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4 / 1,220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二十二島主

2017-04-26 17:54:01

浮出水面的正道,你是一位聰明的導演


本文首發於電影公眾號《光影潮生曲》(gycsq0926),歡迎大家關注。

標題中提到的這位「浮在水面的正道」,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陳正道了。得知導演刷豆瓣,影迷們都挺高興,而且從訪談中聽得出導演挺在乎豆瓣上的評分,說明把我們豆瓣er當回事。現在的國片導演,嘴上一個個說著從來不看豆瓣,不在意網路上的評分,但實際背後卻心虛的要死,偷著找公關公司,花錢請水軍買影評這樣的事情自是不必多提了。陳導演能夠加入豆瓣,還敢於給自己的勇氣點讚,現在還上了最熱短評的位置,是一個挺有趣的現象。

所以這篇文章自然也就不知道陳導演會不會點進來看看了,如果點進來看的話,希望有對這部片子表揚的地方,您別驕傲,有批評的地方,您也別生氣,我就是個普通影迷,就事論事,僅此而已。

先來說說對於陳導之前作品的印象,再來說這部《記憶大師》。最早看他的作品竟然是《101次求婚》,那時候情人節實在沒什麼看的,就選了這一部有黃渤和林志玲的片子,當時看完真是彆扭的要死,尤其是黃渤和志玲姐姐還有接吻戲,實在是辣眼睛。。不過當時尋思這導演倒挺聰明,在當下都追求郎才配女貌的時代,竟然把這兩個看上去毫不搭邊的人放在一起硬擦火花,雖然片子質量一般,但是話題度之類是足夠的,所以效果還可以。

後來就是《催眠大師》,我還挺喜歡《催眠大師》的,主要是當時基本就沒有預期,一個拍愛情片的導演,搗鼓出一個懸疑驚悚片,玩的還是心理懸疑,這太不靠譜了,畢竟在中國內地,想拍出好的懸疑片其實有著諸多限制,困難重重,但是陳正道竟然挺好地完成了,評分和票房都挺高,也給影迷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我也愈加覺得陳導演挺聰明,其實故事本身沒什麼太複雜的,但是通過故意打亂的敘事結構,竟然把懸疑感做的十足,殊為難得。

接著就是《重返二十歲》,我極度厭惡這部片子,不僅是因為裡面找了鹿晗小鮮肉這些事情,而是當時我剛剛看完《奇怪的她》,驚訝地發現導演竟然把場景幾乎原封不動地重新演了一遍,台詞都沒有怎麼更換,這種所謂的中國化是一種極為可恥的行為,本身創作活力不佳模仿別人還模仿的這麼徹底,有什麼必要去投入資金再來一遍?人家那一版已經夠好了,但是沒想到在內地竟然也是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還上了7分,我十分詫異,豆瓣的影友們怎麼了?什麼時候對這種完全的模仿之作這麼寬容了?這時候雖然對陳導演的好感幾乎蕩然無存,但也有那麼一點小佩服:這導演聰明,能模仿,還能模仿出一個高分電影,連豆瓣影友們都喜歡,挺厲害。

好了,現在可以說說《記憶大師》本身了,之所以前面要做這麼長的鋪墊,是因為看完這電影之後,我又是一種相同的感覺:陳正道是個聰明的導演,嗯。

之所以說他聰明,首先是在選演員上。這一點確實挺厲害的,能夠想到找黃渤來演一出驚悚懸疑戲,而且讓他基本在戲中沒有喜劇的表現,這是很冒險的,畢竟黃渤的五十億影帝,是靠喜劇累積起來的,即使是看上去和喜劇不太搭邊的《尋龍訣》,也在當中為王胖子加了很多有喜感的戲,觀眾們最吃黃渤這一套,但陳正道反其道而行之,讓黃渤全程嚴肅起來,激發他作為一個非喜劇演員的潛力,我想這無論對於導演還是黃渤本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還好黃渤本身功底好,很出色地完成了這個角色。無論是當中的痛苦、徬徨、遲疑還是憤怒,都展現的恰到好處,觀眾看的很過癮。

其他的諸如徐靜蕾、段奕宏、楊子珊都不錯,至少全員演技在線,這挺難得,說明導演當時在選演員的時候確實是為了電影本身考慮,而不是為了找話題明星來炒熱度博眼球,尤其是楊子珊,她躋身花旦之列肯定也得有陳正道的一份功勞,所以聰明的導演自然能調教出聰明的演員,演員方面這片子沒啥問題。

再就是劇情上,也可以看出導演的聰明。《記憶大師》的劇情挺薄弱,反轉也似乎有些強硬,有一種為了反轉而反轉的感覺,這種感覺可以參照最近同樣大熱的西班牙的《看不見的客人》,其實這種類型的懸疑片有反轉是肯定的,觀眾在落座的那一刻就已經做好了猜反轉的準備,所以無論是《記憶大師》還是《看不見的客人》,很多人都提前猜到了結局,這個時候就要比誰做的更流暢, 更打動人心。《看不見的客人》這方面自然做的十分嫻熟,小小密閉的空間內卻能迸發出那麼多層的戲劇張力,《記憶大師》做不到,那就在「心理」本身下功夫,所以你會看到黃渤做噩夢的場景很多,這些場景雖然多,但每一場都挺具有懸疑性的,尤其是有一大排浴缸他感覺自己跑不出去那裡,懸疑感十足,所以既然做不到嫻熟流暢,乾脆繼續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把線索打得更亂,加入更多的心理懸疑戲,要的就是你的緊張感,最後觀眾們看完可能會吐槽劇情有bug,但絕對不會說這部電影沒有給他們造成緊張的感覺。

所以聰明的陳正道已經漸漸地摸索出了自己拍攝懸疑片的方法,這個方法肯定不會令所有的觀眾認同,就像《記憶大師》上映之後不可能讓所有的觀眾都喜歡一樣。但這肯定會打動或戳中不少觀眾,就像之前的《催眠大師》和《重返二十歲》,說不上多麼的好,多麼的經典,但就是有人喜歡,而且很自然地去期待下一部電影的到來,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記憶大師》不可能是我今年多麼多麼喜歡的一部片子,但會是我挺難忘的一部,它的敘事結構剪輯技巧以及演員的表演,包括那些沒有填補上的劇情漏洞和bug,都會讓我記住幾年,至少在下一部《心靈大師》上映之前,我都會記得,並且會期待新作的製作與上映。

最後說一句,《記憶大師》是北影節的閉幕影片,我雖然在北影節的最後一部不是這個,但也是最後一部國產片了,還是挺圓滿的,也見到了導演和老徐本人,現場提問的時候還想給老徐提個「下次拍電影能不能多跟別的導演取取經,別自己瞎忙活,弄出《綁架者》那樣爛片」的問題,後來想了想容易被警衛轟出去就忍住了。希望「浮出水面的正道」導演戒驕戒躁,勝不驕敗不餒,繼續發揮聰明的大腦,拍出一些有趣和帶有個人風格的片子。期待下一次的見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