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5 / 1,233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迴朝陽

2017-04-30 04:00:47

《記憶大師》——表演抹去了我們記憶的邏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我沒有去看各方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如果我沒有了解更多關於這部電影的台前幕後(包括陳正道自己在豆瓣上的專談),我會給《記憶大師》打四星,顯然這是我作為一個影迷的第一感受,我不會去和大多數認為「燒腦」的人唱反調,整部電影確實是一直在吸引著我,無論節奏還是結局都讓我看得過癮,也可以說和《催眠大師》比它的商業性質顯然更足。

然而,凡事都需要冷靜下來具體分析。當我查閱了不少關於這部影片正面和負面的評價之後,也開始尋找我對於這部電影的細節記憶,不得不客觀的說,《記憶大師》能夠吸引人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所謂的「燒腦」而是演員的表演,正是黃渤、段奕宏也包括徐靜蕾和楊子珊的表演相當出彩,反倒讓我在觀看的過程中忘記了許多故事邏輯上面的問題,而始終在跟著他們的線索在走。而事後想起來,也覺得自己有點被蒙蔽的感覺,因為它的問題不是出彩的表演就可以完全掩蓋的,陳正道對於記憶的解讀和動機的邏輯顯然沒有做到《催眠大師》的高度。當然,我們要對他這次的商業野心給予鼓勵,可好像這次他邁的步子有點大,可能有點劈叉了。

1.既然是記憶細節的刪除,為何主角和兇手會把對方的記憶呈現的那麼清楚?

片中的記憶大師曾經說過:『』你的這段記憶並沒有被完全刪除,只是其中的細節記不清楚。「說白了,就是你的記憶還在,只是承載著這個記憶的情感線斷了。可影片中黃渤載入的兇手記憶卻是如此的清晰,甚至一度成為整個案件唯一的線索,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段記憶的敘事性越來越強,WK,這是怎麼回事?記憶大師看來真的有點江湖郎中的「趕腳」,說的和實現的不一樣呀!也許,編劇和導演感覺這部電影埋下的懸念足夠多了,就讓載入的這段記憶無比清晰以便讓觀眾更清楚劇情,可這顯然將電影的懸疑性大打折扣。這也凸顯出導演在駕馭這種複雜劇情上面的不自信和能力不足吧。

2.三天時間感覺過了三個星期

如果大家認為導演在對於時間軸的控制上沒有搞成三天如三月就已經很不錯了,那我無話可說,可這部電影明明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整個事件的經過只有三天時間。而當我現在回想劇情的時候,卻發現影片中出現的夜晚的場景似乎早已經多於三天,並且黃渤所經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三天內完成,想著想著就感覺自己在看的過程中自己的記憶已經完全沒有了邏輯,WK,頓時感覺三天好漫長!

3.動機就是家暴的陰影?

從現在看完整部電影分析兇手的殺人動機,更多地是告訴我們家暴對於他嚴重的心理影響。可是三次殺人(母親、神秘女、李慧蘭)如果全部理解成童年陰影和對於這些女性活得痛苦的同情,那我覺得不成立。首先,對於李慧蘭這個戲份比較多的受害者,我覺得兇手內心更多地是一種畸形的愛情,可導演有沒有去講二人之間更深層次的關係,這層關係也無從說起;再者,對於神秘女的整個過程和動機則是完全沒有由頭,除了一個心理極度扭曲的老公外似乎看不到任何原由,這是很讓我遺憾的。我甚至覺得整部電影完全沒有必要去搞那麼多記憶和案件在裡面,一個李慧蘭足夠了。你弄這麼多事件在裡面,每一個都沒有講清楚,而且每一個事件對於案情的發展都是平行關係卻非關聯,真的顯得有些雞肋。

4.埋下那麼多線,都沒講!

為什麼兇手要拿回記憶?為什麼男主一定要刪除記憶?開場那一對夫婦僅僅就是為了製造一個巧合來讓雙方記憶互換?李小云為什麼一定要包庇兇手?兇手父親角色有什麼作用?這些看似是伏筆的東西到最後一個也沒有解釋清楚,反而讓整部影片顯得特別的臃腫,各種線交織在一起,沒有了《催眠大師》的純粹和簡單,也失去了整個劇本想要傳達的深層含義。如果讓我比較,《催眠大師》是把一個比較簡單的故事講得很有趣,而《記憶大師》則是將幾個簡單的故事講得有些故弄玄虛了。

5.為什麼一定要叫《記憶大師》?

如果僅僅是要和之前的《催眠大師》組成陳正道系列電影的話,我覺得導演完全可以再沉澱一下創作靈感。因為個人覺得這部影片的商業野心顯然更足,為了賺錢的可能性遠大於更高的類型創作。所以,在理解這個片名的時候,越來越覺得整部影片記憶只是一個很小的載體,大師則根本沒有,更多的是男主和兇手之間的博弈,而非記憶的對抗。這顯然和《催眠大師》中扣題的人物設定大相逕庭,也是我覺得這部影片又故意和《催眠大師》套近乎的嫌疑(儘管都是陳正道的作品)。

重新審視這部影片,不得不說他的硬傷多於《催眠大師》,這可能是它的內容資訊量遠大於上一部的緣故,但更多的還是作者步子邁得有些大,想法有些過多的原因。他想讓這部影片的懸念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殊不知,一怎麼能直接跳到三呢?二的過程也很重要。也許,這部電影在電影院中看得很爽,表演使我們目不轉睛的跟著導演設下的邏輯去走,可終歸我們也有清醒的時刻,當我們重拾這部電影裡的細節記憶,就會發現我們被這過熱的表演帶走了自己的記憶邏輯。

還好,我們的記憶仍在,對於過去的記憶我們可以時不時拿出來審視一番。

所以,終究我只能給它3顆星,這是一種鼓勵也更是一種鞭策吧。

表演的外殼下邏輯哪裡去了?

評論