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笑破鐵幕--Top Secret!

笑破铁幕/笑破铁幕/乌龙大机密

7.2 / 73,438人    90分鐘

導演: 吉姆‧亞伯拉罕 大衛‧索克
編劇: 吉姆‧亞伯拉罕 大衛‧索克
演員: 方基墨 Lucy Gutteridge 彼得庫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7-04-22 21:38:33

他們是最爛的間諜,也是最好的段子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方君有兩個95後的朋友,合作運營一個漫畫大號,畫工是槓槓的,產出內容卻讓人發愁。

有一天去他們工作室玩,兩人絞盡腦汁,怎麼也想不出好梗,正抓耳撓腮。接著又刷部落格找靈感,但是看著別的畫師那些腦洞奇大惡趣彪炳的段子,他們更是羨慕又喪氣。

我跟他們說:一個漫畫之所以好笑,讓粉絲有轉評讚的慾望,肯定有內在原因的嘛,你們既然做這一行,肯定要多積累和研究。

要是好段子全靠拍腦袋想出來,段子手豈不個個都有腦震盪。

在電影行業也是一樣,編劇中有一類專門的喜劇寫手,不單寫喜劇片,有些正劇劇本成型後,也會特找他們加入一些笑點調料。

喜劇寫手,最擅長的是從平凡無奇的情境中,生長出一兩個笑點。他們駕輕就熟,可不是光靠虛無縹緲的腦洞保佑。喜劇創作有一定的規則,需要歸納、總結和發散。

華語電影人中,影響力最大的喜劇大師,大概非周星馳莫屬。

方君多次聊過周氏喜劇的風格,最近一次是在過年時寫《西遊伏妖篇》。

星爺的無厘頭風格,對之前的港產喜劇是一次革新。我們知道,他的很大一部份靈感,來自80年代的美式無厘頭,他也經常在作品中戲仿、開涮歐美大片。

他把舶來風格本土化,獨創了一種冷笑話式的幽默感,表面上不那麼熱鬧,甚至帶一份笑中有淚的蕭索落寞,卻更給人回味的餘地。

他在《大內密探零零發》不動聲色嘲笑的「肥婆掉進水坑裡」,就跟他招牌的冷笑點,構成鮮明的對比。

說到星爺的靈感來源,方君曾經介紹過對他啟發很大的《空前絕後滿天飛》。但如果學習喜劇創作,還是該片的原班人馬之後合作的《笑破鐵幕》更能說明問題。

那是冷戰年代,世界一分為二,東西勢不兩立,一言不合就威脅著互相扔核彈。

但戰歸戰,並非老死不相往來。這一天,年輕帥氣的美國搖滾明星,應邀前往鐵幕另一邊的東德進行演出。

招待宴會上,他跟一個貿然闖入的妹子擦出了火花,卻不知後者正是被通緝的反抗軍成員。

順理成章地,大明星被捲進一場諜戰冒險,少不了緊張刺激、九死一生,但更多的是啼笑皆非、烏龍鬼馬。

《笑破鐵幕》不是最早拿間諜片開涮的(60年代就有《弗林特》系列),可能也算不上最好笑的間諜片,但它絕對是第一個把間諜無厘頭玩到極致的。仔細歸納一下搞笑招數,就是一套無厘頭創作指南。

壹 | 先誤導,再反轉

這招又可分為兩部份,一是從視覺上。

火車動了!哦,原來是站台開走了。

男主跟警察搏鬥,狠捏一把警察的臉出現了奇特的變化。

老頭正在用放大鏡,看起來沒什麼不對,等他放下放大鏡,艾瑪嚇死寶寶了。

敲門,一個人從很高的門洞裡詢問,等他開了門……額,好像有什麼不對。

還有這個動圖在網上流傳甚廣:電話機乍看是近大遠小,軍官過去一接,哈哈,原來真的很大。

二是從語言上。

主角被捕入獄,朋友來探監,說想盡了各種辦法,結果話鋒一轉……

而男主身在監獄,卻能立刻拿出治療神器。

將軍接到醫院來電,聽他口氣,傷者應該情況穩定。結果放下電話來了這麼一句。

貳 | 某種不可理喻的情境

男女主從大樓往下看,街上除了汽車,還有巨大的老鼠亂竄,這是進入了異次元空間?

博士的磁性水雷威力巨大,一打開就吸來了一艘大潛艇。

男主想要越獄,卻從不同的出口鑽來鑽去,這監獄估計是密室逃脫改建的。

男主和反派在水下打鬥,水裡竟然有一座設備完善的酒吧,客人受到了驚嚇,酒保還很淡定。

還有千古謎團:鴿子為什麼那麼大?

