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6 / 15,849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eorge

2017-04-23 17:54:29

上帝審判的視角——化零為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講的是上帝化身為偵探對作惡的資本家一家人進行審判,要求他們陳述對一個生活悽苦的女工犯下的過錯。他們的的行為前後相關聯,最終導致了女工自殺身亡。上帝最後寄望於他們能懷有深深的負罪感,良心大發去幫助在外面流離失所的貧苦女工,教會資本家互相幫助才能避免戰火和鮮血。
       在這個故事裡,為了達到「喚起」資本家、上流菁英的道德意識,上帝都做了什麼呢? 將一個女工的死歸咎於他們的行為。父親開除了女工致使她失業;女兒將不滿發洩在女工上使她二次失業;女婿看似紳士地將她從酒吧解救出來實則是要她當自己的情婦;母親以鄙夷的眼光審視女工的口述並拒絕她的求助;最後則是兒子的一時衝動讓女工懷孕卻無力撫養她們,迫使女工離開。最終這一連串的行徑導致了女工喝藥自盡,離開了人世。電影如此安排是有用意的,這一用意在最後的20分鐘內完完整整地表現出來了。讓我們跟著資本家女婿的思路假設一下,如果他們一家子做的事情不是針對同一個女工、而是針對不同身份的5個女工呢?那麼他們的行為不至於致女工於死地,所以他們無需過份內疚。這是一個很好的開脫理由,但上帝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在上帝的視角(也就是作者的視角)里,他們一家人是一個整體,他們的行為應當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人」做出的前後一致的行為。父親不僅可能因為罷工活動辭退帶頭女工,也同樣可能一時生氣就責罵服裝店的員工,甚至極有可能在年輕時嫖娼找情婦。對不同人犯下小錯並不亞於對一個人犯下大錯。如果把所有的貧苦女工都看作一個整體,那麼無疑資本家這個整體對女工的悽苦生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小偷去偷盜也會儘可能地編造理由讓自己好過些,「我每次都會偷不同的店家,那麼他們就不至於因為損失過多而破產」,多麼感人的設想,是不是該讓被偷的店家給小偷念致謝詞呢?如果把所有的店家看作一個整體,那麼毫無疑問小偷的行為已經給「店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不應該輕易放過。一個人應該誠實地看待他的過錯,而不是把過錯分解為無數小的過錯然後為自己辯解。畢竟,化零為整,是上帝視角審判的視角,他看到的你的一生。
       有些影評說底層人民的生活需要由法律和制度去保障,不能依賴於資本家的道德觀念,不能寄望於他們能自我約束,將收入捐獻給社會。這個觀點一點都沒錯,但是忽視了電影的設定——制度腐敗。父親和警察機關有著緊密的聯繫,試想一下即使兒子犯下強姦罪,女工告到警察局會有用嗎?不會,因為父親能動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為兒子辯護保護他不會進監獄。可以說作者對法律制度腐敗感到深深的失望,才會動用上帝代替偵探、代替法官進行審判。資本家犯下過錯,他們可以欺騙別人,用金錢、權力來掩蓋真相,但真相終究會留在心裡撕扯他們的良心,他們無法欺騙自己。康德說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他所極其敬畏的,失去對道德律的敬畏也就失去了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為了個人利益甚至可以犧牲他人性命,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說到底,這部片子知識針對當時的社會環境、當時的那群資本家。他們坐擁家財萬貫,名望崇高,一言一行都有著普通人無法企及的威力,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他們好好約束自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