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彤風格

2017-04-30 00:18:32

莎士比亞式的現實主義悲劇


非原創 : 借用《一步之遙》片中的一句話:"電影是什麼呢?電影是全世界觀眾都能看得懂的藝術。"《一步之遙》可以說正是這樣的藝術傑作,而且,不僅如此,《一步之遙》還是一部頗能蕩漾起觀眾的電影情愫的藝術。如果你是一位對於電影藝術有著深刻理解的觀眾,並且如果你還真的看過些大片的話,那麼這將是一部足以讓你盤點起一個電影大時代的影片。當然,如果你對電影不甚了解或者所觀看的影片較少的話,那麼你將無法了解這部影片真正的內涵。觀影的第一印象,尤其是觀影10分鐘以後,許多觀眾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部拼湊得有些凌亂,有失藝術水準的影片,片中的黑白色彩與彩色的過渡的確略顯粗糙且有些過於大刀闊斧,但欣賞完整部影片,你就能真正了解前面鋪陳的重要含義與蘊含於其中的藝術價值。 一、向經典致以崇高敬意 (一)以莎翁式的開場向戲劇致敬 影片開場白的第一句話,是整部影片開門見山式的點睛之筆,男主角馬走日帶著濃重方言口吻的:"to be or not to be,是這麼著還是那麼著"與"這是莎士比亞的問題呀"這樣的中英對照,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到了一種既不失幽默,又回味無窮的對世界戲劇泰斗莎士比亞的深深懷念。可以說,將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中的生死抉擇用於《一步之遙》中,有著多層含義。首先,既預示了男主人公悲劇性的終極命運,又為整部影片定下了莎士比亞式現實主義的劇情發展基調。其次,更加突顯了姜文以電影藝術對於"二代"(片中大帥的公子)這種中國社會所特有的階級寄生蟲現象的極度厭惡與辛辣的嘲諷,以致於令人在忍俊不禁之餘,反思現實社會。同時,現實主義的點睛之筆既傳達了《一步之遙》這部影片的現實主義思想,又表達了主創者對於莎翁的深深敬仰之情。 (二)以教父式的鋪陳向經典致敬 作為一名眼高於頂,睥睨一切的演員,姜文是優秀的,作為一位縱橫捭闔,叱吒風雲的導演,姜文仍然是優秀的。既然舊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那麼就應該不乏教父式的人物出現,馬走日的長達10分鐘的鋪陳式出場與《教父》中教父 的出場驚人的一致,不同的是馬走日自封為好人。長達10分鐘的鋪陳,將獨特的人物及其關係交代得清清楚楚,更通過"教父"式的鋪陳為影片未來發展過程中將產生的獨特的矛盾打下了紮實的伏筆。影片開篇的諷刺,顯然是怒罵舊上海的官僚們脫禽人民,這種諷刺由於語言通俗反而更接地氣,使得所有觀眾都能夠體會得到。姜文電影的髙明之處在於並未將這種諷刺赤裸裸地表現出來,而是將其以喜劇的形式層層包裹起來,使得你既可以從中體味出喜劇的無窮魅九又可以從中隱隱地獲得某種關照現實的回味。 (三)以華彩樂章向整個電影發展史致敬 "教父"式的大段鋪陳既能從中捕獲到電影所虛擬的現實的某種真實,又能從中看到主創者對於《教父》這部影片的致敬。其後就進入到了影片的華彩部份,黑白鏡頭分別是導演向《火車進站》與《水澆園丁》等影片的致敬,穿插於花域選美之中的儼然是《紅磨坊》與《謀殺綠腳趾》的升級版本,踢踏浪漫的《雨中曲》中的經典場景也在致敬之列。一瞬間,好萊塢的爵士樂與火辣熱舞充斥銀屍,冗長的熱辣艷舞意味深長,令觀眾充分回味了電影發展史中的輝煌時刻。在華彩艷舞中,項飛田的一句來自《辛德勒的名單》中的"today is history"的台詞再次將觀眾帶回到了電影的浪漫時代,馬走日與完顏英的愛情發展緊緊抓住了《罪惡之城》《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天生殺人狂》等影片中的精髓,演繹得令人慾罷不能。 二、與經典之間僅一步之遙 (一)與摩登時代之間僅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不僅有熱辣艷舞,而且也有《天涯歌女》中的民國風韻,那音樂與背景實在是極不和諧,這反而使得那種姜文式的黑幽默效果呼之欲出。馬走日與完顏英的愛情小時代的髙潮是以向《E.T.》與《月球旅行記》致敬式的模仿結束,影片的轉折也恰恰從此開啟,不可否認的是戴上眼鏡之後的馬走日秒變萌萌噠,由假我到真我的嬗變亦就此完成。回顧馬走日人生巔峰過程的黑白默片顯然是主創人員對於黑白默片時代的致敬之筆,製作頗得默片時代的神韻,無論是影像的默片表現還是影像註釋的巧妙穿插都能夠相得益彰。並且黑白默片與上半部份彩色影像的對比十分強烈,音樂部份與影像部份的配合亦堪稱天衣無縫。無論是熱辣艷舞,還是黑白默片都不由得令人回想起那個摩登時代,從影片的表現 而言,觀眾與那個摩登時代僅有一步之遙。 (二)與經典之間僅一步之遙 從影視作品中透視電影藝術家們的生命體驗才是研究電影的終極目的,影片中看似刻意的誇大、虛構、浪漫、傳奇等關乎人性的慾求背後傳達出來的,其實是訴諸於生命體驗的藝術架構,與那些司空見慣的細膩的大片毫不遜色的是,這部影片不僅鋪陳了宏大的場面氛圍,而且敘事方面,尤其是對於情節的處理亦非常獨到,對白更是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經典印象,再加上那些並非無關影片宏旨的模仿,顯然是一慣傲驕的姜文以其經典之作向影史經典的禮讚。樂觀而言,可以說《一步之遙》是以一個頑主的姿態向整個電影發展歷史中的大時代的禮讚,悲觀而言則可以說是對於整個電影發展歷史的一曲輓歌。 