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追緝聶魯達--Neruda

追捕聂鲁达/流亡诗人聂鲁达(港)

6.8 / 10,665人    107分鐘

導演: 帕布羅拉瑞恩
演員: 蓋爾賈西亞貝納 路易斯尼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魚

2017-04-13 00:44:34

你想要的就是一場盛大的逃亡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彷彿你消失了一樣

你從遠處聆聽我

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

……」

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到聶魯達,都是因為上面的這首李宗榮翻譯的詩。這首詩出自聶魯達的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是第十五首。國內有一首歌,叫《分手在那個秋天》,高中的時候很火,歌曲開頭有一段旁白,就是念的這首詩的一段。似乎在某部電影裡,劉亦菲也曾念過。

我初中的時候就接觸到了這首詩,當時把這首詩和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抄在一起,前後頁挨著,在那個我最最珍視的筆記本上。後來進了大學,讀了很多詩,顧城、海子、林賽寧、泰戈爾、濟慈等,卻不記得有再看到過聶魯達。剛好可以藉著這部電影,去補一下。這部影片裡,頻繁出現的,是同一部詩集裡的第二十首。

「今夜我可以寫下最哀傷的詩句 去想我並不擁有她

感覺我已失去她 去聆聽廣闊的夜

因沒有她而更加廣闊

……」

整體來說,講述了聶魯達的一段逃亡。略沉悶,有些幽默,文藝味兒很足,沒耐心的就算了吧。影片從開篇的惹怒總統,總統召集警長對他實施追捕,到後來的聶魯達逃亡,先是搬到朋友找的一個隱蔽住所,再是坐船逃到一個偏遠的小鎮,最後翻越雪山、一直在講逃亡。就像保護聶魯達的那個小哥說的,他想要的,就是一場盛大的逃亡……

開場,是一個極度混亂的場所,撒尿和喝酒在一個地方,律師和罪犯一起起舞,也許是在說明這些所謂的上層階級,十分奢靡穢亂吧。聶魯達十分受人歡迎,被眾人圍在中間,眾星捧月,大家都讓他誦詩。另一邊總統因為他在媒體面前侮辱自己,找來了帥氣的警長,對聶魯達進行追捕。聶魯達就一直逃啊逃,警長就一直追啊追。

一開始看到聶魯達時,覺得接受無能啊,這個肥肥胖胖的禿頭胖子,怎麼會是能寫出那麼多浪漫情詩的詩人呢?我拒絕接受!那個警長,保護他的那個小哥,哪個都比他帥啊!可是看到後面,就不知不覺接受了這個設定!警長和小哥是帥,可也正是這樣,才不接地氣,無法了解底層人民的疾苦!寫不出深沉的深刻的對人民的愛。

看到聶魯達在眾人之間誦讀《漫歌》時,我彷彿看到了魯迅先生,兩個人同樣都是作家,一個是寫雜文,一個是寫詩,都是在工農階級間誦讀,激起大家的鬥志,為了共產黨,為了民主與平等而奮鬥!兩個人在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語言,做著相同的事,遙相輝映。以前上課的時候,背魯迅的簡介,語文老師總會說,他是無產階級戰士,當時不太理解,什麼是無產階級戰士,聶魯達和魯迅不就是嗎?為了共產主義,為了工薪階級和底層人民爭取權利!

片中的總統那句話說得很好,聶魯達只要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一萬名工人就會安靜下來。那是因為要傾聽他的詩句啊,因為那一行行詩,凝聚的都是他們自己心中的疾苦!一開始追捕的時候,聶魯達不願意逃跑,是啊,為什麼逃跑,無產階級光明正大,為什麼要去床底下躲著?可是為了讓自己的思想傳達給更多無產階級,他還是選擇了逃跑。

警長找到聶魯達家的時候,被他們家的漂亮房子迷住,是啊,那麼漂亮的房子,多少人幻想著擁有啊。日光柔和,滿屋的書架,狗安詳地坐在,你在畫板上塗描,我在窗前寫詩,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剛剛好。警長一次次追捕,一次次撲空,每一次聶魯達都會給他留一本小說,上面還寫幾句話。

其實我也覺得,三百個士兵找聶魯達,不可能會找不到,而且是總統下令找的,怎麼會找不到?我寧願相信餐館那個女侍說的那句,重要的是追捕他,而不是抓住他。重要的是追捕的這個過程,這個追捕,讓世界各地人民都知道,聶魯達在為無產階級而奮鬥著。

片中的聶魯達,常常像個孩子一樣,趴在老婆懷裡,讓老婆為他擦拭身體,穿衣服還要調皮地吸著肚子。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大多數詩人都像是孩子,比如海子,比如我最喜歡的顧城。因為有著孩子般的赤誠,才能寫出那麼真誠的詩句。片中警長找到聶魯達前妻,讓她在廣播裡討伐聶魯達,結果前妻卻一直在說聶魯達的好話,這也說明,聶魯達的確是個讓人無法去恨的人,就連分開了,也始終念著他的好。

後半段,警長找到聶魯達現在的妻子,妻子告訴他,他是聶魯達虛構的,讓他一直追捕聶魯達。也的確,他一直在追,一直追不上,直到最後。有句話說的好,警長不可怕,就怕警長有文化。警長自己說的,自己也有可能的藝術家!所以他對於聶魯達的追捕,更像是對文學對藝術的追逐。而全片大部份旁白,也以警長的口吻娓娓道來,兩人追捕與被追捕的關係也十分有意思。至於妻子說的,聶魯達寫的小說,我暫時查不到更多線索,查到的小說只有《郵差》、《居民及希望》,似乎都不是講追捕的故事。

最後警長死在雪山上,讓人很無奈,結果最後警長又醒了過來。警長從一開始,堅信自己是最高貴的警察機構的創建者的兒子,到後來承認,自己有可能是最底層的妓女或者工人的兒子,也是從資產階級走向共產主義的象徵。另外從開始吟誦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到後來吟誦的《漫歌》,其實聶魯達也在轉變,從愛情,到民主,從小我,走向大我。

其實我在想,是否真的像保護聶魯達的小哥說的那樣,聶魯達想要的,就是這麼一場盛大的逃亡,好讓自己的無產階級思想傳達到更遠的地方。

影片大量旁白,顯得有些雜亂,劇情很弱,有點意識流的感覺,就像是一篇散文,我看得有些不太懂,可能有些地方的理解也有誤吧。不過整部片子調色十分朦朧,如夢如詩,和影片的基調很像。整部片子用滑稽戲謔的方式,展現了二戰後,聶魯達為無產階級奔走的這一段動盪。

歡迎關注純原創圖文:魚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