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90,804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吳小台

2017-04-26 18:44:00

純粹與變體


又刷了一遍《樂來越愛你》,這是第四遍。

第一遍,未聞電影先聞好評,小道資源,才看了一個開場,卻已經果斷絕定等上映時一定要再看一遍。第二遍,一個人在小城的影院裡,外面是一片橙紅的元宵節的氣象,而我卻深陷在一片幽藍色的島嶼。第三遍,陪朋友一起看,一些小細節分毫畢現,也能從全局上把握它的節奏感,然而感情上卻更加冷靜客觀。而今,在大學裡,它在某視訊網站上上線,在一個人的夜裡,我又一次打開了它。

看它,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的藝術化,這種藝術化在很多冷門小眾的藝術電影裡顯然更加純粹。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的宏大深刻,這種對人性的刻畫與思考對社會生活的反思,完全可以寄託於同期的《月光男孩》以及《海邊的曼徹斯特》。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的驚為天人,畢竟哈佛畢業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在《進擊的鼓手》那一次就已經展示出不凡的才華。它更不能算是取悅於人的,畢竟還有同伴開玩笑說它一言不合就尬舞,看到一半自覺無趣。

就像是米婭在城市之上對男主說:「I have seen better." 似乎人們總是有理由來評論它的一些短板,因為他們可能是純粹的藝術電影愛好者,歌舞片死忠粉,娛樂至上者,而它的劇情方面設計也卻是不夠出奇,然而這部電影的類型模糊不清,它不能給任何一種類型偏愛者以完全的歸屬感。然而,這也正是它比純粹藝術電影觀眾更廣泛的原因之一。

到底是保留純粹的藝術,期待大眾審美的飛躍?還是迎合大眾,消除一些距離感爾後傳達藝術觀與思考。

前者,本身就實為難得可貴,有多少人能夠完全純粹的去對待藝術,本質上也就是能夠坦然對待孤獨以及死亡。愛與生是藝術對待渺小與短暫的方式,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然而正是這冰山一角的潛意識,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氣質與生命進程。記得一個史學家說過,歷史上理性的人適應環境,感性的人讓環境適合自己,然而卻是後者才改變了環境。正是一些純粹的藝術,讓人類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本性,無關利慾的愉悅內心。這是一種裝逼,也不是一種裝逼,境界到了,思想到了,審美自然會改變,距離感在所難免。

後者,有人覺得是一種機智圓融,順勢而為;而有人也深深懷疑它是否已經扭曲了藝術的本質,成了又一愉悅大眾的工具。這兩種作品,一定有所不同,但明眼人能辨別出,但仍有一種可能性是,當你的內心有純粹的感情訴求的話,其實它就很容易出現了。

刻意的去融合,有的時候是很難的,既要考慮到大眾需求,又要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一是因為大眾的審美能力參差不齊,就像我爸媽看完《嫌疑人x的獻身》之後就只是覺得人不能封閉自己,要與社會接觸,而不會去想到人性的辯證,救贖以及美感。

二是因為,自身的價值觀難以把控和堅守,本身如果就尊重價值觀的多元,那只要不逾越底線,一直的修正和改變沒什麼不對,誰都不知怎樣才是真正的自己。畢竟真正的大師少之又少,大部份文藝工作者也只是掙紮在現實的泥淖之中。

所以說,妙手偶得,天時地利,有時真的是難得。《樂來越愛你》的導演不可能花了多久糾結於如何商業化或去商業化,而是會考究於一段鋼琴演奏,一個巧妙的佈景。然而,作為一個青年導演,他不缺情懷,更不缺博弈、衝突與創新。他還是為爵士之死提供了解決方案,他還是將成功以及夢想交還給了主角,將愛情的遺憾留了下來。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天賦與深厚的積澱。

前幾天,和朋友談到紙媒之死。很多人都在感嘆,網際網路浪潮之下,紙媒將走向衰弱,不復存在。然而,我想說的是,這件事兒沒那麼容易。而且紙媒之殤並不等同於閱讀的衰弱,只是電子閱讀的體驗和效果究竟是否已經完善到能夠代替紙媒?而紙媒的未來也並非一片黑暗,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是本來就能飛的鷹呢?幾十年前,當電視開始普及,有人預言電影這種形式將被逐漸淘汰,然而在商業浪潮之中,電影卻成了都市生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人們手捧爆米花,走進一個神秘封閉的黑色大匣子,與素不相識的人團坐一堂,開始一段光影之旅,忘記了之外之物。儀式感,多樣性,文化與情感共鳴,超越現實的維度體驗。這件事兒並不簡單。所以潮流這種東西,也未必膚淺。

而縱觀紙媒的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紙媒在英國與美國的銷售量回潮,有所增長。雖然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量挺慘的,但有一些案例值得關注。蘇州的誠品,廣州的方所,都在探索一種富有時代氣質的閱讀體驗,讀書與生活應當以何種形態相融?當你坐在一間後現代風格的房間裡,抱著一個松石綠色的枕頭,讀一本薩特或杜拉斯,是否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來到了另一個時空?而當回歸現實之時,眼前明朗了幾分,因為視角又多了一個維度。主題旅行,VR技術,美食佳飲,結合閱讀,又會是一種怎樣的碰撞?那會是一種體面而含蓄的現代化。

沒有行動或體驗而去批駁,是創作者與受眾共同的悲哀。創造力需提升,審美也需培養,不變的是精神核心,也就是對人生另一層面的純粹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