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蝙蝠俠:決戰紅帽火魔--Batman: Under the Red Hood

蝙蝠侠红影迷踪/红帽兜下的蝙蝠/蝙蝠侠决战红帽火魔

8.1 / 46,307人    75分鐘

導演: Brandon Vietti
編劇: Judd Winick
演員: 布魯斯格林伍德 傑森安克斯 John Di Maggio 尼爾派屈克哈里斯 傑森艾塞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oon

2017-04-23 23:18:17

蝙蝠俠與羅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已經是7年前的電影了,不過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7年前這畫風還是很過時啊,特別是一貫的表情不足夠生動,也許這是長久以來dc動畫的詬病吧,但是相反動作方面依舊是dc動畫的招牌。 要說最經典的羅賓肯定比不過迪克格雷森,但是更有力度的還屬傑森托德。 故事非常俗套,不過這種俗套在能交代清楚劇情的情況下套用在兩個知名的角色身上就有意思了。本片講的就是師徒情感的糾葛。 本片採用插敘描述,片頭直接切入主線觸發點,背景故事是初代羅賓成為夜翼,傑森托德也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 小丑握著撬棍不停地往羅賓頭上砸,一個未成年人,這種殘忍的手法給觀眾對羅賓的憐憫加了許多分,就連忍者大師也在另一邊懺悔自己跟一個瘋子合作,可是悲劇就是發生了,在這種黑暗的氛圍下故事拉開了帷幕。 羅賓的死已經過去很久了,蝙蝠俠如往常一樣在夜晚打擊犯罪,只是這一次他遇到了神秘的對手--紅頭罩,也就是已死過一次的二代羅賓。 先是一場與機器人的大戰,這時初代羅賓出手相助,從這段戲中明顯看出導演有意讓蝙蝠俠對初代羅賓的冷淡放大以突出對二代羅賓的重視。 蝙蝠俠追著紅頭罩來到了小丑起源之地,紅頭罩刻意強調造成小醜的出現是蝙蝠俠人生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不只是讓哥譚多了一個殺人瘋子,還釀成了羅賓之死,而紅頭罩更想強調的或許是「既然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那你就必須徹底解決」。 經過一番劇情的推動,蝙蝠俠又一次與紅頭罩交手,從細節中慢慢發現紅頭罩就是已故的羅賓,蝙蝠俠走到羅賓的戰服前,隨著鏡頭往R字標誌推移蝙蝠俠回憶起與羅賓過去的合作,從幼童到少年,天真又帶點讓人頭疼的叛逆。 蝙蝠俠對阿福說他一開始就知道傑森有多危險,如果他作惡多端就會殺了他。傑森把蝙蝠俠引到他們初次見面的地方,透過回憶蝙蝠俠嘴角偷偷揚起微笑,隨後與傑森正式交戰。交戰過後,兩個人還是敞開心扉說出了各自的想法,傑森不在意蝙蝠俠有沒有及時救到自己,但兇手卻還活著,這就是我為什麼在前面說傑森強調小醜的出現為蝙蝠俠的錯是責怪蝙蝠俠沒有去為自己的錯誤作出補救,而蝙蝠俠還是堅持著自己的道德觀,傑森再一次反駁,事實上在與殺手四人組對戰之後傑森就很明確地與蝙蝠俠的道德觀對峙了,接著傑森逼著讓蝙蝠俠選擇殺死他或者殺死小丑,這時蝙蝠俠還是心軟了,就算發過誓要殺死傑森,最後傑森死於自己放置的炸彈,傑森的無理取鬧與結局讓這種如父子一般的師徒之情更深人人心。 影片以傑森第一次披上羅賓戰服的回憶收尾,蝙蝠俠心情從未如此好過,就像準備帶著週末放假的孩子出門散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