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5 / 1,231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通緝令

2017-04-27 19:02:24

被這部電影屠殺腦細胞後,我竟只想二刷!


華語商業類型片一直都像個扶不起的阿鬥,比文藝片還慘,一年到頭真正值得看的影片,掰著指頭就能數出來。

2017年即將過去三分之一,影院中還沒出現幾部值得二刷的華語商業片,這不免讓我有些悲傷。

前兩天去看了《記憶大師》提前場,總算對國產類型片找回了一些信心,這部電影不僅值得二刷,甚至三刷我都不會嫌多。


《記憶大師》是一部科幻架空設定下的懸疑片,科幻是外表,懸疑是內在。

一般的懸疑片,越是震撼越是怕被劇透。

比如《靈異第六感》,如果你看之前就知道布魯斯·威利斯是鬼,觀影體驗就會大打折扣。


如果有人在你看《禁閉島》之前告訴你小李是瘋子,那你們之間一定有仇。


但《記憶大師》很有趣,當你看第一遍知道了兇手是誰後,第二遍再帶著兇手的身份去看,將會獲得更加豐富的細節與線索,感覺就會像是用另一個角色重新玩了一次解謎遊戲,甚至會比第一次還更加有趣。

是不是很神奇?

正是這種少見的觀影體驗,讓我對這部《記憶大師》很有好感。


雖然它也並非是一部完美無缺的影片,但我真心希望今後能看到更多這種工整精緻的華語類型片。

《記憶大師》是導演陳正道繼《催眠大師》之後的又一部懸疑片,編劇也依然是《催眠大師》的任鵬。

《催眠大師》在當年絕對稱得上一匹令人驚艷的國產黑馬,無論口碑和票房都不錯。


而《記憶大師》無論是從敘事格局還是劇情複雜程度,都是對《催眠大師》的全面升級,沒有像許多系列電影那樣陷入一部不如一部的怪圈。

對了,《分手大師》和這個「大師系列」可沒有任何關係。

《催眠大師》的故事基本全部集中在一間房子中的兩個人身上,而《記憶大師》的舞台則擴展到了一座城市,主要人物也成倍增多,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導演的野心之大。

