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473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隨喜

2017-04-14 05:29:50

沉默可作很多解,哪種我都不滿意


看到很多人為這部電影沒有獲得更高的成就而鳴不平,於是在經過了大半時間的喃喃自語和無謂呻吟之後,我仍期待著後半部能給出不同凡響的結語,結果並沒有。甚至在結尾祭出致命一擊也好,也沒有,或者勉強可以說有,但煽情又無聊。如果以馬丁斯科塞斯之高齡所體現出的深度僅僅只是對宗教和上帝矢志不渝的信仰為止,那實在很難讓我滿意。

首先我想把宗教和信仰區分開來。前者是對該宗教內的一切教條、主張和規則的絕對認可和服從,比如確信上帝的真實存在,對瀆神行為感到不可寬恕,對教廷命令的堅決執行;後者更可以稱為某種信念,可以有所懷疑,有所取捨,但並不阻礙從總體上對該宗教表示認同,這更像是一種教義與個人自身價值觀的結合。這種強制的區分可能源自我從小受到無神論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因為後者才有了新教從羅馬教廷的剝離。而且,宗教本身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如今最保守的天主教會也不會對日心說者施以火刑,被信者和信仰者的語境和認知都在進步。

以現代的眼光看待舊時人的思想和行為當然是有欠公允的。男主作為一名葡萄牙傳教士整天心裡想的、嘴裡念的都是神,神的存在、神的仁慈、神的沉默、神的顯現、神是唯一正確唯一普世真理,對神絕不能有任何的侮辱和不敬。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下可能是說得通的,但也只是reasonable doubt的一種而已。即使在當時,天主教庭的黑暗也不是什麼秘密,腐敗、斂財、兇殺、借宗教的名義對外族進行征討和屠殺,對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和貿易行為的推波助瀾,與新教的互相詆毀殊死相鬥。具體到日本,對耶穌會的肅清也不是沒有緣由,畢竟他們發動的島原之亂嚴重激怒了德川家康。

當然,有可能在這兩位年輕的傳教士心中,基督教確實是先進而正確的,畢竟他們還年輕。而對宗教的狂熱和傾情接納更容易發生在年輕人或勞苦大眾身上(前者更衝動也易被煽動,後者所受教育水平通常較低,思維相對簡單,也更需要超越世俗的力量來幫助和慰藉自己,世俗力量對他們更多扮演的是壓制的角色),甚至他們有時並不明確也不需要去明確所相信的到底是什麼,而那些為其受折磨為其死的日本村民所理解的基督教可能和傳教士頭腦中的上帝神格可能相距甚遠,非原生文化永遠要面臨這一尷尬死結。而日本上層階級用他們奇特而殘酷的鎮壓和東方式的智慧(只能稱其為智慧了,耶穌會傳教的悖論基本都被他們一一點出)試圖讓他們面對更深刻更終極的思考(從現代觀點看來,電影中日本統治階層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和為引導他們採取的行為是十分全面、十分具有前瞻性和進步性的,當然也是殘忍的),可惜,葡萄牙傳教士男主和他的夥伴們頑固地拒絕思考下去,而馬丁斯科塞斯也似乎無意對日本人的思想予以支持。

相比起來,吉次郎看似無恥的反覆瀆神反覆自救反覆懺悔,似乎倒是對自己的信仰表現出了更深入的注視,儘管這種思考可能是無意識的,但起碼他多少在試圖理解所信仰的究竟是什麼,以及信仰與現實生活和生存相衝突的部份該如何解決。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界限的問題,以現在眼光來看,他的很多舉動並不能完全被定義為軟弱,但無論歷史還是現在,面對原則妥協到什麼程度才算越界才算失去底線?從來無法丈量。而在個人以及至愛親朋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在內心正義和外部暴力之間如何行動?這更不是靠個人的能力和思辨所能解決得了的。宗教和神無法給予答案,也無法伸出援手。現代社會的法制和對權力的制約可能是更好的保護提供者,但時至今日,對地球各處的多數個人來說,更穩妥更方便也更無可奈何的答案可能仍舊是try not to put yourself in that situation.

宗教的鬥爭,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無論整體還是局部,在塑造人性、成就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都曾經和正在造成流血和死亡。不同的是,有的宗教隨著它所紮根的土壤和其上人們對科學技術的掌握以及認知水平的提高而跟著進化,而有的,很遺憾,並沒有充分進步或步伐緩慢。將來的某一天,隨著人類知識的累積達到新的高度,人們的思維觀念邁入今天不可想像的境界,真正地證實或證偽了神的存在,甚至今天作為現代人類社會基石的所謂普世價值和法律制度都已不再適用,是不是還有唯一的絕對的真理?或者退一步說,會不會有適應於那個時代的普世真理存在?(社會進步程度的差異可能一直都會有,但不能以此作為萬能藉口,更不能以此來顛倒黑白)我認為應該會有。即使那可能遭遇種種巧妙而鑿鑿的批駁和歪曲,但一定有一個可以被比較出的更好的選項存在,有時候甚至要從反面才能分辨出它。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沉默不失為一種好的回答。沉默似乎不會出錯,though it would possibly be the biggest mistake.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