《一步之遙》可以看作是對於電影發展大時代的祭奠,片中的好萊塢式的艷舞,到底是模仿還是致敬,其精彩程度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已經遠遠超越了那些經典,可以說與經典僅一步之遙。 (三)與悲劇和喜劇之間僅一步之遙 當馬走日與項飛田以喜劇式的報幕推出"鴕鳥的羽毛舞"時,與舞蹈所配合的樂曲卻是貫穿整部影片的《索爾維格之歌》,這首美聲作品原本是戲劇之父易卜生的偉大詩劇《培爾 金特》中的結束曲,這是一首瀰漫著極其濃郁的愁苦鄉情的詠吟調,其中既飽含了浪子回頭對於真愛的救贖,亦浸滿浮世風塵的無奈的輓歌。選用這首曲目的含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這部偉大詩劇以及這部偉大樂曲本身,為喜劇式的表演平添了一層悲劇式的暗示與隱喻。以看似荒誕不經的喜劇揭示悲劇式的人物命運,在既華麗又不無憂鬱,既悠揚又極富傷感的旋律之中將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加以喜劇式的演繹,更增加了觀眾對於主人公的嘻笑之餘的悲憫之情。這種以悲劇的核心包裹喜劇表象的獨特的電影美學處理方式正,是姜文的卓然不群之處,在姜文的眼裡喜劇與悲劇僅僅只是一步之遙。 三、與現實的一步之遙 (一)對現實的虛幻影射 用姜文自己的話來說,電影就是一面鏡子,你看電影的同時,電影也會照觀看的人,透過姜文賦予我們的這面鏡子,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整部電影輝煌燦爛的發展史。在姜文的《一步之遙》這部作品之中,既有模仿,又有戲說,既有虛幻 的現實,更有後現代式的狂歡,將後現代式的影像刺激與視覺奇觀集於一身,由分而合,由合而破,被馬走日與項飛田共同吹破的巨大肥皂泡破滅了,片中的現實也與像現實的虛幻一樣隨著這巨大的肥皂泡一般破滅了。集官二代與富二代於一身的紈絝武七與現實中的許多"二代"何其神似,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走日的"教父"式的出場方式,令觀眾覺得非常滑稽的原因不僅在於將教父的老闆椅暗換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太師椅,影片竟然將教父撫弄於懷中的貓咪堂而皇之地換成了小白兔,一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西服與馬走日面部,遠遠無法與《教父》中滿面油光的唐 科利奧尼相比,更加突出了影片的戲謔現實的基調。 (二)對虛擬現實的真實再現 當後現代主義已經成為一個世代的象徵,與那些過度媚俗的魔幻類影片相比,姜文的《一步之遙》反倒更像是披著商業片外衣的真正的藝術傑作,影片虛擬現實的內涵性及其對於現實的真實性的深度思考是主創者最值得驕傲與自豪的,一部好電影能夠引發少數人的體驗式思考遠比令多數人稀里糊塗的自嗨式電影對於現實而言更加重要。影片中黑白場景的歌舞與彩色有聲場景的歌舞有機地以虛擬現實與再現真實的方式揉合在一起,成就了姜文被稱之為足以媲美春晚式的大手筆之作,這些華彩的歌舞部份令觀眾恍若回到了由黑片默片時代到黑白有聲片,再由黑白有聲片到彩色片時代的那樣一個篳路藍縷的影史發展歷程。華彩的歌舞部份小而言之是姜文對於電影發展史的致敬,大而言之是對於電影發展史的獻祭,祭品則是姜文所珍視的在其理解範疇之下的電影藝術[4]。 (三)虛擬映射的真實與現實的虛幻互映 無論是從藝術視角還是從意識視角審視並衡量姜文的這部《一步之遙》,都不應單純地將其視作是對於電影藝術的惡搞,而更應將其視作是姜文向電影藝術以及電影藝術家們所致以的崇髙敬禮。姜文的這部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電影註定會令那些現實中的"這二代"、"那二代"等現代貴族階層們極度地反感不爽,在這裡筆者需要指出的是,其實由反感不爽到自取滅亡往往僅有"一步之遙",是自個兒"主動鉸辮子"呢還是"被人逼著鉸辮子"?看來,能拯救"二代"們的只有"二代"們自己,"to be or not to be",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一顆往前走的心",至於結局如何誰又敢妄言呢?或許虛擬映射的真實與現實的虛幻之間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結語 姜文的電影作品向來個性鮮明,《一步之遙》亦是如此。《一步之遙》通過一部短暫的影片,帶領著數以億計的觀眾,以長焦廣角的方式透視了整個電影發展史的漫長的歷史時空。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一步之遙》不應該僅僅只是一部電影的輓歌,而更應是對於這個漸趨瘋狂的虛幻時代的電影妖魔化的輓歌。一步之遙到底有多遠?《一步之遙》雖然僅僅只是姜文執導電影的一小步,但是,從《一步之遙》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於電影發展史的崇髙敬意及其所傳達出來的積極的社會現實意義而言,《一步之遙》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大跨步。《一步之遙》既是對電影發展史的上一個時代完結的輓歌,也是揭開中國電影發展史冊嶄新一頁的晨曲,更是啟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並將為未來電影發展提供光影示範的一盞指路明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