,很想知道,如果心上人不走,他會選擇什麼。

那個幫心上人追心儀的女生給我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時候看上去嬌氣,備受父母呵護,但 長大後父母似乎不愛了,居然想打就打。也是一個可憐人,為了心上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