叄 | 惡搞電影套路

西部片裡牛仔逃跑都會把馬放走,讓敵人沒法追趕,可男主騎的是自行車,也跟馬一樣拍了自己會亮起燈來跑走。

電影中男女親熱的時候,畫面會轉向火爐,所以主角跳傘時親熱,空中也必須神奇地出現個火爐。

反抗軍敲碎玻璃朝窗外開槍,結果有人為敲而敲,有人怎麼也敲不碎,男主索性跟敵人玩起了井字遊戲。

兩汽車輕輕一撞就爆炸了,諷刺的是動作片超級大俗套。

反抗軍秘密潛入,猛然發現眼前站著人,但抬頭看,真的只是一雙靴子。

另外,整部片的結構都是對希區柯克間諜片《衝出鐵幕》(看片名也能猜到啦)的戲仿,都是普通人被捲入冷戰間諜案,希胖子看到估計會從棺材裡笑活過來。

▲《衝破鐵幕》

肆 | 惡搞電影拍攝手法

男主看到朋友留下的紙條,這時傳來話筒效果的畫外音,似乎是他在閱讀紙條,誰知朋友立刻出現,那些話都是他用話筒說的。

表現火車行進的動畫路線,臨到站時圖標也會減速,接著換汽車路線,遇上交通混亂,然後畫面變成了吃豆人遊戲,這腦洞在今天也是首屈一指的。

通過望遠鏡觀察奶牛,奶牛竟然能踏破鏡框,這才是如假包換真3D。

伍 | 把細節誇張到極致

男主終於來到反抗軍基地,但人人對他充滿敵意,一屋子荷槍實彈,竟然還有點大炮的。

博士說我快要挖通越獄隧道了,男主一看,這隧道有夠豪華啊。

東德軍事基地的防禦真好,區區一個電閘竟然還加個密碼保險箱。

陸 | 對比反諷

男主即將被槍斃,指揮部來電話取消行刑,生死關頭,卻是一個行動不便的老太太去接電話,十足的扣人心弦。

反抗軍之一安慰主角要樂觀面對逆境,接著不小心噴嚏打到了手上,頓時跳窗自盡。

全片最絕的一段:主角受酷刑昏過去,夢見回到了學校,期末結束了還沒考試,把他急得團團轉,噩夢驚醒一看自己正被拷打,頓時釋然了。

柒 | 擦邊球惡趣味

反抗軍領袖暗示自己被強姦了,女主同情地擁抱他,他眉宇間卻露出曖昧享受的笑容,原來這傢伙早被掰彎了。

還是這倒霉的領袖,扮成奶牛的下半身潛入營地,另一頭牛過來吮吸起「奶頭」,讓他爽得醜態畢露,根本顧不上任務了。

一篇短文涵蓋不了90分鐘,《笑破鐵幕》的笑點,當然遠比上面摘錄的要多。但這些歸納至少說明:經久耐用的笑點,一定有它內在的堅實邏輯,擅長寫段子的高手,一定也對生活和藝術有著深徹洞察力。

常去影院的影迷不難發現,很多觀眾對喜劇的要求是很低的,主角說話稍微怪氣一點,兩個人互相推搡一下,某個道具的樣子稍微引人聯想,都會讓他們哈哈大笑。

的確,在很多人眼裡,這些已經挺讓人開心了。但如果電影人以為,這就是優質的笑料,只要拍拍這些就能出好的喜劇片了,那就太侮辱觀眾的欣賞水平了。

說到底,這些甚至算不上笑料,它們只是一種視覺上的咯吱。哪怕是最捧腹大笑的觀眾,多看幾次同樣的東西,也就樂不出來了,只覺得尷尬。

《笑破鐵幕》拍於1983年,方君最早是在高中看的,今天拿出來重溫,既沒有覺得笑點過時,也仍然跟初夜,哦不是,初看時一樣心情愉悅。

雖然它的調子顯得很俗氣,但骨子裡,它是高級的喜劇,高級的喜劇是永保新鮮的。你看卓別林、巴斯特·基頓的將近100年前的作品,至今還是能逗翻無數人。

除了精益求精地構建笑料,高級喜劇最重要的是,有一份認真講笑話給你聽的態度。

反映在電影中,無論做的事情多無厘頭,當事人一定要一本正經。不管場面多荒謬,所有人都帶著一種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冷漠臉。

比如有一場戲,反抗軍密探的汽車被壓爛,接著他出現在女主家裡,竟然人車一體還活著。

女主一邊救助他,一邊詢問情報,由此引發了兒童不宜的情節。

他們越是嚴肅,整個段落就越顯得滑稽。這種依靠反應落差製造的笑點,完整地被星爺吸收進了周氏無厘頭。

年初方君看完《西遊伏妖篇》寫道,周星馳之前的港產喜劇片,多的是熱鬧誇張的表演方式,人人大呼小叫是常態。而周氏無厘頭卻有一份出奇的淡定,脫穎而出,一枝獨秀。

跟齊名的西方笑匠金·凱瑞一樣,星爺也是面部肌肉發達選手,完全有能力作出一百種鬼臉。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看他似笑非笑後知後覺,或是生無可戀地苦著一張臉,反而樂不可支。

不光是電影,相聲小品舞台劇都是一樣,演員故作常態,觀眾笑癲一片。不需要譁眾取寵,這是一種藝術家的自信。

喜劇成本低,受眾群體廣,票房潛力大,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成為華語電影的票房支柱。

因此,我們難免都看過這樣的喜劇片:幾乎沒有笑料,全程是主角配角擠眉弄眼,手舞足蹈,反串扮肥扮丑,亂追亂打亂撞,各種跌倒裂檔親豬吃屎,無休止的自黑自虐。

這樣的「喜劇」,也許能趕著好檔期撈上幾筆,也許會讓很多影迷哀嘆「怎麼爛片都有票房啊」,但終究,它們會被觀眾拋棄。

因為它們處處透露的,是一種強烈的藝術不自信:雖然沒有笑點,但我好歹齜牙咧嘴拼命演了,衝我這張扭曲的臉,你賞臉笑一個唄。

可如果是這樣,我們去看馬戲小丑好了,人家還比你專業呢。

厚顏無恥貼上公眾號,歡迎來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