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國者行動 Patriots Day

爱国者之日/爱国者日

7.3 / 112,578人    133分鐘

導演: 彼得柏格
編劇: 彼得柏格 Matt Cook Joshua Zetumer
演員: 馬克華柏格 Dicky Eklund Jr. Michael March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right

2017-04-13 04:46:16

《愛國者之日》:生死之間,虛實之道




電影取材於2013年4月15日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這裡有必要稍作停頓,因為我不知道第一個句子在諸位的腦子裡有沒有任何意義。以現今的資訊傳播之便捷,一個事件很快會被全世界知曉,話題圍繞事件的前前後後發酵一段時間,然後又很快地被忘得一乾二淨,彷彿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樣。每天接收的多,忘掉的更多,四天都已經夠久了,何況已經快過了四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電影,這是可以對抗遺忘的武器之一。

這是一部紀實性很強的電影,所謂的紀實性很強,主要在於對真實事件的高度還原上,再輔以適當的虛構。影片牢牢抓住事件本身,按時間順序推進,幾個真實人物穿插其間,但不著過多的筆墨。一方面,本片真正要客觀呈現的是「馬拉松爆炸案」的全貌,時間上分為之前和之後,重點在於之後,就是對嫌疑人追捕的過程;另一方面,故事中的幾乎所有人物(除了男主角夫婦)都是真實人物,可演繹的空間不大,給他們保留一種儘量接近於真實的狀態是創作者應有的嚴肅態度。登場的虛構人物就是由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警察,從事件上看這是一個小人物,但從電影來看他是真正的男主角。這個虛構人物給了觀眾一個觀察的視角,讓敘事不至於過於鬆散,他的串聯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但副作用或許就在於,在真實事件面前,一個虛構人物和一群真實人物難免有些不協調,於是觀眾就看到了男主角像超級英雄一樣奔走在這次事件的各個角落。


以當地時間2013年4月15日14點49分第一聲爆炸響起作為一個時間節點,影片處理這個時間點之前的情節實際上只用了2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在簡單的交待後,立即進入了核心情節。這個簡單交待其實很不簡單,涉及到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六組人物的登場。寥寥數筆,勾勒的是各自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如果沒有那一聲爆炸,他們的生活一定會按既定軌跡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並不是說爆炸讓他們的生活無法繼續,而是因為事件,生活的軌跡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偏離。各色人物的出場,就如下棋的初盤階段,有些走法在當時看來是意義不明的,但後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佈局。不熟悉爆炸案後具體發展的觀眾,起初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幾個登場人物到底有什麼作用,比如華裔小哥。這個人物竟然成了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那是因為,在真實世界裡他確實對抓捕犯罪嫌疑人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個角度,事發前及事發後一段時間裡,幾個人物其實和觀眾一樣,並不知道自己和這起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會有什麼關聯。他們只是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著,直到以不同的形式被捲入事件。


略薩的一大文學理念就是力圖取消作品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使讀者可以完全沉浸在創造出來的世界裡。這一理念體現在本片身上就是,事件的真實和電影的呈現一直在相互交融。被還原的真實是如此的真實,像是又回到了一切發生的時候。一面是電影的場景,一面是真實的畫面,虛實之間來回切換,漸漸重疊,合二為一。被喚醒的是記憶,螢幕之上,是一個同仇敵愾的波士頓。拋棄煽情和指責,儘量客觀地描摹事情的原貌,把重點劇情放在追捕嫌犯的過程上。儘管如此,對於親歷者來說,被喚醒的或許還有痛苦和仇恨,處理這樣的真實題材絕對是一件敏感的事情。因此,創作者避免直接地呈現死傷,爆炸案直接的死者有三位(餐廳經理Krystle Campbell,中國女留學生呂令子和一個8歲的小男孩馬丁 Richard),影片刻意沒有講述他們的故事(不屬於前文所提的登場人物),只是在結束時放出照片以示哀悼。影片著力表現的是一個城市在突如其來的殘忍事件面前,從最初的慌亂、恐懼到後來的團結和堅強。最終的落腳點是愛與溫情,雖然俗套,但對於一個敏感題材來說是合適的。它傳遞給更多觀眾的,應該是這樣的情感。

從電影的層面看,影片有太多可以被挑剔的地方。但是,和真實事件相融合的本片,讓更多觀眾看到的是真實,引起的情感共鳴模糊了電影和事件本身的界限。在情感層面上,被觸動了的觀眾自然而然一片好評。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這類重大事件一定是會被寫入歷史的,而本片當之無愧的就是這段歷史的生動記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