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便宜的柯南

2017-04-21 01:01:51

倒塌的夢想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鋼的琴》講訴了一個被妻子拋棄的丈夫,見到傍上賣假藥商人的妻子「衣錦還鄉」,倆人協議離婚。
  丈夫一直獨立撫養的女兒,成為兩人爭議的焦點,兩人決定,誰能為女兒買鋼琴,女兒就跟誰過。貧窮的丈夫開始想辦法,找到幾個哥們,一開始想借錢買,不成;再來,偷,也失敗;最後,丈夫讓哥們幫忙一起造一架鋼琴……最終,鋼琴造成了,可丈夫還是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因為他看不到自己除了鋼琴,還能帶給孩子什麼美好的未來。因為現實殘酷的壓得他不得不放棄親情。
  這個故事,簡單明晰。
  一開始,我們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但看到最後,我似乎看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廢舊的「老工業基地」以一種頹廢的畫面出現,很壯麗,很悽美……那「老舊的煉鋼廠」被斑駁的大門關在身後,「老舊的煙囪」在炮聲中灰飛煙滅……這個時候,觀眾可能開始感覺到,影片想表現的,不僅僅是那個失去「孩子」的父親的心情……
  重點是,在製造「鋼的琴」的過程中,每個看似「無用」的人,都展現了精湛的技術,這些平日裡看似吊兒郎當,掙紮在社會底層的「貧民」,在他們原來的崗位上展現了「優秀」的一面。觀眾開始動容,鋼琴是多麼複雜的樂器,幾個看似「遊手好閒」的工人,居然製造成功,並在小姑娘手中彈奏出優美的樂曲……
  也許有的人,開始明白了,這個故事不僅僅是講訴親情,講訴友情和愛情,更多的是講訴當今社會。我清楚的知道東北是下崗工人最多的地區。下崗職工面對的何止是妻離子散?他們有的年過半百,他們有的人把最輝煌的青春揮灑在崗位上,青春離開他們,工作也離開他們,有的家庭破碎,有的後半生無依無靠……要知道,他們並不比任何一個城市同樣崗位工作的人遜色。《鋼的琴》中造鋼琴的這一小團體,代表著被這個時代,被這個社會拋棄的老工業基地,他們個個技術精湛,但卻無用武之地。他們面臨著日益瘋狂的世界開始困惑;他們開始擔心無法負擔子女的未來。這就是當下的現實,這就是本片表現出的最殘酷的地方——當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一把推出輝煌的過去,踉踉蹌蹌地摔倒在尷尬的現實塵埃中……
  在《鋼的琴》裡,誠實的工作,勞動,拼命的對子女付出,卻無法得到一個幸福的家庭。雖然影片裡也描寫了創業和再就業的人物,卻依然無法掩蓋一種淡淡的諷刺。當他們掙扎生存,一身疲憊的時候,卻忽然發現,自己永遠無法追趕上「一個賣假藥」的無良商販……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是每個社會變型期的悲哀。我們無法避免,只有硬著頭皮挺住,並想辦法迎接下一輪的考驗。
  而《鋼的琴》中,年幼的女兒,這個「下一代」的代表人物,整片中都是「沉默的」,「早熟的」,「利己主義的」。最終,她拋棄貧窮的下崗父親,追隨嫁給賣假藥商人的母親。這是暗示,我們的教育失敗,我們愛的方式失敗,我們的下一代正在走向一個危險的方向……
《鋼的琴》高就高在,用一個面,折射出很深的社會問題。這個劇本某種程度是在「政策」的鐐銬下,諷刺當下的社會。
影視藝術有一種魅力是特別的,屬於作者未清楚意識到,但在影片中無心插柳表現出的東西,也可以說是潛意識。這部份東西會啟迪一些人,感染一部份相同思維的人,引起另一部份人的爭議……這就是電影存在的意義。現實題材就是這樣,當你把真實的東西搬到螢幕上時,就會出現很多意料不到的反響,因為現實本就變化無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