講真,我相信就算把這個劇本免費送給絕大多數華語片導演,他們也沒有能力把這個故事給說清楚。

《記憶大師》的故事之所以能發生,是基於一個近未來的軟科幻設定。


在《記憶大師》的世界中,虛構的T國擁有一種科技,能提取人的記憶,讓他們變成自己記憶的旁觀者,雖然不會忘記,但也不會再對這段記憶有任何情感。

黃渤飾演的著名作家因為與徐靜蕾飾演的妻子情感破裂,而決定去修改自己的記憶。但徐靜蕾知道後卻要求黃渤取回自己的記憶,不然就拒絕離婚。


陰差陽錯,黃渤發現自己取回的記憶屬於一個連環殺手,殺害的對象都是長期遭受家暴的女人。

因此,黃渤開始與正在調查一起家暴丈夫殺妻案的警官段奕宏合作,以記憶為線索找出真兇。


在片中,重新載入的記憶需要三天才能完全恢復,所以黃渤腦中的「殺人回憶」是逐漸浮現的。

而導演陳正道還為影片建立了一種「可穿戴記憶」的概念,記憶的錯亂還會引起裝載者性格的改變,觀眾可以感受到黃渤逐漸從一個溫和的好男人,變成一個暴躁的兇徒的整個過程。

簡單說就是,記憶的改變會影響人的性格。


據說,導演在劇本的每一部份,都列上了黃渤腦中兩種性格的比例,而黃渤在片中也憑藉自己的演技將這種一個人逐漸變成另一個人的情節體現的淋漓盡致。

《記憶大師》的「精緻」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陳正道電影的一貫優點。

首先是外在美術設計上的精緻,充滿上海弄堂風的建築,蒸汽朋克風和復古風相結合的道具,構建出了一座獨特而頗具韻味的架空城市。


唯一讓我有些齣戲的是片中的手機與電腦,與我們平常使用的竟然別無二致,和其他道具的美感差了一大截。

但畢竟是在架空世界,這也不能算是什麼大問題,再想想其它地方的優秀,我很自然的原諒了它。

片中有一段是黃渤翻找案件卷宗,據導演說卷宗製作了幾百分,沒有一份內容與照片是重複的。

電影人對自己的作品有多用心,往往體現在這種細節之上。


《記憶大師》不僅面子精緻,里子也很豐滿,懸疑片最重要的當然是「懸疑」二字,要在有限的人物中讓觀眾不斷懷疑究竟誰是兇手。

為此,陳正道在片中放置了許多細碎的線索,其中不少是現實生活中警方辦案會碰到的「無用線索」,出現的合情合理,又能誤導觀眾和劇中人,讓案件更加撲朔迷離。

與此同時,《記憶大師》也不是那種最終最終用觀眾不可知的線索破案的低級懸疑片,真兇的線索不但一直真兇的線索不但一直鋪陳在影片中,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你不會是恍然大悟,而是有一種果然是他的感覺。

《記憶大師》中的真兇是誰其實並不難猜測,它做的好的地方恰恰在於,讓觀眾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不斷懷疑自己的判斷,全神貫注於劇情,戲劇張力做足。


當年《催眠大師》的結尾頗受詬病,因為導演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詳細講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打亂了影片原本很好的節奏。

《記憶大師》則沒有這樣做,所有的前因後果早就藏在了影片中,等著觀眾自己去探究。

如果你看完第一遍還有很多地方沒想明白,再去看第二遍的時候,大概會驚呼「我擦,原來在這裡導演就已經鋪好了線索。」

要不是拿片中情節舉例會涉及劇透,我一定列一張自己發現的影片縝密細節的單子出來。

要讓我說《記憶大師》哪方面做的還不夠好,那就是把有限的時長絕大多數都用在了案件的偵破之上,對黃渤和徐靜蕾夫妻的人物情感渲染稍有欠缺,有些破壞了一部份人物行為的可信度。

不過,兩位演員還是靠演技撐起了這兩個人物。


除此之外,《記憶大師》的古典配樂用的有些太滿,但這顯然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黃渤和徐靜蕾這對看起來不怎麼搭調的夫妻,在片中的深情相愛完全沒讓我覺得違和。

導演自己說,當時拍攝黃渤與徐靜蕾結尾處重聚相擁的戲時,兩人突然舌吻了起來,劇本中壓根沒有,就是情感到位了演員情不自禁,把導演都嚇傻了。


然而,最終的公映版本中這段戲卻被導演忍痛刪掉了。
混蛋!

《記憶大師》中的真兇與黃渤一樣,也被交換了記憶,所以當你二刷時,會明顯體會到真兇的性格朝著黃渤的方向轉變。

真兇扮演者潤物細無聲的演技完全不輸黃渤,不能指名道姓誇獎TA真的很遺憾。


在《記憶大師》之後,陳正道這位81年的年輕導演,正式成為了我心中最會拍類型片的華語導演之一。


他曾經吐槽說,自己的作品在豆瓣「4.9到7.6分都有」。

我們能清晰的看到一位對觀眾極其有誠意的導演在不斷地進步,尤其是這兩年他的《催眠大師》、《重返20歲》、《記憶大師》都是水準之上的國產片。

在《記憶大師》的映後見面會上對各種新片、熱片都如數家珍的他,善於用一個影迷和觀眾的角度去思考。

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創作者,他還一直在不斷設置更高難度的目標去挑戰自己,從《催眠大師》到《記憶大師》就是很好的例子。


陳正道在見面會上還打趣道,自己一直都在暗中觀察作品的評價,如果有人給了差評,他說不定會用小號去回復。

結果沒過幾天,他就忍不住曝光了自己的豆瓣ID,並且在網友的影評下誠懇的討論起來,謙虛的討人喜歡,也能讓觀眾更接近創作者的意圖。


就算這是一種機智的營銷,又有多少導演願意去這樣做?我相信這是出於陳正道本心的。

對一個創作者最好的尊重,就是去觀看他的作品並且給出自己誠懇的評價,無論是好評亦或差評。

我喜歡《記憶大師》,因為這是一部聰明又不低估觀眾的電影,能配得上「燒腦」兩個字。

小道消息,陳正道下部作品是《心靈大師》,值得期待。

特別提醒各位,4月28號《記憶大師》上映的那天,觀影前請屏蔽所有劇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